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亚马逊开创的语音交互时代

时间:2024-05-22 20:12:27 科技赋能

别再嘲笑各种中国语音助手了,了解Echo和Alexa才是正事。

语音时代的核心硬件形态:Echo定义 四年前,搭载语音助手Alexa的亚马逊智能音箱Echo问世。

随着它的出现,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语音优先。

当时的 Amazon Echo 负责人 Mike George 认为,语音交互具有完全无障碍的易用性和高度直观的引导,因此人机交互的未来将围绕语音展开。

这一理论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毕竟Siri已经出来3年了,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就。

人们对 Siri 的使用更多的是处于调侃的层面,很少有人会真正从实用的角度来讨论如何使用 Siri。

人们对语音交互有着天生的不信任,很难走出过去几十年图形界面的舒适区。

亚马逊认为问题不在于语音交互本身。

通过 Echo,它彻底消除了图形界面的存在,并使用扬声器迫使用户通过语音与此类计算设备进行交互。

屏幕消失后,用户开始发现语音交互在某些场景下其实还是相当方便高效的。

当您早上醒来刷牙时,询问 Alexa 今天天气怎么样,并让 Alexa 播放您最喜欢的音乐。

Echo的诞生,显着延长了计算机之间的有效交互距离。

您无需将手放在键盘和鼠标上,或将手指放在触摸屏上,即可从远处与计算设备进行交互。

这是智能音箱的核心产品优势。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谷歌和苹果成为追随者。

Google Home和HomePod是这两个巨头对语音优先理论的认可。

苹果在HomePod的产品设计上更注重音质而不是智能助手,发布的也比较晚。

随之而来的消息是销量滑铁卢。

三个月销量60万台,苹果在智能音箱新战场仅占据6%的市场份额。

同期,Echo销量达到1万台。

Echo 让亚马逊在语音交互领域的产品形态上处于领先地位。

最新数据显示,Echo已经占据了该市场73%的份额。

过去几年,亚马逊也一直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 Alexa 融入越来越多的硬件中。

无论是智能家居还是汽车智能系统,亚马逊都希望 Alexa 无处不在。

谷歌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从去年到今年的CES,亚马逊和谷歌围绕第三方硬件支持展开了一场军备竞赛。

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硬件开始支持 Alexa 或 Google Assistant,出现了一群……应对一切的情况。

从Skills到Blueprints,Alexa开始做得更多更好,但亚马逊知道,硬件层面的产品形态只是Voice First的第一步。

更关键、更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在于软件体验。

如何让Alexa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最终围绕语音交互构建一个丰富完整的平台并逐渐开始生态化。

只有这样,亚马逊才能完成这样一个语音乌托邦。

钥匙。

因此,亚马逊为 Alexa 创建了技能。

Skills允许第三方开发者为Alexa开发应用程序和功能,允许用户通过Alexa使用第三方服务。

(类似于开发者为苹果生态系统开发的可以从App Store下载的应用程序。

)到去年,Alexa上的Skills数量就超过了0,远远超过了谷歌的同类产品Action。

更不用说苹果必须与之配合才能与应用程序配合使用的 SiriKit,在发布两年后仍处于勉强起步的状态。

第三方开发生态的蓬勃发展,使得Alexa在第三方服务接入的生态丰富度上无可比拟。

但这并不意味着 Alexa 的体验可以压倒 Google Assistant。

Alexa平台上仍然存在大量无人使用的冷门技能,而市场研究结果也显示,大多数情况下用户仍然只使用亚马逊自己开发的简单基本功能。

就基本功能而言,Alexa与Google Assistant甚至Siri在体验上并没有太大差异。

这可能就是蓝图诞生的动力。

一个月前,亚马逊为 Alexa 带来了技能蓝图功能。

直译过来,就是技能蓝图的意思。

Blueprints 有点像 Alexa 的工作流程。

用户不需要任何编程语言知识。

他们可以使用蓝图中预设的模板,将您想要以答案形式提供的信息写入准备好的问题中,从而创建自己的技能。

虽然Blueprints目前支持的预设功能还很有限,但只能预设模板下特定问题的答案。

这并没有给它在应用层面带来太大的灵活性,只能用来制作一些问答游戏。

更实用的功能之一是,访客可以向 Alexa 询问家庭 Wi-Fi 密码以及如何使用电视等问题。

目前制作的蓝图无法发布或共享,并且严格绑定到制作者的亚马逊账户。

但Blueprints的产品逻辑使其完全有潜力成为亚马逊自己的Workflow或IFTTT。

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条件和操作,可以将Alexa平台上的众多功能更加有机地完整集成。

想象一下,你告诉 Alexa 我要去上班,Alexa 可以自动关掉你家的灯,关门后锁上门,打开洗衣机,然后自动为你叫 Uber。

这将成为未来Alexa上许多功能的粘合剂和催化剂,也将把现在的语音交互带到一个全新的维度,并且在定义上将更加接近系统的概念。

语音时代:进一步突破语音交互的界限亚马逊在培养用户语音交互习惯取得初步成效后,推出了带屏的Echo Show,但主要交互仍以语音为主。

在今年的 Google I/O 首场 KeyNote 上,谷歌还宣布今年将推出带屏幕的 Smart Display 产品。

当消费者逐渐习惯与智能设备进行语音交互后,带屏智显的产品意义显而易见,就是拓宽这样的语音交互世界的版图,让智能助手拥有更强大的信息显示功能。

当用户询问未来一周的天气时,直接在屏幕上显示温度折线图肯定比通过语音播报每天的天气效率更高。

语音交互与图形界面更深层次的结合,将有助于将智能语音助手进一步打造成功能强大、完整的下一代操作系统。

作为语音交互领域的领导者,亚马逊绘制了描绘这样一个语音乌托邦的完整蓝图。

无论未来世界是否会以语音交互为主,它至少会成为一块无人能忽视的大蛋糕。

今年的 CES 上,亚马逊和谷歌在智能硬件领域仍在激烈厮杀。

双方都希望在这样一个声音乌托邦中占据主导地位。

有观点认为,亚马逊想要在语音交互领域抢占先机,最关键的原因是,作为零售商,亚马逊想要占据最简单、最直接的命令入口。

这个解释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语音交互的抽象世界中,默认选项的垄断力量只会比图形界面更强。

如果人们习惯了通过对着智能音箱喊出指令就能买东西的生活,那么将这些指令与亚马逊自己的零售业务连接起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无论是作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标准,还是作为零售行业的重要入口,亚马逊都成功带动了用户与电脑对话的欲望。

人机交互的公式几十年来一直由图形界面定义,整个行业几乎完全被巨头覆盖。

亚马逊凭借其敏锐的产品洞察力,在其中撕开了一个大洞。

如何将新的交互方式与自身业务线有机结合,将是亚马逊未来5到10年的机遇和挑战。

在刚刚过去的Google I/O上??,谷歌对语音助手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接下来的WWDC 18上,苹果也将在这一领域交出自己的答卷。

无论是控制互联网软件服务的谷歌,还是控制硬件制造和销售的苹果,他们都不希望看到计算机交互的未来被亚马逊控制。

Alexa能否成为亚马逊登上美国科技界制高点的关键驱动力,将是未来几年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