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以来,空气净化器市场“令人警惕”。
上半年,在大部分家电品类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空气净化器品类却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巨幅增长。
每个类别中最差的成绩单。
奥维云网发布的空气净化器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零售额为58亿元,同比下降29.5%。
历来低迷的彩电市场销量下降了2.0%。
刚刚出现拐点的烟炉及消费市场销量也仅下降1.6%。
空气净化器市场创造上半年各家电品类销量第一。
减少。
低迷的市场呈现出整体下滑的态势。
“企业新品少了,促销活动也少了,这一年基本没有什么大动作,最大的感受就是平淡。
”在谈及空气净化器行业的近况时,一位家电行业人士对此感叹道。
行业的平淡源于企业的战略收缩,而企业的战略收缩则源于消费者的“用脚投票”。
“考虑到雾霾频发,去年我原本打算买一台空气净化器,但北京冬天的空气出奇的好,所以后来就放弃了。
”一位在北京工作的80后告诉国家电网,自己想购买一款空气净化产品的意向与城市雾霾情况有关。
事实上,持有这种消费理念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当空气净化器产品与雾霾挂钩时,消费者往往会恐慌购买,企业就会陷入“看天气”的困境。
从奥维云网发布的半年报来看,上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整体呈现下滑态势。
从线下市场来看,百货、大型连锁、超市等渠道销售额均出现25%以上的降幅。
从分级市场来看,T1市场大幅下滑53.4%,T2、T3和农村市场也出现两位数下滑。
从线上市场来看,上半年平台电商和专业电商销售额分别下降42.5%和36.8%。
线上市场空气净化器产品均价较去年同期下降14.3%。
。
奥维云网环境家电事业部总经理詹琪告诉国家电网,空气净化器市场的下滑与雾霾红利消失密切相关。
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推进以及空气净化器企业转型战略的深入实施,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奥维云预测,今年下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降幅将继续收窄,全年市场销量有望达到2017年。
5亿元,整体降幅收窄至-18.2%。
企业自救、多元化转型寻找增长点。
表面上看,空气净化行业似乎是一潭死水,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平淡并不意味着沉寂。
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空气净化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纷纷大显身手,寻找出路。
詹奇告诉国家电网,空气净化器企业的转型策略主要包括营销卖点的改变、细分市场的拓展、产品升级的跨界整合等,其中卖点的改变是最直接、最关键的策略。
。
此前,空气净化器企业在销售和促销过程中的主要卖点是净化雾霾,去除PM2.5成为最大的促销点。
然而,PM2.5只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经历了市场寒冬后,空气净化器企业吸取了经验,除甲醛、除异味、杀菌净化等多元化功能卖点逐渐受到青睐。
重视消费者教育引导、打造多元化功能卖点,成为空气净化企业摆脱“靠天吃饭”的重要途径。
除了打造多元化卖点,更多企业瞄准净化器细分市场,其中车载净化器成为不少企业共同关注的品类。
据了解,目前我国每100户家庭拥有汽车46辆,车载空气净化器的市场渗透率还较低。
随着消费者对移动空间场景认知度的提升,其渗透率将会提升,市场潜力巨大。
低估。
除了车载场景,空气净化器企业也在寻求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推动共享净化器商业模式的落地。
此外,快捷酒店、餐厅、KTV、车站等公共场所也逐渐成为空气净化企业拓展版图的新战场。
在空气净化器企业转型时期,更多企业正在通过微创新提高产品功能的多样性和竞争力。
例如,戴森跨界空气净化和暖风机,霍尼韦尔推出暖空气净化器,A.O.史密斯推出甲醛数显功能,新品牌玉环推出静电集尘空气净化器。
这些产品都是试图在空气净化的基础功能基础上,强化某项功能、卖点或者产品功能的跨界整合,打造出区别于行业内其他品牌的独特产品。
事实上,除了单一的空气净化器,业界也在探索利用智能互联,将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空气探测器等产品组合起来,打造全面、便捷的智能空气循环系统。
此外,家电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除了过度依赖雾霾经济之外,空气净化器行业鱼龙混杂也是导致市场严重下滑的因素之一。
很多进入和退出的品牌都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
因此,空气净化器企业在转型自救的同时,也要共同打击“赚快钱”等扰乱市场的行为,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提升服务体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