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大家耳熟能详,随着一代人的成长,给大家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虽然现在微信已经完全取代了QQ,但是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了它曾经的辉煌。那只胖企鹅好像走不了多远,总会不经意地过来跟你打招呼:“嗨,你还好吗?”吴晓波先生用“起点不明确”来形容腾讯创业初期的情况,我觉得也很适合QQ的启动,QQ诞生时的名字是“OICQ”,中文名是“中文网络传呼机”,logo不是胖企鹅,而是传呼机的形状。在OICQ之前,世界上已经有了即时通信工具,最早的是三位以色列老兵创立的ICQ,1999年3月被美国人以4.07亿美元收购,之后在台湾出现了中文版的CICQ。类似ICQ的精灵已经出现,还有广州飞花的PCICQ。中国是否还需要第四个即时通讯工具?这是腾讯创始人争论的焦点。在腾讯成立初期,高层首要任务是有工作增加公司的收入。国内已经有公司在做,而且起步早。最要命的是,这东西还不知道赚钱。做这个项目是浪费时间,而且要花钱。我该怎么做?几位创始人就OICQ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分歧,难以形成统一有效的意见。关键时刻,马化腾作为领导核心的作用凸显出来。他觉得这个项目是可行的,应该有市场,所以他力排众议,决定先提出来。腾讯公司的一半。我有一个朋友在他的家乡与其他人合伙做生意。模式是两个人共同投资,共同决策。一开始,操作比较顺利,赚了很多钱。但随着同行的不断介入,对合伙企业生存环境的挤压越来越小,于是两人在经营方式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朋友比较懦弱保守,主张改变经营方式经营,并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积累和增加收入。合作方实力更强,更敢于冒险,主张扩大贷款规模。当无法达成共识时,强者获胜,两人开始向银行贷款扩张。由于缺乏经验,再加上结构小,思想不先进,最后输得一塌糊涂,只得跑路。如果两人能够统一思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坚定的走下去,或许就能经营好,避免这样悲惨的结局。由此可见正确决策的重要性!长征期间,在这样艰难的时期,一个厨师早上睁开眼睛首先想到的不是今天吃什么,而是问:“我们今天去哪儿?”方向在任何时候都比吃饭和努力更重要,而正确的方向往往就在关键的几个人当中。启示之一:在一个团队中,可以有很多人参与计划和讨论,但必须有人能够正确地做出最终的决定。关键时刻,总是少数人起着关键作用。之后,张志东带领团队为新成立的腾讯开发OICQ。既然ICQ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并且有三个中文版本,那么OICQ是如何杀出一条血路,后来居上的呢?总结一句话可以概括为::找出对方的弱点,找出自己的方法,确定自己的方向。进行技术微创新。美国的ICQ用户使用自己家里的电脑上网。大多数中国人在网吧上网。ICQ将用户内容和好友列表保存在电脑客户端,而OICQ则将好友列表从客户端转移到服务器端,避免了在网吧换电脑时用户信息和好友列表的丢失,同时也减小了体积软件。传输协议采用UDP技术(UserDatagramProtocol),大大节省了服务器成本,提高了运行速度。此外,我们非常注重客户体验,坚持“小步走,试错迭代”的原则,不断发现和修复bug,让用户体验成为撬动“阿基米德杠杆”的支点。后来随着OICQ用户的暴涨,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找不到收费模式,也没钱买服务器。这是非常危险的,其中一些可能是陷阱。俏江南的张兰不就是遇到了“门外之人”吗?没有腾讯人的努力,没有和风投公司坚持不懈的谈判,IDG和盈科不可能在2000年拿到融资投资,腾讯QQ死了。这可能是腾讯QQ最艰难的历史时刻。之后,《QQ秀》、《开心农场》、《QQ游戏》纷纷登场,无一不展现着腾讯人的坚韧与智慧。腾讯QQ一次次登顶,让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我在上海有一家做外贸的小生意。2020年受国内疫情影响,一二季度基本没有收入。三四季度,受国外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外工厂停工,产能下降。来自中国的进口猛增。有一天,我打电话问他下半年的经营情况,他告诉我他下半年亏本了。原因是出口量的激增带来海运费的大幅上涨,之前已经签下了很多订单。赚不到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或许是在等待机会,或许是在等待大局的改变,但他从未放弃。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品质,他一定能坚持到乌云密布。启示二:坚持是一种好品质。客观的问题要靠主观的努力去解决,世上没有难事。解决问题总有办法,不想解决问题总有借口。腾讯的故事很励志。只是学了一点,表达了一点感慨。如果我错了,请多多包涵。如果有共鸣,我很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