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简析VR+教育的现状与破点

时间:2024-05-22 16:55:43 科技赋能

与2018年大受欢迎的VR元年相比,2017年VR的发展显得有些迟缓。

被人工智能剥夺了原有光环后,VR行业进入了“寒冬”。

在这艰难的日子里,很多业内人士、投资者、甚至消费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VR之路如何走下去?有些人仍然想继续开发硬件技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应该开始研究 VR 内容。

在VR内容方面,VR+教育可能是一个即将到来的趋势。

第三期一周年专访,我们邀请到了VR硬件品牌代表:大鹏VRCSO张莉; VR内容代表:北京电影学院游戏系主任刘跃军教授;传统互联网教育代表:奈什巴帕CEO肖邦,我们一起探讨:VR+教育到底是什么? VR教育的现状和突破点是什么? VR教育能否颠覆传统教育?或者说它会补充传统教育吗? VR+教育到底是什么?说起VR,大家肯定会想到沉浸感、沉浸感这几个词。

我们相信,通过VR这一让人“身临其境”的技术,受教育者可以亲身“体验”教学内容。

这就是VR+教育。

VR教育取代了以往相对扁平化的图片、视频等教育方式,是一种更加立体的教育方式,让你身临其境地体验。

大鹏VR的CSO张莉和刘跃军教授也认同这个观点,张莉还举了一个例子:K12有一门非常经典的课程,就是中小学生的教育——探索海底世界。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学生只能通过屏幕接触和学习有关海底世界的知识。

但通过VR,可以让每个学生置身于海底世界,让每个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甚至触摸海底世界。

他相信,这样的沉浸式VR技术将会给教育效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效果也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VR+教育呢?首先是因为教育本身。

张莉认为,科技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科技与教育的脱节还很大,科技改善教育才刚刚开始。

未来可能是VR+教育、AR+教育、人工智能+教育。

因为现在VR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现在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VR+教育。

萧邦还认为,目前传统教育最大的劣势在于教学形式和课程内容的升级和改革仍然相对缓慢。

因此,VR+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上提升互动体验,让一些原本无法真实感受到的知识得到近距离的体验和接触。

但教育的内容还是和普通的电影、视频不同。

如何将VR内容与校园课程融合并系统化,还需要太多的积累,而硬件和内容的成本决定了它的普及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而相比VR+教育,萧邦表示更期待人工智能+教育。

刘跃军教授以他创作的《敦煌传奇》VR内容为例。

很多用户体验后《敦煌传奇》都表示体验到了敦煌壁画的宏伟。

VR内容颠覆了以往的模式,超越了真实的还原。

非常震撼,他们也对敦煌壁画印象深刻。

刘跃军教授也表示,VR带来了超越历史的东西。

它不仅可以还原壁画,还可以使壁画的内容动起来。

它充满了想象力。

(敦煌传奇) 其次是政策支持。

事实上,VR+教育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和地方学校响应国家《教育纲要》的突破口和落脚点。

我们认为VR+教育具有三大优势: 1、让冰冷的知识变得生动、真实; 2、让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更加专注; 3、让老师的教学更具指导性,让学校的教学更加完善;因此,VR教育更像是一个知识的体验过程。

正如张莉所说,目前所有领域中,科技对教育领域的改变是最小的。

我们相信,利用科技的力量可以让教育变得更加高效、更加美好。

VR+教育的现状及突破点 谈到VR教育的现状,大鹏VR CSO张莉立即给我们带来了几个VR教育的应用案例。

就像刚才提到的K12的海底世界探索;还有职业培训,比如工程机械控制、军事训练等。

其中一个经典案例是北京合作伙伴大鹏VR为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提供了较为完整的VR教育解决方案。

从VR硬件、50-60小时的VR课件、学生的VR教材、教师的备课资料,到整个系统,都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的,比如让教师监控和操作实时学生的VR设备,甚至从VR硬件的充电、维护、消毒,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图为大鹏VR进入小学课堂)张莉表示,像这样一个比较完善的系统,学生和老师的体验都很好,很受学校欢迎。

不过,这样的案例并不普遍,因为VR+教育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和优化的过程中。

这个过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VR硬件技术方和VR教育内容方紧密合作。

VR教育这个市场还在缓慢起步。

我们认为,虽然目前没有有效数据表明VR进入课堂能够有效帮助孩子们提高成绩、提高教育质量,但总体来说,VR+教育的方向还是很受老师和学生欢迎的。

不过,奈施巴巴首席执行官萧邦对于VR教育的现状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购买VR设备并在教学中体验。

在此期间,一些学校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总结起来有两点:1、内容以知识点和经验为主,比如人体内部结构、极地、海底生物等;2、内容以知识点和经验为主。

然而,教育尤其是校内课程,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和标准,经验很新鲜,但对于教学的改进而言,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2、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看,电子设备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因此相当一部分老师对VR的态度仍然非常谨慎。

他还表示,VR和其他教学硬件一样,需要结合课程体系和内容资源融入教育体系。

教师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如何与学校教育系统配合,如何围绕学校课程开发有针对性的内容,将是VR教育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那么VR教育的突破点在哪里呢?对于VR教育现状的突破点,张黎也表达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他表示,虽然总体而言,教育从业者对VR教育的态度仍然非常积极,沉浸式体验对于教育来说非常重要。

