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大家都在追捧的VR是不是一个诱人的骗局?

时间:2024-05-22 20:07:27 科技赋能

如果要评选市场上最火、最著名的概念,VR肯定会以高票当选,远超第二名。

毫无疑问,VR如此受欢迎。

那么,如果你再问那些投票支持VR的人,他们用过VR吗,或者他们的朋友用过VR吗?大多数时候,结果都是摇头。

尽管见过或体验过的人并不多,但虚拟现实(VR,简称VR)已经成功吸引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厂商、投资者和围观者。

对于VR在中国的现状,有两句经典的抱怨——一、“上市公司距离部署VR只有一场发布会”。

2、“现在的投资人,如果没有投资一两个VR项目,就像80后那个时代的女人,生男孩之前不敢大声说话!”这两个抱怨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国内资本对于VR概念的热情,但热情够吗?蛋糕再大,消费者也吃不完。

一旦进入嘴里,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只是泡沫。

“VR概念”更像是一个资本故事,而不是一种技术趋势。

以去年震惊股市的创业板第一怪兽股为例。

已连续33次涨停,牢牢确立了创业板龙头的地位。

然而,丰硕的股价背后却是骨感的业绩。

它靠什么把自己推高呢?股价取决于不断向外界吹嘘要进军VR领域。

以至于他们玩起了鬼一样重复的电梯广告,大声说要打广告,甚至还问广告里的观众——VR到底是什么? VR越流行,造假者和吹牛者就会越多。

越来越猖獗。

我们不关心国内的技术、硬件、内容是否具备VR成长的土壤,但就目前VR的现状而言,它是否值得如此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和消费者的期待? 1、应用场景在哪里?目前最常用的VR设备大概就是像头盔一样的VR盒子,号称能够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但从目前的环境来看,当你出门在外时,几乎不可能使用这个设备。

它不够便携,即使勉强可以携带,在公共场所使用也感觉别扭。

即使在家庭环境中使用,也很少有用户能够坚持佩戴 VR 设备看电影——太重了!以至于有调查报告显示,购买VR设备两周后,有近83.4%的消费者表示后悔。

2、劣质硬件售价高。

你敢用吗?从硬件做工来看,国内VR市场一片混乱。

VR手机盒子的泛滥,由于技术含量低、成本低,只是简单地安装一个塑料双面凸镜,然后把自己的手机放在上面。

可以说,智能手机变成了VR观看器,可以直接观看3D效果。

电影。

成本这么低,一个手机盒子也敢卖到几百甚至几千块钱。

利润虽大,但效果却令人失望!如果刻意追求完美的3D渲染效果,裸眼3D技术无疑更加实用可靠。

国外技术领先者有索尼,国内领先者PPTV巨力,甚至还有搭载裸眼3D技术的千元手机,在便携性、实用性、性价比上都更胜一筹。

如果消费者不想尝试 VR,很容易看出哪一种更好、哪一种更差。

3、谁来填写空白内容?对于一个硬件平台来说,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游戏和视频是目前VR最重要的两个内容。

不过,遗憾的是,目前这些增强体验的内容完全是空白。

几乎每家VR厂商都表示自己配备了大量的VR视频内容,但几乎所有内容都是由2D、3D视频转换而来,观看质量差到令人尴尬。

与成熟的裸眼3D技术相比,有广泛的3D电影和3D游戏支持。

基于目前成熟的技术,内容几乎是无缝连接的,就像影院版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直接在手机面前观看。

享受,所以内容是硬件技术的土壤。

并不是每个硬件制造商都有能力开发内容。

目前VR内容的匮乏,直接导致了行业的镜花水月。

毕竟VR是一种呈现方式。

没有广泛内容支持的VR就像一个赤裸裸的指挥官——冲锋号吹得再大,也没有士兵上战场。

VR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概念,甚至可以说是未来可能的趋势之一。

但从目前的环境来看,VR还远远没有达到大众消费的水平。

过度的追求和吹嘘只会让VR看起来像是一个诱人的骗局。

技术从来不是通过建立概念来取得进步的。

我们必须认清现实,努力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就像2D技术进化到裸眼3D技术一样。

我们要脚踏实地做好产品,等待内容的匹配。

只有最终技术才能从少数人的技术转变为所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