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3年前,摩托罗拉、三星、LG等公司就开发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表。
苹果也在2017年推出了APPLE WATCH。
智能手环这几年也受到了资本和企业的追捧。
新产品层出不穷。
然而,以手表、手环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受欢迎。
2020年可穿戴设备行业为何面临寒冬? 2019年新产品会更受欢迎吗?我们距离可穿戴设备普及时代还有多远?可穿戴设备和智能手表今年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坏消息接连而来:去年年底,美国可穿戴设备巨头Fitbit收购了竞争对手Pebble,这也意味着Pebble这个以众筹起家的品牌将正式消亡;而行业领头羊Fitbit的日子也不好过。
股价从刚上市时的50美元/股跌至如今的8.4美元/股,并计划裁员;微软暂停智能手环的销售;英特尔或将收缩可穿戴设备业务;而Apple Watch第三季度销量同比暴跌71%。
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情况也是市场的真实反映。
有消费者表示:“Apple Watch刚出来的时候我就买了,现在还在用,但不经常用,只在锻炼的时候用。
”如果你走出家门,请低下头。
定睛一看,你会发现手腕上并没有智能手表。
你会回去拿吗?相信很多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是用户的刚需,而是可穿戴设备普及的瓶颈。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这两年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有了很多创新,但不要忽视一个事实,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所以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智能手机。
这是为什么它无法离开极客人群,原因之一就是消费者不买账,这阻碍了整个市场取得巨大的突破,只能保持相对缓慢的增长,比较难有健康的发展。
市场分析师IDC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整体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大幅萎缩51.6%”,且大部分是利润相对较低的智能手环设备。
不赚钱,资本不输血,厂商日子就不好过了。
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全球最大的制造商FITBIT不仅仅是做手表、手环,还要建设大健康体系。
如果仅仅依靠可穿戴设备,很难维持公司的健康运营。
”几周前,联想摩托罗拉宣布今年不会推出新款智能手表。
作为第一家推出Android智能手表的公司2018年,LG并没有推出新品,不过,市场上也不全是坏消息,机构预测Apple Watch销量将在第四季度回升。
整体来看,虽然没有外界预测的那么火爆,但这几年整个市场一直在稳步上涨,资本吹起的行业泡沫正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