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为什么他们都在尝试制造一体式 VR 机器?是怎么做到的?

时间:2024-05-22 12:17:43 科技赋能

今年下半年,国内VR耳机市场的主旋律仍将是PC耳机和手机盒子。

上半年,一体机逐渐普及,成为发布会的主角。

虽然没有准确的数据表明VR一体机的市场份额,但国内大多数VR耳机厂商都涉足一体机:IDEALENS、暴风、3Glasses、大鹏、Nibiru、Pico、灵景、星轮、雅诗.....不完全统计,国内VR一体机厂商至少有30家。

为什么头显制造商都在努力制造一体化设备?首先,一体式耳机比 PC VR 耳机更便携、更易于使用。

后者通过电缆连接到计算机,并且需要鼠标和键盘才能在计算机前面操作。

从移动VR产品形态来看,一体机相对于手机盒子有着天然的优势。

一体机的软硬件是可以定制的,但手机却要在日常使用的其他功能上做出妥协。

具体到硬件上,VR对分辨率的要求非常高。

4K几乎看不到颗粒感,而手机上的2K已经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如果一次性给手机屏幕增加像素,价格必然会上涨,普通消费者不太可能购买。

VR一体机是一款专门用于VR的产品。

不需要照顾手机的很多日常需求。

也可以在未来提高屏幕分辨率的同时平衡价格。

手机芯片用于VR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传感器、GPU渲染和功耗都需要特殊优化。

但VR一体机厂商不需要受到手机厂商的束缚,可以统一对其软硬件进行优化。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说,手机盒是用来插手机的,屏幕长时间暴露在外,布满灰尘。

每次放入盒子前都必须擦拭干净,而且可能不是一尘不染。

一体式 VR 机器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屏幕被密封在盒子内。

在交互方式方面,手机受到摄像头数量和位置的限制,很难添加更多的交互方式。

一体机也受益于产品形态的优势,可以拓展更多的交互方式,比如大规模的位置追踪。

此外,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移动设备产业链产能过剩。

芯片、屏幕、零部件、代工厂等链条上的制造商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品类来拉动需求。

与移动设备产品供应链高度重叠的一体机成为众多厂商的选择。

比如芯片、手机盒子给手机芯片厂带来了新的机遇。

PC VR市场由英特尔和AMD主导。

VR一体机的市场格局仍不明朗,这对于很多芯片厂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

三星、高通、英特尔等主要厂商已经进入VR一体机领域。

瑞芯微、全志、炬力等国内厂商也凭借深圳成熟代工模式的优势,向一体化解决方案厂商提供改进的VR芯片,迅速占据领先地位。

主流VR一体机品牌之间,VR一体机的硬件竞争非常激烈。

衡量VR一体机的硬件参数不难找到一条及格线:2K分辨率、20ms以内的延迟、96°以上的视场角、60Hz的刷新率。

一些制造商刚刚达到及格线,而另一些制造商则走得更远。

例如IDEALENS K2的视场角为°,Pico Neo也有°。

3Glasses Blue Amber W1 将刷新率提高至 95Hz。

在屏幕材质方面,AMOLED屏幕的低余辉特性受到业界广泛认可,其中三星AMOLED屏幕最受欢迎。

但三星这种材质的屏幕产能不稳定,国内能提供的厂商只有IDEALENS和大鹏。

在保证基本参数达标的基础上,不少厂商都在寻求功能和细节上的差异化,以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主流VR一体机参数对比)例如Pico Neo采用分体式设计,将处理器、电池等部件集成到手柄单元中。

IDEALENS K2将电池放置在脑后,主机(不含佩戴方案)重3克。

很多媒体报道都表明,佩戴确实更加舒适。

生产能力是这些一体机无法回避的障碍。

目前IDEALENS K2、大鹏M2、Pico Neo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过,风暴恶魔和3Glasses蓝琥珀W1发布后,却一直没有任何消息。

VR一体机接下来的重点:内容与整个VR头显领域的发展趋势一致。

由于供应链和成本的原因,VR一体机硬件参数上的博弈在一两年内不太可能取得太大进展。

如何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成为VR一体机厂商下一步关注的焦点。

在内容建设方面,VR一体机厂商有多种做法。

我们一方面争取国外优秀VR游戏的授权,另一方面搭建自己的资源平台,为游戏开发商提供SDK。

但现在VR平台太多了,开发者无从选择,感觉可供选择的东西太多了。

一般来说,拥有较大用户基础的一体化平台更能吸引优秀的开发者。

此外,与国内视频平台合作也是快速丰富内容的捷径。

优酷、爱奇艺、东方视界、兰亭数字、华数电视等名字一直是内容合作伙伴的一部分,并频繁出现在一体机发布会上。

接下来,腾讯、乐视可能会进军一体机市场,深圳的整车厂也会涌入。

硬件同质化将加剧,而独家和顶级内容对于吸引消费者将变得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