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康康的血压一度被发现!可穿戴设备需要用户教育

时间:2024-05-22 16:16:39 科技赋能

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

康康血压董事长曾明发在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可穿戴设备普及仍需要市场教育。

此外,他还表示,虽然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才刚刚起步,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但未来将会朝着软硬件结合的方向涌现巨头公司。

从市场情况来看,曾明发表示,我国有3.3亿高血压患者,相当于每4人就有1名高血压患者,每年约有1万人死于高血压。

“这个市场仍然非常独特,并且具有规模化潜力。

”曾明发说道。

此外,他还表示,现在大家都更加注重健康。

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他们希望过上更幸福、更健康的生活,也开始关注健康问题,但这确实需要一个修炼的过程。

曾明发还介绍,康康血压目前主要通过两个渠道销售产品。

一是电商渠道。

与京东、药店、当当网合作,也可以直接在官网购买。

二是通过运营商渠道。

现在运营商也希望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所以他们会和联通这样的运营商合作,让用户在使用手机的同时也能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

智能硬件成为2019年的热门关键词,这一年这些领域涌现出不少新的创业者。

曾明发表示,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硬件市场仍然是年轻的行业,但软硬件结合的领域肯定会出现。

巨型公司。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主持人:各位腾讯网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请到康康血压董事长曾明发先生做客我们的专访室。

曾先生,您好。

曾明发:各位腾讯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从去年开始,所有的智能穿戴设备都非常受欢迎,包括健康、医疗设备。

选择医疗领域作为切入点时您是怎么考虑的?曾明发:2009年我们有很多创业方向。

我们创业的时候,首先拥抱了软硬件结合的浪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注重健康。

在健康方向上,当时有一些热门话题,比如手环,至于手表,我们综合分析了中国人的习惯之后,我认为手环、运动手表这样的产品不一定适合中国人。

很多中国用户并不一定像外国人一样喜欢锻炼、锻炼。

此外,中国的环境不太好,一些用户仍然担心吸入更多的雾霾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所以,在这个框架下,我们思考了另一个方向,那就是血压,因为血压是我们健康状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它可以反映健康状况,如血压、血糖、血脂等。

这些确实具有医疗价值。

健康数据。

另外,中国的高血压患者非常多,这是我们很多用户忽视的一个问题。

我国有3.3亿高血压患者,相当于每4人就有1名高血压患者。

每年约有1万人死于高血压,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因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患上就不可逆转。

得了高血压后,就得接受检查,终身服药。

因此,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患者的一项要求。

另外,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使用血压计。

,我觉得这个市场是非常独特的。

主持人:从用户的使用习惯来看,可穿戴设备需要一个培育市场、教育用户的过程。

你觉得这怎么样?曾明发:可穿戴设备的趋势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教育。

其实大家都希望有一些越来越方便使用的产品和工具。

以前之所以不能使用,是因为产品可能不够轻,难以携带,特别是在医学上,就更复杂了。

血压计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水银血压计,需要专职医生、医生和护士来测量血压。

第二个是电子血压计。

尽管有电子血压计,但它仍然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

用户随身携带不方便。

随着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完善,用户只需要方便携带即可。

另外,现在大家也都注重健康了。

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每个人都希望生活更加幸福、健康。

健康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

主持人:目前康康血压有哪些推广渠道?曾明发: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渠道销售康康血压。

一是通过电商渠道。

我们与京东、药店、当当都有合作。

您也可以直接从官方网站购买。

另外我们会利用运营商的渠道,因为现在运营商也想给用户提供增值服务,所以我们会和联通这样的运营商合作,让用户在使用手机的同时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

主持人:康康血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曾明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专注于血压计。

血压计其实有很多核心技术内容。

对于我们自己的血压计来说,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掌握血压计核心算法的公司。

我们开发当时,我们反复开发传感器、电路板、袖带,并申请了专利。

我们花了很多努力,特别是在精确的方向上。

因为如果血压计产品不准确的话,就会危及用户的生命,所以我们要重点做血压计。

我告诉我的团队,我们至少在未来两三年内会做血压计产品。

好的。

第二点是我们需要开放。

我们需要让更多的人使用我们的血压计产品并让它们开放。

另外我们的康康APP,我们计划未来可以让其他的血压计连接起来,也可能根据我们的健康需求,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让这些与血糖和人体相关的关键指标健康状况可以通过我们的软件进行测量。

这创造了一个健康的开放平台。

主持人: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出现了很多医疗公司,也出现了很多创业公司,但是到今天还没有出现一个巨头。

您怎么看待这个未来的领域,包括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曾明发:我认为巨头的出现可能会发生,但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产品。

可穿戴行业只有一两年的历史,因为可穿戴项目确实很难。

自从我们创业团队进入这个团队以后,我总是听媒体说很难,但是我们真正进来之后,才真正感受到了困难。

首先,我们要把硬件做得足够好,让用户觉得看起来很棒,但在功能上又不失分。

另外就是软件和硬件要有效配合,软件在UI和用户体验上要符合移动互联网的习惯。

第三,它是我们的云。

云有大量数据。

由于健康数据是不断上传的,数据量非常大。

我们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和大数据计算。

健康分析需要大量技术。

这是很多热门的初创可穿戴公司去年起步,但最终却不断拖延,无法按时交付的重要原因。

但我相信,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有一些企业倒下,也有一些企业崛起。

在未来软硬件结合的浪潮中,我想肯定会有一批像BAT这样伟大的公司。

主持人: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

感谢曾明发先生做客我们的专访室。

谢谢。

曾明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