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区块链重构信任社会 让数据经济时代没有信任难题

时间:2023-03-20 20:06:35 科技观察

区块链重构信任社会,让数据经济时代没有信任问题这个二维码也可以在长三角十多个城市的地铁上使用;手工瓷器没有统一标准,仿制品泛滥,影响了景德镇瓷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瓷器的生产、物流、仓储等环节都可追溯,去伪存真不再难……这些都是“上链”带来的变化,也说明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改变各行各业的生态。有人将2019年视为区块链商业化元年,人们终于意识到区块链的价值远不止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炒作,而是可以为不同行业重建信任关系,重构生产模式。2020年,越来越多的企业、机构乃至个人将陆续“上链”。“我们正处于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机遇期。”昨日,外滩大会“区块链产业峰会”在网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表示。李礼辉提到,从经济角度看,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个可信任、可交互、可共享的价值链,超越了传统的信息链架构,具有数字信任和三维交互的特点。“与大数据不同,区块链是一种技术支持的信任机制,表达通过算法规则,通过共识协议和可编程智能合约实现多方协作交易和交互商业模式。同时,法律规则和监管节点,规避不可预测的交易风险。”他解释说,未来数字信任可以让数据、产权、授权、合同、法人可信,可以重构产业模型,实现价值链、供应链、指挥链的融合,也将重构金融模型,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融合。不仅如此,区块链还具有三维交互的优势,以及分布式信息的传输实现信息共享,在交易对手多、环节多、管理链条长、离散度高的应用场景中,可以构建时空折叠、三维交互的业务架构,提高效率。同时,他也指出,我国目前在底层技术方面缺乏自主产权。例如区块链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大规模可靠应用的技术瓶颈亟待突破。挑战也带来机遇,因此他建议在数字经济重点领域实施竞争和激励机制,加大力度完善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明确智能合约的性质和有效性,明确责任主体和行为主体。分布式架构下的规范和监管标准。信任和互联带来简单和高效。区块链正在构建新一代价值网络和契约社会,正在悄然改变社会交易方式、生产效率乃至人际关系。“区块链的价值不在于计算机技术,而在于连接各个行业,让数据经济时代没有信任问题。”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介绍,蚂蚁链已经与合作伙伴一起解决了50多个问题。场景的信任问题,目前每天“上行量”超过1亿次。解决跨境贸易买卖双方信任问题的区块链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平台Trusple也亮相会场。名字是“TrustMadeSimple”三个字的集合蚂蚁链技术,与合作银行的跨境贸易平台,可实现全链路智能合约履行。在浙江义乌经营外贸生意的袁女士是该平台的第一位交易商户。她本月刚刚通过平台签下了一位墨西哥客户的水晶饰品订单。“我下单上链的那一刻,对方银行会起草协议,同时自动付款,我再也不用担心信用问题,第二天就能收到货款。对于买家来说,就是也有可能控制我们的生产、发货等信息和节点。”袁女士觉得,平台确实让中小企业的跨境贸易变得更简单、更高效,“过去20年,我们通过‘上线’解决了信息高效传递的问题;未来20年,我们将支持各类企业通过“链上”业务和生态解决数字资产高效流动的问题,也支持金融机构。多方协同。”蒋国飞说。会上,“链条”上来了“新客户”——上港集团与蚂蚁集团正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港航物流关键节点数据上传至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提供平台支持;双方还将共同推进港航联盟链建设,与其他港航网络实现跨链互联互通,共同推进区块链建设港口和航运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