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行业的趋势有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时间:2024-05-22 19:30:30 科技赋能

大幕即将落下帷幕。

国外一些预测机构也推出了对智能穿戴行业的年度预测。

当然,目前被引用最多的还是关于年度可穿戴设备行业的。

将会有出货量下降的报道。

事实上,这份报告的参考价值并不大,我之所以否认这份报告,是因为第一,Apple Watch的发布肯定会引发智能穿戴行业的又一次爆发,??建立用户对智能穿戴的认知;其次,智能穿戴产业将横向和纵向拓展,超越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领域,包括医疗、服装等领域。

在我看来,可穿戴设备被广泛接受和爆发的基础是为用户提供实用且科学的指导,而不是仅仅专注于数据收集、处理和反馈,更不停留在某种自恋的概念层面。

当然,数据采集、处理、反馈是基础,而能够根据监测数据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为用户提供指导或解决方案,才是消费者的“痛点”。

不仅仅是可穿戴设备,我认为目前所有的智能产品都有一个误区,就是产品的单点创新突出。

从产品的整体使用角度来看,总有各种需要考虑的地方。

或者是经验不足。

这可能是由两个方面造成的:一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因此在产品功能、实用性、交互体验等方面缺乏经验积累;另一方面,智能行业的从业者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或者是互联网领域的跨界人士,缺乏实际应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经验。

从市场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是一个趋势产业,从长远来看必将得到改善。

从表面和短期的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行业存在三个问题需要梳理:一是概念创新与产品商业应用的关系需要梳理。

概念创新产品的应用需求相对较弱,而商业产品则更注重实用性、可靠性、舒适性、交互便捷性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行业的发展,借助时间的帮助,这个问题将会逐渐得到理顺,让可穿戴设备行业进入产业商业化的轨道。

其次,理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目前,一些消费者认为可穿戴设备的价格过高。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心理和认知的出现并不是产品价格本身的问题,而是价格与价值的错位,导致消费者给人一种贵的感觉。

可穿戴设备的价值并不像智能手表那么简单,也不是为用户监控和发现问题那么简单,而是基于云服务和大数据为用户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方案和指导。

这就是可穿戴设备。

超越硬件的价值。

三是行业认知和消费者认知有待理顺。

目前,消费者似乎对可穿戴设备普遍不满意,大多数消费者几乎没有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概念。

这主要是由于行业对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和功能定义与消费者的认知需求存在差异。

消费者不一定需要万金油产品,而是希望获得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健康、工作等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帮助的产品。

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解决,无论企业的营销多么强大,理念多么吸引人,都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同时,很容易让用户产生“被欺骗”、“被愚弄”、“被强奸”的感觉。

其中最关键、也是决定可穿戴设备产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产业链的完善和产品价值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