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国联通虚拟业务战略回顾:不止是诗和远方

时间:2023-03-12 05:58:24 科技观察

中国IDC4月5日报道,经过近两年的试点,联通虚拟业务已成为国内虚拟业务无可争议的龙头,不仅业务发展迅猛,用户规模快速增长。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联通的支持,不仅与众多行业的企业签订了移动转售协议,还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最实用的转售政策。据中国联通监管事务部总经理周仁杰介绍,目前已有25家企业与中国联通开展移动转售业务,涉及互联网、连锁销售、行业应用、金融、制造等行业,如苏宁、国美等。、蜗牛、迪信通、红豆、海南航空等。值得一提的是,这25家公司均已正式开展业务。其中,7家合作公司的用户数已超过百万,用户数最多的公司已超过500万用户。初具规模,市场占有率领先目前,中国联通已在29个省份开通了136个地方网虚拟商户,并将很快扩展到188个地方网,投入5000万码号网络资源。统计显示,中国联通虚拟商户用户数已超过2187万,占虚拟商户市场的86%。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联通对虚拟业务的重视。周仁杰表示,中国联通集团对移动转售业务定位明确,始终秉持积极、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投入相关资源,使移动转售工作顺利进行。例如,通过中国联通转售业务部的组织设置(批发业务独立设立在非公客户市场部),通过新开发的VOP平台将领先的集中IT能力开放给虚拟商户,以及专职服务虚拟商户的日常运营团队等措施。更重要的是,中国联通选择了适合虚拟业务业务创新的资源池模式,相应的简单计费模式也使得系统对接更加容易,有利于虚拟业务业务的快速开展,为其业务创新创造条件。这让联通虚拟业务业务在我国创造了多项移动转售第一(2013年11月,第一家公司开始生产170码号数据;2013年12月,率先与转售公司进行系统对接;在5月,开通业务第一个170测试电话;2014年5月,行业首次正式规模投放;2014年11月,行业第一个转售用户突破百万;2015年8月,在行业第一个转售用户突破1000万;2015年11月在业内率先实现单月结算收入过亿元)。满足虚拟商户发展需求的三项措施我国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也使得虚拟商户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快速发展。作为虚拟商户的大力支持者,中国联通也在积极应对新的市场形势,推出全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满足虚拟商户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4G能力开放三个方面,批发价格调整和资源模型。支持。2015年5月28日,中国联通宣布向转售企业开放4G网络后,成为首家大规模提供4G转售业务服务的基础运营商。截至3月22日,4G用户达到280万户。至于虚拟商户最关心的批发价问题,早在2014年12月,中国联通就推出了双12促销活动。当月新用户批发优惠低至40折,结算单价下降14%。随后在2015年3月、2015年7月又进行了两次下调。2016年1月,中国联通执行2016年最新政策,再次下调基准价6.3%;流量大促+企业定制优惠,流量结算单价降幅达28%。在商业模式上,为满足虚拟商户不同业务的实际需求,推出了资源池模式和模块打包模式。周仁杰表示,虽然资源池模式可以让虚拟商家自由组合语音、数据、短信等,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套餐,但无门槛的资源池模式客单价相对较高(类似国外),不能满足大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模块包弥补了这一不足。虽然规定了套餐使用门槛,但业务单价远低于资源池模式。这使得虚拟商户能够为不同市场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扩大了虚拟商户的市场覆盖范围。另外,联通的模组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转售企业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选择资源池模式还是模组包模式,还可以选择资源池模式和模组包模式。同一时间。对于所有与中国联通资源池模式合作的企业,两种转售模式同时向同一转售企业开放,将强化转售企业的市场服务能力,原有服务不受影响。探索与虚拟商户转售以外的市场合作,创造行业新价值随着虚拟商户正式商用日的临近,中国联通将从五个方面为虚拟商户提供更到位的支持,为虚拟商户的发展打消后顾之忧.例如,在转售模式方面,完善资源池模式,试点模块包模式并争取尽快推广推广,优化转售业务合作协议等;在码号资源方面,优化现有码号资源分配机制,创新试点大码号段分配,开始为转售企业分配数千万个码号;在平台能力和安全方面,VOP对现有系统的功能和处理能力进行完善和升级,启动应用软件云化,启动安全系统升级;在垃圾短信拦截方面,中国联通采用与本网站用户相同的规则,帮助经销商在网络层面拦截垃圾短信。根据10010平台统计数据,垃圾短信转售业务投诉量快速下降,接近联通自有业务水平;12321平台1月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联通转售业务上报率为7.3件/10万用户,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件/10万用户)。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除了在特定转售市场开展深度合作外,中国联通还将在转售以外的市场探索与虚拟商户的合作,创造新的行业价值。周仁杰表示,中国联通将继续秉持“积极、合作、开放、共赢”的态度。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