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国电信宣布物联网专网用户突破1亿大关。遥相呼应的是,三个月前,中国移动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财报,其中物联网业务数量同样亮眼:物联网连接数达到3.84亿,同比增速超过150%,遥遥领先于手机和有线宽带用户的增速。物联网连接数的增长超出了运营商自身的预期。每时每刻,实时刷新物联网用户数和设备数。然而,另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些乐观的增长现象背后,是缺乏与之不匹配的商业变现:物联网收入仅占运营商总收入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以目前40%以上的收入增速来看,中国移动物联网业务收入在5年内达到整个业务收入的5%仍是困难重重。这么小的比例肯定无法承担运营商“新动能”的任务。在物联网连接数疯狂奔跑的同时,运营商不得不面临一场心灵拷问:如何从“量变”向“质变”转变,如何在已经进入亿万的物联网领域实现营收增长。级时代?与此同时,灵魂拷问者是马化腾。10月23日深夜,他突然现身知乎发问:“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将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工业互联网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将带来哪些变化?”消费互联网带来什么?马化腾的问题代表了当下一批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困境。互联网的浪潮正在从过去的消费互联网转向工业物联网。随着人口红利的枯竭,巨头们正将“矛头”从C(消费者)端转移到B(企业)端。他们希望帮助B端企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最终打造万物互联的新世界。制造、能源、医疗、汽车、交通、公用事业……似乎每一个都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有巨头认为工业物联网的体量可能是消费者的100倍互联网。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科技赋能B端新趋势白皮书》预测,到2025年,T2B2C(T指技术,B指商户,C指用户)模式将为科技公司带来高达40至50万亿元的整体市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仅为8万亿元。然而,美团点评创始人王兴曾自问:“为什么中国的toB公司活得这么惨?”在物联网市场,如何创造商业价值?面对B端这块难啃的骨头,“肥肉”如何寻找、变现?1、物联网目前的难点不是技术,而是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沃顿商学院教授WilliamHamilton提出了一种基于技术物种演化的新兴技术发展演化模型。横坐标代表时间,代表新技术发展演进的不同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成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一项技术从科学研究到进入市场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发现阶段;以不断研究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发展阶段;技术推广转化为商品的行动阶段;产品进入市场的竞争阶段。第四阶段商业化,市场将按照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经济上不合理的产品,龙头厂商将建立先发优势。物联网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技术的集群。就单一技术而言,竞争的基础是技术本身的可行性和社会接受度。随着大量种类繁多的物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物联网面临的最大困难已经??从技术解决方案转向应用竞争和商业模式。2.物联网企业的三种类型物联网企业应该如何设计自己的商业模式?如何盈利?没有对整个行业的宏观把握,就很难建立敏锐的商业嗅觉。我们先来看看物联网公司的类型。类型。(1)硬件和通信公司这些公司提供物联网的底层基础设施,包括终端和管道。这类企业在碎片化的物联网市场相对最容易形成,但竞争也相对激烈。如果不能形成差异化优势,很容易一不小心陷入低价竞争的红海市场。(二)应用服务企业提供物联网应用开发和服务运营的企业。这里参考华为软件首席战略规划专家余宁的分类方法,将他们分为三类:物联网产品应用提供商、物联网数据分析服务商和物联网连接运营商。一种是类似于传统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都是以技术为基础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发出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试图寻找“爆品”。这类企业在物联网玩家中占有很大比重。在风险投资或其他投资者的支持下,创新型企业开发出或经济实用、或新颖致胜的应用。二是类似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物联网收集的数据会比以前大很多,商业价值往往非常明确。例如,制造企业利用收集到的工业数据优化生产,医疗健康行业收集患者数据指标用于诊疗,城市管理者根据监测数据分配资源,使数据物尽其用。三是类似于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基于连接为个人客户开展租赁服务,是物联网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运而生的新型企业。这些企业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需要做受理、激活、计费、计费、服务等工作。它们非常接近电信运营商现有的游戏规则。(3)物联网平台企业物联网平台集成了一些通用的IT能力,位于连接和应用之间,或者聚合底层连接,或者更好地支持应用开发者。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联网平台企业帮助上下游企业建立低成本连接,是支撑物联网应用、运营和发展的另一种基础设施。目前,只有少数公司只提供物联网平台。大多数公司在提供物联网平台的同时,要么提供硬件和通信,要么提供应用程序和服务。物联网平台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也导致物联网平台数量不断增加,质量良莠不齐,整体泡沫含量偏高。从商业模式分析,平台公司的大部分收入往往在平台之外。