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大头显:HTC Vive、Oculus Rift和PS VR。
由于PS VR要到10月份才会推出,目前高端VR头戴设备都是HTC和Oculus争霸。
HTC Vive 在 VR 渠道扎根已久,终于迎来了注定的对手:Oculus Rift CV1,马上开箱即玩。
包装简单,方便携带。
Oculus Rift的包装很有索尼的感觉,纯白色的外包装,正面印有产品照片。
内盒的提取方式也和索尼一样,同样是黑色内盒。
整个盒子的尺寸比HTC Vive小很多。
毕竟HTC Vive也有两个定位基站和控制器,而Oculus Rift则没有那么多组件,包装尺寸自然更小。
左下角的Windows徽标表明该VR设备需要与PC和Win系统一起使用。
纯白色和黑色的产品图片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设计(很好的做法)。
背面简单列出了 Oculus Rift 整套中包含的组件:遥控器、红外摄像头、Rift 耳机和 Xbox One 控制器。
上面还印有3款经典的Oculus平台游戏:《EVE:瓦尔基里(EVE:Valkyrie)》、《拉齐的传说(Lucky"s Tale)》、《Farlands》。
小编认为Oculus最人性化的地方之一就是提手。
有了手柄,拎着去朋友家玩就方便多了。
对于HTC Vive,你必须握住它。
从侧面拉出内盒。
内盒是一个略显毛绒的黑色盒子,感觉相当厚重。
正面印有 Oculus LOGO。
内部设计紧凑,易于从手柄上打开盖子。
Oculus的内部设计非常简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头显、红外摄像头和遥控器。
“让我们开始吧”,遥控器挂在旁边。
遥控器采用塑料挂钩,不会脱落。
同样,Oculus也设计了内部放置方式,使耳机和摄像头卡住,不会在运输过程中掉落。
国外快递公司这么暴力吗? Oculus将采取这样的举措。
抬起相机,底部有一个隔层,里面有Xbox One控制器、控制器PC适配器和简单的说明书。
Oculus的内部设计非常紧凑,可以轻松取出或放回盒子中,用户体验非常好。
与 HTC Vive 相比,整个 Oculus Rift 套件要简单得多。
如果不算控制器,Oculus Rift 主要由耳机、摄像头和遥控器组成。
至于专用控制器Oculus Touch,要到年底才会发布。
Oculus Rift 如何工作?低头看到了Oculus Rift CV1的全套,东西很少,也很直观,就不再描述了。
主体:Oculus Rift耳机,全黑,体积不大,和很多手机VR盒子差不多大小,表面磨砂质感。
经过两个版本的迭代,Rift 最终的消费者版本显得非常简单。
正面只有Oculus LOGO,看不到任何传感器。
Oculus Rift 配备的耳机可以在两个位置进行调节,因此可以适合所有头型。
从耳机的细节我们可以看出,Oculus Rift的做工相当精致,但用料感觉有点缩水,耳机整体感觉不够厚重。
Oculus Rift的头带比较小,同样采用“T型”头带设计。
两侧和头顶的魔带相当长。
另外,Rift本身重量更轻,佩戴舒适度非常好。
确实比 HTC Vive 好很多。
耳机底部有一个用于调节瞳距的切换按钮。
由于是全新产品,拨动手感有些生硬,有台阶感。
与之前的两个开发版本DK1/DK2相比,CV1可以拆卸和更换面罩,并且它与面部更加贴合,漏光更低。
Oculus Rift采用的是混合菲涅耳透镜,而且它的形状并不是原型,它有点弯曲。
耳机顶部有一个黑点,是距离和光线传感器。
小编发现没有发现物距调节,待详细评测后再研究。
由于独家的 Oculus Touch 控制器要到年底才会上市,为了解决戴上耳机后的控制问题,Oculus 为玩家配备了一个简单的遥控器。
遥控器顶部有五维导航键,中间是音量调节和返回键,底部是Oculus菜单键。
遥控器的形状很圆润,体积小巧,手感不错。
Oculus Rift 出厂时附带一个标准 Xbox One 控制器和一个 PC 适配器。
目前,Oculus 游戏主要通过此类传统控制器来玩。
当Oculus Touch推出时,游戏玩法将与HTC Vive相同,几乎是1:1的动作。
捕获。
Xbox One 控制器没什么好说的,就像 Xbox One 附带的一样。
Oculus 的定位追踪完全依赖于这个看起来像麦克风的红外摄像头。
相机可以调整到一定的角度。
只需将其指向 RIft 耳机即可。
放置要求并不比HTC Vive定位基站更高。
可以说没有任何要求。
Oculus Rift使用感受:做工不错,确实很轻。
开箱使用后,小编认为Oculus Rift秉承了各大VR厂商的一丝不苟的做工,在设计上在轻薄与高性能之间达到了极佳的平衡。
不愧是HTC V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