一个非常大的补充和技术改进。

但硬件设备和系统是否能够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体验,能否与学校自己的教学系统很好地配合使用呢? VR教育内容课件制作是否精良、充足,能否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需求,大家对这些问题还是有疑问的,VR教育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硬件技术、内容和完善的系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这些都需要不断完善。

但硬件技术是第一位的。

只有硬件技术满足需求,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内容。

肖邦教授和刘跃军教授表示,VR内容会更加重要。

“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的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内容永远是教育的核心。

” Naishipaba 首席执行官萧邦 (Chopard) 说道。

刘跃军教授也表示,“VR技术目前还处于手机的早期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VR的门槛将会像今天的手机一样普及,所以我们未来要争取的是内容不同,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

“我们认为,限制VR教育发展的不仅是内容,还有硬件体验。

虽然VR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还有很大的发展和改进空间。

只有当硬件体验和内容体验达到一定程度VR+教育会迎来真正的爆发吗?越早开始,越早积累实力和经验。

VR教育真的能颠覆传统教育吗?“颠覆”这个词现在大家都太熟悉了。

说说吧,有些东西确实是可以颠覆的,有些东西的本质是无法颠覆的。

那么VR教育真的能颠覆传统教育吗?谈及这个问题,三位大咖表示,VR教育没有办法颠覆教育的本质。

大鹏VR CSO张莉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VR用于传统教育的核心点是大幅提高传统教育的效率,但并不意味着VR教育可以完全取代所有传统方式。

刘跃军教授也认为,新技术并不能完全取代所有传统的东西,教育就是这样的东西。

奈什巴帕CEO萧邦甚至直言,VR教育就像在线教育一样,无法颠覆传统教育。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教学体系的变革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所以首先要做好内容,成为一个好的工具,而不是从颠覆传统教育的角度出发。

而且,现在的教育制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糟糕。

VR教育可能只是一个更好的教学工具,它会不断发展,直到用户体验良好。

但张莉表示,VR教育虽然不能颠覆教育的本质,但可以颠覆传统的教育方式,而颠覆在于效率的提升。

无论是拉近物理距离,还是身临其境地体验平时无法体验到的场景,还是跨越时空体验只存在于书本中的历史,还是思想教育、技术培训等,VR教育的核心在于转型。

而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可以让传统教育变得更加高效,也可以让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从而减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对于VR教育能否减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刘跃军教授与张莉有着类似的看法。

如果有非常完善配套的VR教育内容和VR硬件,农村的孩子也能接受。

一线城市的教育内容是沉浸式的。

VR教育可以平衡教育资源,让每个人都能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

但肖邦并不完全同意。

他说,在教育资源不足的地方,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问题。

VR无法解决老师的问题。

VR只是一个产品和内容载体,教学过程仍然依赖于系统的课程和教师。

此外,理工科人才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的培养重点,但仍然紧缺。

对于这些学科的学习,如果让学生只是观看、体验是没有意义的。

还是要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且,市场上很大一部分VR教育公司确实是以销售为导向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真正好的教育内容。

依然是形式化的体验,是一些知识点的“可视化”。

没有系统的教学内容,就不能说解决了教育问题。

在一些企业眼中,“VR教育”只是一个噱头。

对于这一观点,张莉表示,VR+教育的需求确实存在,VR+教育的大方向是正确的。

目前的问题是,目前的VR+教育解决方案还不够好,无法满足用户体验,所以一些企业确实把VR教育当成了一个噱头。

但这种公司未来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VR+教育的方向是对的,需求也是有的,那些脚踏实地的企业最终会生存下来,做出真正能提高教育效率的VR教育产品。

”张莉说。

关于VR教育能否颠覆传统教育的问题,我们认为VR教育不能颠覆传统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个非常系统、系统、深入的领域。

但VR+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哆啦A梦时光机般”的体验,提供了无数ctrl+z提现的可能。

小的层面上,可能是无数的虚拟现场体验;从更大的层面来说,如果你能经历某个伟人完整的一生,你会做出与他不同的选择吗?或者经历过之后会让你有不同的想法吗?我们认为这与大鹏VR CSO张莉提到的思想教育非常相似。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受到年龄、文化、教育、经历、环境等无形天花板的限制。

我们希望VR+教育能够打破这个无形的天花板。

同时我们也认为虚拟现实还在发展,但是这个东西一定是未来,只是过去有点过热了。

当前虚拟现实行业的寒冬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常态,是从过去过热的概念炒作中回归理性。

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行业来说,资本市场都会经历一个类似于成熟度曲线的过程。

前几年资本市场可能看概念,但今年看是否落地。

只要产品真正能够解决问题,并且有未来发展的空间,他们还是愿意支持这样的公司。

而那些只以VR为噱头的公司,最终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然后换成另一个噱头继续骗钱。

现在看来,噱头已经变成了人工智能。

我们始终相信:“科技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但我们必须努力去落实,让科技真正应用到生活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永远是一个勇敢、好奇的实践者,我们对未来非常乐观,同时,我们也会不断为未来做好准备!在我们的一周年专访中,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和思考,以及与业内人士的讨论,能够给行业和消费者更多思考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