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5G时代,三大运营商如何打边缘战?

时间:2023-03-12 08:48:08 科技观察

5G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海量数据的产生给网络带来巨大压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将对算力的需求推向了边缘。边缘计算在全球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需求不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到2020年将有500亿终端和设备接入互联网,超过50%的数据将在网络边缘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边缘计算的市场规模可达万亿。《5G时代的边缘计算:中国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报告指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最发达的物联网市场,三大运营商制定了宏伟的5G计划,其中包括计划于2020年推出的5GSA网络。中国在5G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物联网为边缘计算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环境,运营商是产业的核心。三大运营商争相开发边缘计算应用场景,并迅速向物联网应用领域延伸,这与运营商在5G时代的创新应用不谋而合。因此,大力发展边缘计算,推动5G边缘计算的应用成为运营商的当务之急。中国移动早在2018年10月30日就成立了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致力于提供产业合作平台,巩固边缘计算在各行业的优势,促进边缘计算生态的繁荣发展。目前,它有34个合作伙伴。在应用领域,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开放实验室与合作伙伴共建试验床15个,涵盖高清视频处理、人工智能、TSN等新兴技术,涉及智能建筑、智能建造、柔性制造、CDN、云游戏、车联网等多种场景。2019年初,中国移动也发布了《中国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白皮书》明确技术路线,以及边缘计算“先锋300”创先行动,旨在2019年评估100个可部署边缘计算设备的实验节点,并开启100个边缘计算能力API,引入100家边缘计算合作伙伴,助力商业应用落地。目前,这一目标已基本完成。中国联通是边缘计算试点的“先行者”。早在2018年2月,它就宣布在全国15个省市正式启动边缘云规模试点和数千个边缘数据中心的规模建设。2019上海MWC展会期间,中国联通正式亮相“5G+边缘云业务运营中心”,并举行“首批商业合作伙伴签约仪式”,与业界分享中国联通如何“一个业务运营中心,10孵化基地、100个行业应用、1000个边缘节点”为千行百业赋能5G。中国联通MEC边缘云聚集了众多产业链优秀合作伙伴,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开展试点,先后建设智慧场馆、智慧安防、智慧港口、智慧景区、智慧水利、智慧校园、智慧商场、云游戏、云VR等应用示范标杆为5G商用铺路。同时,在产品方面,联通边缘云还搭建了开放灵活的边缘业务平台CUBE-Edge,合作孵化了Edge-Eye、Edge-Video新媒体、Edge-Link工业机器视觉检测、Edge-LinkAR/全息远程教学维护、智能网联等创新业务产品中国电信在MEC方面提出了5GMEC融合架构,基于通用硬件平台,支持MEC功能快速部署,业务应用程序。同时支持用户面业务下沉和业务应用本地部署,实现用户面和业务的分布式、近距离、按需部署。它还支持网络信息感知和开放。目前,中国电信已经进行了一些MEC探索。主要有三种部署模式:第一种是点模式,针对大型商场、校园、博物馆等高密度、高流量、高价值的客户。定位等;二是区块模式,为大型园区、工厂、港口等有本地数据中心和云服务需求的大中型政企客户提供虚拟专网、业务托管、专属应用;三是雾模式,针对需要就近服务的客户,需要跨区域、大范围地为大量终端用户提供就近服务,在省级、国家级大规模部署,提供边缘CDN、存储、行业服务等分三步部署边缘计算《5G时代的边缘计算:中国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报告指出,早期的边缘部署旨在满足智能港口、智能园区和智能工厂的需求。随着未来几年5G网络的扩展,自动驾驶、体育赛事和游戏等边缘用例将成为可能。据ECC了解,目前在中国40个城市的各行各业正在开展100多个边缘计算项目,包括智慧园区、智能制造、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云游戏、智慧港口、智慧矿山和智能交通等领域的项目。此外,报道称,中国运营商有望分三步部署边缘计算,这也体现了5G网络的逐步部署以及行业和企业数字化的速度。?第一波(2018~2020):实验网络和定制化小规模部署。现阶段边缘部署主要涉及针对智慧港口、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等需求的特殊场景,边缘基础设施多就近部署。营销教育是吸引企业的关键。?第二波(2021~2023):商业规模初具规模。随着中国运营商大规模部署5G网络(GSMA智库预测,到2023年底5G网络将覆盖中国60%的人口),自动驾驶、体育赛事、游戏等边缘计算应用也将得到更多探索.靠近基站汇聚点、区/城区、区域数据中心部署。?第三波(2024年之后):成为主流。随着5G技术的成熟、5G设备成本的降低、移动行业与企业合作的深入,边缘计算的部署规模将逐步扩大。自动驾驶和智能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边缘部署的需求也相应增加。随着规模的增大,边缘计算的经济性和效率得到提升(如纳米加工),市场接受度也会提高。应对挑战的七大关键举措边缘计算的最新进展,加上中国生态定位于新技术前沿的明确目标,为边缘计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边缘计算的发展仍然留下了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例如网络“边缘”的最可行位置、所需的投资水平、最适合的商业模式等。报告确定了以下七项重点举措:一是明确边缘计算最佳部署模式,推进边缘标准化;第二,将边缘计算纳入更广泛的5G网络投资计划;第三,解决云/边缘计算等广义上与5G网络相关的高能耗成本问题;四是产业合作进一步下沉,扩大边缘计算与垂直行业的探讨;五是利用企业对边缘计算的认知,推动边缘计算的新尝试和部署。第六是增加媒体娱乐和智慧城市行业对边缘计算的关注;第七,制定内容明确的产业政策,更加聚焦边缘计算,考虑边缘部署的独特性和挑战。其中许多措施涉及整个边缘计算生态系统,而一些则针对特定类型的公司。这些措施如能落地,将在未来5年推动我国边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关阅读:中国移动CDN、中兴数据中心交换机单源扩容:中兴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