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沉入海中2年的微软数据中心浮出水面:故障率仅为陆地的1-8

时间:2023-03-17 20:30:50 科技观察

来自:直觉学习机、蓝点网2014年,微软首次提出概念水下数据中心。当时,人们认为这个概念有望为沿海人口提供高速云服务并节省能源。2015年,微软在太平洋进行了为期105天的部署,证明水下数据中心的概念可以发挥作用。2018年,微软将一个数据中心沉入苏格兰北部冰冷的海底。2020年9月,微软从海底打回了经过两年试运行后沉入海底的数据中心。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评估,得出第一个结论:水下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故障率低于传统数据中心。整个过程简述:下水前的样子:两年后,“北岛”数据中心用龙门吊从苏格兰奥克尼群岛附近的海底吊起:近距离可以看到表面变化:它被拖到奥克尼群岛Tromnes的一个码头:数据中心外生长着一层藻类、藤壶和海葵:海葵生长在装满压舱物的底座的隐蔽角落:“北岛”水下开始强力清洁数据中心:揭秘,数据中心在密封前充满干氮气,数据中心与底座分离并填充压舱物,准备运输到陆地:水下数据中心管端盖拆除:检查水下内部数据中心:从水下数据中心移除一台服务器,研究人员将分析该服务器,以帮助找出为什么水下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比同一服务器的可靠性高8倍陆地上的数据中心。开始拆除12个服务器机架和相关的冷却系统基础设施:微软表示,目前微软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解决金属机舱的腐蚀和生物污染问题。毕竟金属在海水中时间长了会被慢慢腐蚀。影响数据安全。首先,当然是要保持数据中心大型钢制容器内部干燥;第二,找出利用周围海水冷却内部服务器的最佳方式;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处理不可避免地会粘在水下容器和其他海洋生物上的藤蔓。目前,BenCutler表示,水下数据中心已经过了科学实验阶段,但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我们应该设计大型水下数据中心还是小型水下数据中心?此外,微软表示对于水下数据中心何时可以商业化持谨慎态度,也有信心证明这一想法的最终价值。@科学未探猫做了一个专题视频讨论:微软为什么要把数据中心放在海底?挺有意思的,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这些看似荒唐却行之有效的数据存储方式越来越多。毕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化是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数据意味着越来越大的负载。只有有更稳定、更长久的存储方式,数据的维护和留存才能更有效。很好的解决,这也是未来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