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如何实现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你会遇到什么问题?

时间:2023-03-18 17:02:00 科技观察

数字人民币测试现场进行中。目前测试主要集中在小额、零售、高频业务场景。不过,最近的两条新闻让我们看到了数字人民币商业场景的另一种可能性。8月26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国(雄安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显示,雄安新区鼓励在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探索数字货币跨境付款。8月22日,海南省副省长沉丹阳在“2020金牛资管论坛”上也提到,海南将积极争取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贸易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应用。对此,欧凯云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轩表示,两地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的探索,主要是政策优势。前者有雄安新区,后者正在积极谋划打造跨境电商。后者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涉及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国家战略,因此可以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那么,在跨境贸易中,央行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将如何实现?挑战是什么?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跨境贸易的发展。”李连轩说。李连轩指出,目前跨境支付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对于例如,目前的电汇通常需要2-5个工作日才能到账,手续费通常为汇款金额的1/1000,再加上150元的电信费。”他认为,基于数字货币的跨境支付优势明显,不仅可以提高跨境转账速度,还可以降低汇款手续费。此外,央行数字货币目前采用松耦合账户设计,即用户在使用央行数字货币时无需绑定银行账户即可进行转账支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东近日撰文称,要实现跨境支付人民币的功能,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DC/EP)解决定价问题,暂时搁置储备功能n只让其承担定价功能,在央行数字货币(DC/EP)框架下,快速建立数字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直接汇率查询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数字人民币为媒介和计价货币的新型跨境数字支付体系。同时,他还指出,要建立新的多层次数字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如构建以全球为中心的企业级市场化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平台。以核心企业为超级节点的高科技企业业务系统。在企业级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平台上,鞠建东写道,央行主要负责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和监管,依托其研发的DC/EP,建立封闭的企业使用场景,并使用DC/EP作为高科技企业跨境商业联盟链的媒介货币,执行计价和结算功能,中央银行负责数字人民币的供应、回收、兑换和清算。在兑换过程中,对于境外企业,央行可以依托已建立的庞大法币互换网络,为不同国家的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优惠兑换需求;对于境内企业,央行将企业支付结算后的数字人民币余额直接划入企业或个人的数字钱包,确保交易完成后平台内数字人民币余额不变。鞠建东举了一个例子,假设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泰铢的即期汇率为5,H公司向泰国进口商A公司销售价值10000元人民币的产品,Z集团从A公司进口价值25000泰铢的大米产品。B公司,一家泰国大米出口商。米。该场景下,平台进行跨境支付结算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支付结算平台以10000元作为平台交易货币向央行购买10000数字人民币。)不可直接兑换,法币(人民币、泰铢)和数字人民币可以兑换,平台设置数字人民币兑换泰铢的比例为1:5,即1数字人民币兑换5泰铢.第二步,泰国进口商A公司在支付结算平台以5万泰铢购买10000数字人民币,用于支付从H公司进口的产品。第三步,H公司向泰国进口商销售产品,获得10000数字人民币,然后在平台上将10000数字人民币兑换成10000元,直接获得人民币出口收入。第四步,Z团在平台上用5000元购买5000数字人民币,用5000数字人民币兑换25000泰铢,用于支付给泰国大米出口商B公司。(注意以上两笔交易中,数字人民币人民币只作为媒介货币,数字人民币在每笔交易中不增不减。)第五步,央行用5000元购买平台余额中的25000泰铢,并进行定期清算,所以即平台内各种法币余额为零,但10000数字人民币余额不变。鞠建东指出,央行在新型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平台的建设和推广中主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服务原则,央行只负责数字人民币的供给、监管和清算。;跨境支付结算领域的应用场景,交给市场化平台主体去运营;三是底线原则。开展工作,严厉打击任何利用平台进行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各平台在应用场景中的公平竞争和良性运行。跨境支付存在的问题李连轩认为,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支付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限制。他表示,首先,在当前日益发达的国际贸易中,利用M0实现“货到付款”(即一手付款,一手交货)的贸易方式正在逐渐减少。外商更倾向于采用各种贸易融资模式(如保理、福利延期、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等),在此过程中基于信用产生的货币属于M1、M2甚至M3的范畴,仅靠定位于M0的DC/EP是无法实现的,需要国家发达的金融市场的支持。其次,李连轩提到DC/EP只针对小额支付场景,这也意味着人们很难在贸易领域使用DC/EP进行大额支付交易,这限制了DC/EP在国际上的使用贸易和金融交易结算发挥作用。”目前跨境支付领域存在的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监管问题。因为一旦一种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自由兑换,就意味着国际热钱可以轻易获得国内货币,在国内资本市场依然疲软的情况下,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极易受到国际投机者的攻击,人民币对跨境支付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强调,不要简单地认为只需要DC/EP就可以实现f人民币跨境流动。这也需要中国进一步推进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包括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货币兑换。资本管制的性和自由化。鞠建东在文中表示,在围绕数字人民币的支付结算平台上,吸引足够多的用户,突破原有系统网络外部性的局限,是新平台成功的关键,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数字人民币与其他法定货币之间的合理汇率(汇率确定问题):汇率(汇率)的设置必须对用户有吸引力,防止投机资本利用不同平台进行套利.但鞠建东也指出,网络外部性问题并非不可逾越。一是集信息传输和价值传输于一体的跨境支付结算数字技术高效、快速、低成本。与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速度和成本优势。长期来看,新型数字货币支付平台将比传统支付平台具有效率优势,将取代传统技术,并可能取代传统平台。其次,为了打破SWIFT的优势,前期可以对新的平台交易进行补贴,央行前期可以对数字人民币进行贴现兑换,增加对数字人民币的需求。关于汇率决定问题,鞠建东建议,新平台需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市场竞争原则,允许多个同质化平台自由进出,通过市场竞争来进行生存。优胜劣汰,筛选出兼具系统技术(保证平台高效、安全、便捷)和金融技术(合理设定数字人民币汇率)的最优平台。二是实际需要原则。新平台可有效筛选数字人民币购买者,仅给予有实际支付结算需求的企业或个人一定的兑换优惠(相对于外汇市场法定货币汇率),让您不仅可以享受高效、快捷、费率低的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服务,但您在数字人民币兑换过程中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兑换收益(补贴)和未来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