如果跨界来看,电话时代的通信平台AT&T,PC时代的软硬件平台IBM、微软,互联网时代的平台Yahoo、Google、Facebook,操作系统的创造者Apple、Google,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腾讯,云计算时代。企业服务平台亚马逊……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围绕平台设计的,但并不局限于平台本身。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物联网企业应该如何设计自己的商业模式?简单地说,商业模式就是公司赚钱的方式。如果他们想在物联网时代保持成功,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物联网新兴的新商业世界与我们熟悉的世界截然不同。基于物联网平台,各企业形成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设计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方式。3、物联网商业新天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全球化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世界范围的软硬件产业链体系。中国几乎拿到了整个硬件产业链,印度拿到了软件外包产业链。中国已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子设备和日用品制造基地。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中国长期以来忽视了知识和能力等软实力的积累,忽视了软件这一人类知识的数字化。单纯提供软件产品的企业,如SAP、Salesforce、甲骨文,很难找到“中国版”,但基于“人天”提供咨询服务和软件定制的企业,终于活了下来。因此,在软件定义一切的时代,物联网企业要紧紧围绕场景,做到“软”与“硬”,兼具“平台”与“运营”,才能从商业模式上突围。在自上而下的设计物联网商业模式时,无论是物联网产品应用提供商、物联网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还是物联网连接运营商,都需要关注产品体验或持续运营。亚信集团董事长田溯宁认为,在万物互联时代,公司的构成和竞争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未来,可能会出现一大批新物种企业的“大爆发”。企业将从过去以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向“客户运营商”转变。“未来,所有企业都将成为运营商型企业。经营你的企业,经营你的客户”。这种商业模式设计的关键是释放数据的价值,以场景为中心,重新组合数据和产品,开发有价值的服务、功能和理念,将客户关系从卖设备转变为持续互联。在这方面,传统企业更有优势。彼得·德鲁克(PeterDrucker)的书《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很好的指南。他在书中提到,创新并不一定需要高科技,传统行业仍然可以进行创新。德鲁克用80年代美国的数据来说明,四分之三的创新企业来自传统行业,只有四分之一来自科技行业。比如在物联网时代,车企不再是生产汽车,而是成为汽车运营公司,通过汽车与驾驶、用车建立各种联系。福特汽车公司将自己定位为移动服务提供商,在车载网络、移动服务、自动驾驶汽车和大数据方面开发新的专业知识。福特还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例如FordPass,这是一个应用平台,可以帮助用户支付停车费、拼车费并获得虚拟助手的帮助,让出行更加方便。美国运动装备品牌UnderArmour正在从传统服装制造商转型为数字健身产品和服务提供商。UnderArmour支持“互联健身”,将服装、活动和健身结合到一个单一的集成数字体验中。在自下而上的设计物联网商业模式时,一些原本只做底层基础设施的企业大胆拥抱开源生态,创造出新型“剃刀”和“刀片”。ArifKhan在一文中明确提到,世界上只有两种企业:完全竞争企业和垄断企业。开源正在成为大型科技公司在开发者心目中确立霸主地位的又一利器。我们曾经认为底层硬件企业缺乏对生态的掌控,但戴尔和博世的做法正在颠覆这种认知。他们的商业模式是“剃须刀和刀片”模式的变体。“剃须刀片”模式是指基础产品价格相对较低,甚至亏本销售,而相关耗材或服务价格相对昂贵的定价模式,可以充分为厂商赚取利润。在物联网场景下,Razor是一个免费的开源平台,Blades是硬件设备。例如,戴尔在开源PaaS云平台CloudFoundry和开源边缘计算平台EdgeXFoundry上投入重金,不断推出面向软件定义环境、边缘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的新服务器。博世积极参与多个EclipseIoT开源项目,发布开源物联网平台。以开源迎战竞争对手的优势,博世的开源物联网平台比专用物联网平台拥有更好的生态基础。通过开源社区的互动,博世可以更好地与红帽、SierraWireless、Cloudera等生态伙伴合作,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除了物联网平台,博世还涉足工业技术领域的众多物理设备和硬件技术,包括工业自动化、包装设备和太阳能技术。作为传动和控制技术领域的领导者,全资子公司博世力士乐为工业应用和工厂自动化、移动机械应用和可再生能源提供解决方案。2018年初,博世成立了原属于集团工业技术业务的“互联网工业”事业部,将在智能工业领域开展对外业务。毕竟,不清楚的,才是真正的未来。以上,我从两条路径分析了几种物联网可行的商业模式。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只有少数得到验证,更多的商业模式创新“灯火”正在努力获得认可和验证。未来不断被重新定义。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悖论在于,企业要想延续优秀的业绩,就必须不断变革。商业模式不仅是“设计的”,也是探索的。最后,衷心感谢华为软件首席战略规划专家余宁,在写作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本文摘要:物联网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已经??从技术方案转移到商业模式上。在自上而下的设计物联网商业模式时,无论是物联网产品应用提供商、物联网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商,还是物联网连接运营商,都需要关注产品体验或持续运营。在自下而上的设计物联网商业模式时,一些原本只做底层基础设施的企业大胆拥抱开源生态,创造出新型“剃刀”和“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