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为Mate20系列新品机型陷入争议。
其中,高昂的售价以及采用国产屏幕,极大地影响了华为史上最强旗舰系列。
更为严重的是,近期,有用户在抢购华为新机后,反映手机出现绿屏问题。
这就是目前正在流传的华为“绿屏门”事件。
对此,华为客服回应:绿屏现象属于发光特性,不存在质量问题。
作为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力竞争对手,三星对于华为的“绿屏丑闻”事件非常关注。
甚至还发微博暗讽华为“屏幕实力,不烧绿”。
绿屏事件。
业界众所周知,三星的屏幕在全球名列前茅,而这??次抓住机会的三星也不忘趁热打铁,展现自己屏幕的优越性。
随后,华为果断反击。
华为售后部门的处理方式是:凡是之前出现过绿屏的手机,到售后服务店检测后,直到绿屏不再出现,都可以更换新手机。
从网友的实践来看,绿屏现象的发生条件其实是相当苛刻的。
需要在黑暗或弱光环境下,屏幕亮度较低,同时显示灰色图像才能很好地观察。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华为Mate20 Pro手机上。
在这种情况下,AMOLED屏幕的iPhone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绿现象。
如图所示,左边是网友展示iPhone X在黑暗环境下低亮度屏幕偏色的情况,右边是华为Mate 20 Pro。
可以看到,这款iPhone上的绿色偏色主要集中在屏幕的下半部分,而华为上则相对均匀。
小编在浏览相关新闻评论时发现,有网友将华为绿屏事件归咎于使用国产京东方屏幕。
小编只想说,这次真的不是京东方的问题了。
据腾讯数码报道,从华为Mate 20 Pro目前出现的绿屏缺陷来看,基本集中在配备LGD显示屏的版本,而配备BOE显示屏的版本则不存在此类问题。
为此,业内人士此前曾援引三星OLED专家的解释称,在OLED显示屏的生产过程中,激光雕刻工艺对MOSFET加工进行了差异化,导致出现色偏。
这是一个生产质量问题,导致屏幕显示偏色。
这次京东方的屏幕确实没有问题,但消费者对国产屏幕的不信任就是在这样的事件中形成的。
过去,手机厂商在相互竞争时,经常将手机零部件作为比较的对象。
《我家》使用的是三星和LG的屏幕,而竞争对手则使用相同价位的国产屏幕。
发布会上的效果图自然令人失望。
消费者对国产屏幕印象较差。
但是,这是事实吗?至少从华为“绿屏门”事件来看并非如此,但差距确实还是存在的。
在小编看来,与国际品牌的屏幕相比,无论其他技术特性如何,国产屏幕最大的差距应该在于高分辨率屏幕的量产进度。
因为这是国产旗舰手机和三星苹果手机在屏幕观感上最大的区别。
近段时间,国内厂商也发布了多款旗舰手机。
不过,除了华为Mate 20 Pro采用2K分辨率外,小米MIX3、一加6T、荣耀magic2、努比亚x等其他6英寸以上旗舰手机仍然采用P级AMOLED屏幕。
要知道,三星从2016年的Galaxy S6就开始采用2K屏幕,一直坚持到现在。
今年的Galaxy S9/S9+/Note 9都具有+PPI分辨率,S9甚至高达PPI。
苹果也在 iPhone XS 和 iPhone XS Max 上实现了 PPI,延续了 iPhone X 的高标准。
不过,国产品牌手机中,不少厂商都采用了 LCD 时代的 x 分辨率面板。
不过,在OLED手机全面屏时代,几乎所有国产旗舰机都配备了18:9比例的x分辨率OLED屏幕。
其中一些是由于比例造成的。
问题的分辨率会稍高一些,但就PPI而言,大部分国产机都在PPI左右。
即使是售价四五千的高端机,这个水平也和5.5英寸P手机差不多。
也就是说,主流国产机的屏幕分辨率多年来并没有提高,可能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退步。
那么,国内厂商为何不生产2K级别的OLED屏幕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业内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说法是,三星将2K级别的OLED屏幕视为自己的王牌,并不出售。
国内厂商购买P级屏幕。
另一种说法是,国内厂商省钱,买不起三星的2K OLED面板。
毕竟国产旗舰的价格还是无法和三星、苹果相比。
众所周知,由于AMOLED红、黄、蓝子像素的寿命不同,子像素会共享,不同厂商的屏幕也会有不同的排列方式。
但无论采用哪种排列方式,在相同分辨率下,显示精细度仍然会逊色于液晶屏。
不同的排列方式会影响图像的显示效果。
例如,三星 Pentile 排列在显示时会出现锯齿状的对角线。
因此,如果想要提高图像显示的细腻度,提高显示分辨率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华为Mate 20 Pro采用京东方2K屏幕,这可能是国内2K AMOLED屏幕大规模普及的开始。
小编衷心希望后续进展顺利,让国产机不再受到三星的成本限制,在屏幕显示效果上早日赶上苹果和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