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以来,火狐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而Chrome浏览器的份额逐渐上升。今年1月至2月,Chrome上涨了0.56%,而Firefox下跌了0.4%。3月份,Firefox继续下滑0.42个百分点至17.26%,而Chrome则上涨0.68个百分点至17.52%。Chrome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Firefox。用户体验差。浏览器的启动速度和页面加载速度都极大地影响着用户的选择。在之前的火狐浏览器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启动速度慢。Firefox在加载网页方面也不如chrome。对于复杂的网页,Chrome的速度甚至是Firefox的两倍。除了启动和加载速度,Firefox的界面设计与Chrome相比也处于劣势。以Firefox4为例,虽然其界面设计比早期版本更加华丽,但实际上这种设计与Win7上的Chrome非常相似,没有创新之处。设计也不够直观。页面左上角和搜索栏右侧隐藏着各种功能。用户要想找到这些功能,只能四处寻找。Firefox最初是为了重振互联网的活力而诞生的,其丰富的插件支持成为吸引用户的一大特色。但是随着各个浏览器的功能逐渐加强。IE浏览器也开始支持插件,IE也有加速器功能,甚至Safari也能支持少量插件。火狐多样化的插件支持已经无法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插件太多也会增加软件的重量,占用内存越来越多,响应越来越慢。Firefox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抛弃。恰恰相反,Chrome凭借简洁的风格赢得了用户的芳心。背后的“主人”还不够强大。Firefox最初是由Mozilla基金会的子公司Mozilla和数百名志愿者开发的。这家公司长期以来一直使用谷歌提供的资金运营。Mozilla基金会90%的收入来自与谷歌(微博)搜索相关的交易。与谷歌相比,其资金实力不言而喻。Mozilla基金会(这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其下有一家Mozilla公司,这是一家商业公司)推出Firefox是为了让浏览器市场保持竞争压力,防止微软IE6主导浏览器创新。谷歌开发Chrome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谷歌服务的环境。Google的搜索、地图、邮箱、文档、网盘等产品都是基于互联网的。通过与Chrome浏览器的集成,可以丰富浏览器的功能,让谷歌用户更方便地在不同的服务之间切换。陷入恶性循环,火狐用户不断流失,开发者越来越少,产品更新频率越来越低。而chrome也因为用户体验的提升,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发者也逐渐从Firefox转移到chrome。顺理成章,Firefox的市场逐渐被Chrome占据。除了自身因素外,一些外部因素也加剧了火狐市场份额的下滑。在推广方面,谷歌的推广力度要比火狐大得多。Chrome浏览器用户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ChromeOS的推广,而Firefox在这一点上是远远落后的。还可以将Chrome设置为Windows系统的默认浏览器,这使得Chrome在资源分配上具有明显的优势。Firefox更像是PC操作系统,存在感强,自定义功能强大,保守又厚重。而Chrome适合移动端,更轻更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Chrome胜出的可能性无疑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