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自动驾驶”的关注已经从狂热走向理性,似乎已经耗尽了公众的好奇心。
自动驾驶行业也是如此。
经历了巨头和创业公司时代后,自动驾驶已经走上了缓慢上升的斜坡。
这里考验的是耐心和毅力。
眼前看不到成功的大山,也没有立即的反馈。
这是一个不断奉献的过程。
各家企业开始逐步扩大测试车队规模,不断积累测试里程,针对每一个“意外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和优化……一系列复杂的任务不断展开。
因此,现阶段很难对一家公司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地位进行排名。
因为可以用来证明的维度太多,可以横向比较的数据也很少。
更重要的是,业界并没有完整的判断标准。
政府强制统计的数据成为我们了解自动驾驶行业以及各公司技术水平的最佳途径。
例如,美国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年度脱离接触报告统计。
近日,北京也发布了一份报告。
作为国内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的“先锋”城市,这份报告首次披露了北京8家企业56辆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情况。
同时,对测试环境和场景进行了详细解读。
这份报告或许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的现状。
8家企业的56辆自动驾驶汽车 今年,北京市向百度、小马、腾讯、滴滴、戴姆勒、奥迪、蔚来、北汽新能源等8家企业的56辆自动驾驶汽车发放临时上路牌照。
测试车牌。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北京开放道路累计测试里程达到65公里。
(注:统计周期为非自然月,统计日期为当月21日至次月20日,12月份统计日期为12月21日至12月31日)(公开路试里程统计*)各公司测试里程数据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在“闭场自动驾驶能力”中,报告披露了闭场检查的各个科目以及各公司的通过情况。
百度、小马、腾讯、滴滴属于T3级别,戴姆勒、奥迪、蔚来属于T2级别,北汽属于T2级别。
新能源为T1级。
在“开放道路自动驾驶能力”方面,百度扛起了“大旗”。
百度共有45个合规测试车辆,剩下的7个基本都是试探性的研发测试,并没有像百度那样开始系统化、规模化的运营。
事实上,也很难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体现公司的软硬件集成、整车集成等全栈技术能力。
当然,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
小马汽车的两款自动驾驶汽车已完成约1万公里的测试。
可以说是非常“辛苦”,但与百度的差距还是巨大的。
百度测试里程约占北京总里程的90%。
百度已实现约88公里的公共道路安全测试里程,确保安全测试无事故。
更重要的是不同道路场景的覆盖。
百度是唯一一家在顺义、海淀、亦庄实现各种难度、不同场景的R1-R3&RX路网全覆盖的公司。
当然,这看起来更像是百度在“秀肌肉”。
知名研究机构Navigant Research近日发布的最新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显示,百度Apollo和Waymo分别领先中国和美国自动驾驶行业。
百度作为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排名不断跃升。
与 Waymo 相比,百度正在快速追赶。
对于中国这样更加复杂、特殊的环境,这些测试数据正在形成百度自己的“护城河”。
加速在中国的落地不仅是百度面临的问题,从这份报告中也可以看出,中国的自动驾驶测试正在经历从区域性到大范围、从试点到规模化的蓬勃转变。
“自由放行”、家长式管理 自2019年2月以来,北京已开通4个区域共44条道路,总计公里数,覆盖多种城市交通场景,是全国对自动驾驶最开放的城市。
从全球角度来看,这与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有显着不同。
加州更像是“散养”管理,各公司独立测试和披露数据,缺乏监管和数据验证。
北京实行“家长式”管理,更注重安全,强调在监管和规则的前提下有序创新。
要求取得测试许可证,在指定道路上进行测试,并指定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现场检查和路试监控。
和数据披露。
目前,如果想要了解自动驾驶企业的现状和行业现状,“里程”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场景、路况、车路协同、人车协同等是企业比较关注的指标。
接管次数和MPI(Miles per Intervention)是衡量企业内部研发迭代的重要技术指标。
但由于车辆、路况、场景的复杂程度不同,具体操作和报告标准不一致,不适合作为企业间的横向指标。
比较排名的指标。
北京将对比各企业MPI,防止企业作弊、玩数字游戏,引导企业注重安全、稳步积累路试经验、技术走向产品化。
同时,北京还定义了大量特殊场景,测试从简单场景到复杂场景的不同路况,可以检验自动驾驶能力的场景适应性和技术可移植性。
去年的Uber事件对整个自动驾驶行业来说是一场“信任危机”。
因此,“安全第一”和“有序创新”是北京乃至中国更加关注的重点。
在这个关系到每个人生命安全的技术领域,需要更多的理性来修复这份不该被打破的“信任”。
“2019年,北京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安全可控,未对测试道路周边交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初步奠定了从研发测试转向示范运营和商业模式探索的基础。
” ”。
报道提到,北京市将开辟更多试验道路,形成开放试验区,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年-年)》提出,到2020年,全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面积达到平方公里,开放道路里程达到千米。
这份报告体现了部分企业的相对优势,是一份值得一读的“成绩单”。
它更像是行业攀登过程中的“纵坐标”。
能够不断激活中国的自动驾驶产业,让大家共同努力,一展风采。
也让自动驾驶更加有序、安全地进入中国城市,真正攀登自动驾驶的阶梯。
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