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抢占入口,国产智能手表ROM大战

时间:2024-05-22 16:43:40 科技赋能

虽然Android Wear智能手表一度被Apple Watch偷走,但Android Wear仍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正因为如此,在Android Wear尚不支持国内服务的情况下,BAT和创业者们竞相推出本地化ROM,都想取代谷歌在中国留下的空白。

多方厮杀,国内企业热情高涨。

今年4月,Apple Watch的推出,让智能手表再次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作为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的新移动终端载体,智能手表将是未来移动终端的重要入口之一。

在智能硬件时代,中国企业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以BAT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始在基础操作系统领域布局。

目前,国内智能手表ROM厂商主要有Ticwear、度穿戴、腾讯OS、云之声、Glass X等。

毫无疑问,在智能硬件领域,将会有一场新的操作系统之争。

Du Wear是百度智能团队今年4月发布的一款基于Android自主开发的智能手表系统。

目前可适配多种智能手表产品,包括Smart Watch 3、Moto和LG G Watch。

在百度手机ROM失败之后,百度似乎更加意识到了抢占先机的重要性,而这一次对于这款智能手表来说,显然是非常有决心抢占互联网入口。

继百度之后,BAT三巨头之一的腾讯也在今年6月中旬发布了Tencent OS系统,并与inWatch联合推出了inWatchT智能手表。

7月21日,中兴通讯与腾讯举行发布会,正式推出运行腾讯OS系统的智能手表AXON Watch。

腾讯OS团队负责人表示,“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系统是一个更底层的入口”。

腾讯OS的推出,弥补了腾讯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中缺失的一环。

除了中兴之外,推出智能手表的国内硬件厂商还包括华为。

在今年3月的MWC大会上,华为发布了智能手表HuaweiWatch,但由于搭载Android Wear系统,中国大陆并未被纳入首发名单。

此外,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的联想可能会将Moto引入国内。

关于小米和魅族将推出智能手表的传闻不绝于耳。

两款智能手机ROM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智能手表ROM显然也不会放弃。

据悉,负责开发小米智能手表的小米子公司华米科技已聘请了多名来自谷歌Android团队和英特尔的中国高级工程师,可能会自下而上构建基于Android而不是Android Wear的操作系统。

除了上述企业外,深耕智能手表市场多年的国科电子也做出了两代智能手表。

该系统基于Android的修改版本,目前正在寻求与第三方ROM的合作。

此前开发Glass X的Anson也表示,他可能会推出一款兼容Android Wear的智能手表系统。

一千个人都是相似的,但还是需要努力才能突破。

在国内智能手表产品大量推出之前,BAT、硬件厂商和初创公司之间的混乱战争就已经开始。

不过,他们手中的“武器”却几乎是一样的。

虽然国内已经推出或准备推出智能手表ROM的公司有很多,但目前他们的做法大多类似,就是“一层皮+一些特殊服务”。

无论是Android Wear还是国产ROM,都是基于Android瘦身系统。

据出门问问产品团队负责人林一力介绍,Android Wear系统底层与Android基本类似,并且具有开源代码,但其上层应用和GMS谷歌服务都是闭源的。

国产ROM的做法是对开源Android系统的OS部分进行瘦身,然后开发一套本地化的服务和接口来替代GMS,以及自己的Launcher。

事实上,第三方Android手表ROM的开发与第三方Android ROM类似。

对于硬件厂商来说,他们很可能会使用自己的ROM,用户如果不满意可以刷入第三方系统。

此外,也不排除第三方ROM推出自己的硬件。

许多企业的参与可能会提振这个市场,但也会带来巨大的问题。

由于Android Wear及相关谷歌服务无法进入中国,且谷歌对其采取闭源策略,国产智能手表ROM只能用自己的设计理念重新实现这些基础功能。

如果各个手表ROM的基本功能接口不同,那么APP开发者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没有开发者生态,国内Android智能手表市场只会被边缘化,血本无归。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谷歌只允许开发者定制表盘,而这也成为了华为Watch的宣传亮点之一。

当厂商失去深度定制Android Wear的能力时,所有Android智能手表都将与基于微软的PC一样,雷军、周鸿祎等人所倡导的免费硬件策略将成为无稽之谈。

对于制造商来说,可能有两种选择:加入谷歌或成立另一家公司。

加入谷歌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Android Wear作为一款成熟的产品,在用户体验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即使厂商在服务上无法占据主导地位,但硬件带来的利润已经非常可观。

然而,智能手表的受众不仅仅是中高端群体,普通用户才是需求黑洞。

当操作系统的差异很小时,价格战就不可避免。

厂商发起价格战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建立所谓的生态系统。

这一策略在加入谷歌后将大打折扣。

因此,三星和HTC都选择在智能手表上逃离谷歌。

虽然国内厂商还没有表现出这个勇气,但也不是不可行。

小编认为,在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大趋势下,国内不少企业推出智能手表ROM抢占入口已是大势所趋。

在智能手表成为迫切需求之前,或者在谷歌重新进入中国之前,有机会在智能手表操作系统中站稳脚跟也不是没有可能。

目前,还没有一家公司妥善解决智能手表ROM的诸多问题和矛盾。

当然,现在还处于市场竞争的早期阶段,我们无法判断手表行业谁会成为甚至是否会有MIUI。

一切还需要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