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中国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接受度最高

时间:2024-05-22 14:49:39 科技赋能

市场研究机构GfK最近对中国、德国、韩国、英国和美国的智能手机用户进行了调查,发现智能手表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消费者对参加体育活动感兴趣。

消息传递、卫星导航、电话功能和应用程序等功能有兴趣使用智能手表作为“便携式”交通票证或作为登录计算机和在线帐户的安全密钥,但相比之下,只有美国和中国消费者愿意使用智能手表手表作为身份证和支付系统。

总体而言,中国消费者对智能手表的接受度在五个国家中排名第一。

在所研究的五个国家中,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兴趣在看医生或急诊室时使用智能手表向医生或医院提供个人医疗数据。

然而,对于将敏感健康信息“委托”给智能手表进行存储,不同国家的受访者的接受程度却截然不同。

中国消费者的接受度最高,为69%,其次是美国和韩国,为50%。

和43%,这个比例在英国和德国仅为1/3和1/4。

细分来看,男性比女性更愿意接受这种用途,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使用智能手表携带医疗数据的兴趣变得更强。

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智能手表成为旅游票务的潜力明显。

在这五个国家中,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为此目的使用智能手表,其中接受率最高的仍然是中国消费者。

随着网络犯罪水平持续上升,人们普遍渴望提高安全水平,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使用智能手表作为安全识别方式来登录个人电脑或访问在线账户。

年龄越大的人对此功能越感兴趣,16-29岁的人有42%,30-49岁的人有46%,50岁以上的人有48%。

在接受调查的国家中,68%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愿意使用智能手表作为计算机的安全识别方式,其次是美国的49%、韩国的37%、英国的33%和25%在德国。

在所有五个国家中,38%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在出国旅行或前往政府机构时使用智能手表作为身份证明。

就这一功能的接受程度而言,中国和美国再次位居前列,分别为57%和41%,其次是韩国(33%)和英国(28%)。

德国人最为挑剔:只有2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使用智能手表作为身份证。

在移动支付方面,目前只有35%的受访者有兴趣使用智能手表进行支付,但中国消费者的接受度达到54%,其次是美国的接受度为40%,韩国和英国的接受度为40%。

分别只有28%的接受率。

% 和 27%,而德国只有 20% 的受访者表示会使用智能手表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