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新的增长点Gartner分析2023年十大战略科技趋势

时间:2023-03-16 01:20:51 科技观察

地缘政治冲突、全球供应链动荡、流行病和极端天气……多重因素影响下,多数CEO面对调查表示明年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衰退。近日,Gartner发布了2023年企业需要探索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Gartner认为,要在经济动荡时期提高盈利能力,企业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同时将重点从节约成本转向卓越运营的新方式。Gartner创新技术研究团队高级研究总监高婷介绍,他们从业务目标的角度,围绕优化、扩张和发展三大主题梳理出这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以帮助企业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带来了对十大趋势的深度解读。趋势一:数字免疫系统“数字免疫系统”的概念最早是在1990年代提出的。当时,它指的是一套完全自动化的反病毒解决方案。今天它有了新的含义:一组软件工程方法、技术和实践。在传统的软件工程领域,主要依靠以测试为基础的软件质量体系来保证软件的健壮性。今天,仅靠测试已经不够了。需要像数字免疫系统一样通过“疫苗”的方式来完善软件系统。鲁棒性。因此,“数字免疫系统”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方法和模块的组合,包括可观测性、人工智能增强测试、混沌工程、自动修复、站点可靠性工程、应用供应链安全六大核心模块。Gartner预测,到2025年,投资数字免疫系统将使企业能够将系统停机时间减少多达80%,减少的损失将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趋势二:可观察性的应用“可观察性”指的是一种逻辑:通过观察系统部门输出的信息来判断系统内部状态,进而对系统进行优化,并从“IT观察/IT监控”中推动这种逻辑”谈到企业运营,我们称之为“应用程序可观察性”。可观测性应用流程:第一步,企业做出决策,执行后产生相应的数据结果;第二步,企业收集决策的反馈数据,叠加使用场景解读数据;第三步,应用AI分析为决策提供建议;第四步,根据推荐优化决策,形成新的决策;第五步,产生新的数据结果……应用可观察性过程的持续反馈循环,可以让企业实现更精准的数据驱动决策。Gartner引用了Tesla中可观察性应用程序的使用。该公司已在美国部分州推出“基于实时驾驶行为的保险定价”措施。每份车险的价格根据五维数据打分进行调整。趋势三:人工智能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日益广泛,算法公平性和人工智能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Gartner的一项调查,41%的企业经历过AI隐私泄露或安全事件。Gartner指出,如果企业积极管理AI信任、风险和安全问题,将帮助更多AI项目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生产阶段,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高婷以丹麦公司打造的可解释AI模型为例。通过这个模型,他可以了解女性乳腺癌高死亡率与某些基因组合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公司发现更精准有效的治疗药物,促进靶向药物的研发。研究与开发。趋势四:行业云平台行业云平台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云服务模式。传统的云服务模型将云划分为IaaS、PaaS和SaaS层。企业要么使用IaaS+PaaS作为基础设施并在其上构建自己的应用,要么直接购买一站式SaaS解决方案。基础设施部分由云供应商定制。行业云平台是除上述两种使用路径之外的另一个细分市场。行业云平台的本质是结合目前公有云的IaaS+PaaS层,并以此为技术基础,将SaaS特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拆解成可复用的功能模块,提供给企业进行定制开发。行业云平台的优势在于比“IaaS+PaaS”拥有更多的业务功能,比一站式的SaaS模式更加灵活。Gartner预测,到2027年,超过50%的企业将使用行业云平台来加速其业务项目。趋势5:平台工程平台工程实际上是DevOps的一种补充形式。DevOps的形成源于企业希望将“运维”与“开发”结合起来。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企业简单理解为“让开发者负责运维”,导致开发资源过度申请。.为了解决开发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种新的平台工程框架应运而生。平台工程是一套用于构建和运行支持软件交付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助式内部开发者平台的机制和架构。平台可覆盖应用全生命周期的所有运营需求,平台上的自动化工具完成后续的发布和运维流程等,优化开发者体验。Gartner预测,到2026年,80%的软件工程组织将拥有平台团队,其中75%将包括开发人员自助服务门户。趋势六:无线价值实现没有单一的技术可以独领风骚,企业将采用一系列无线解决方案来满足办公Wi-Fi、移动设备服务、低功耗服务、无线电连接等所有场景的需求。Gartner认为,到2025年,60%的企业将同时使用五种以上的无线技术。这些无线技术的能力不再局限于网络连接,各种《无线协议》将直接产生商业价值,使用内置分析提供洞察力。目前,无线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垂直碎片化解决方案上,而不是综合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例如,以色列的Shufersal超市将物联网监控芯片放入塑料篮子中,帮助其解决供应链和冷链管理问题。趋势七:超级应用中国互联网对超级应用并不陌生。支付宝、微信是典型的超级应用——集应用、平台、生态功能于一体,拥有庞大的用户量和流量。如今,超级应用模式正在从中国蔓延到西方国家,被复制和模仿。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发布了其超级应用APP,提供了集支付、储蓄等金融工具于一身的服务。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是超级应用程序的粉丝。此前他曾宣布要将推特打造成类似微信的超级应用。趋势八:自适应AI传统AI系统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加入更多的训练数据来迭代模型,推理往往产生泛化结果而不是个性化结果。因此,AI模型需要走向在线训练和在线推理的未来,实现AI模型的实时更新,在训练和推理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以适应现实世界条件的变化在最初的开发过程中无法预见或获得的,即“自适应人工智能”。AdaptiveAI可以根据实时反馈动态调整学习和目标,适用于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运营,或因企业目标变化而需要优化响应速度的运营。趋势九:元界毫无疑问,元界是今年互联网领域最火的词。metaverse的定义Gartner对metaverse的定义是:通过虚拟技术将物理现实和数字现实融合在一起,具有持久性特征,能够提供增强的沉浸式体验的集体虚拟共享空间。与普遍认为元宇宙离大众还很遥远的看法不同,Gartner发现元宇宙已经出现了相关的试点案例和商业模式。高婷以韩国国民银行的“数字人”试点项目为例,分析了元宇宙愿景的实现。当前数字人背后的支撑技术,如“光线追踪”渲染引擎、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面部表情识别等技术,已经到了商业化的临界点。这些技术成熟后,“数字人”的商业模式将存在实现的可能。Gartner预测,到2027年,全球超过40%的大型企业组织将在基于元宇宙的项目中结合使用Web3、增强现实(AR)云和数字孪生来增加收入。趋势十:可持续技术可持续发展贯穿上述所有战略技术趋势,直至2023年。企业组织需要一个新的可持续技术框架来提高IT服务的能源和材料效率,通过可追溯性、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可持续业务发展,同时部署帮助客户实现的IT解决方案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中国和西方都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企业应以何种态度应对“双碳”,是锦上添花,还是企业包袱,还是将“双碳”落实到具体业务中,形成落实的长效机制?高挺指出,“双碳”无疑是一个长远的国家战略目标。现阶段,能源企业和高耗能行业率先纳入碳排放和碳交易。随着“双碳”的推进,所有企业都将纳入更大的框架。如果企业早做准备,利用一些可持续的技术,主动“减碳”,就有可能像新能源车企一样从“减碳”中获益,变负担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