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同属汽车领域,但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有着本质的区别 据媒体报道,12月12日,阿里巴巴对小鹏汽车的战略投资正式完成,占10% % 的股份。此前,腾讯曾两次领投蔚来汽车,百度领投威马汽车10亿美元。
至此,BAT三大公司全面进军新车制造领域。 BAT为何一致选择造车? 这需要从汽车需求现状出发。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中产阶级快速壮大、消费升级加速。除了快速消费品之外,大件消费品的需求也旺盛。
作为重要的家庭用车,潜在的需求释放也得到了三个方面的支撑。 首先,汽车产业本身具备推动升级转型的能力。过去几年,研究人员感叹汽车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每个省级都有一家或多家汽车生产企业。没想到,汽车行业却在忧虑之中面临解决之道。
非化石能源电动汽车快速迭代,电动汽车发展正如火如荼。再加上互联网思维的渗透,电动汽车或将成为大势所趋。
其次,政府大力推动。环境压力和雾霾等空气污染迫使电动汽车的发展成为必然选择。从生产制造到需求消费,我国政府在税收等方面加大了优惠政策。 最后是互联网巨头资本技术等因素的介入。
互联网巨头资本之所以介入,不仅是电动汽车的发展环境和市场潜力,更重要的是无人驾驶汽车。 目前,BAT三大公司均已完成在汽车行业的布局:阿里巴巴投资小鹏汽车,腾讯领投蔚来汽车,百度携手蔚来汽车、威马汽车。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就汽车行业而言,BAT并不投资传统汽车制造商,而是专注于新成立的具有互联网基因、致力于先进电动智能汽车的汽车公司。
比如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现任UC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何小鹏直到今年8月底才离开阿里巴巴,正式全职投身小鹏汽车;蔚来汽车成立于2014年11月,高性能智能电动7座SUV蔚来ES8于12月16日正式上市;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12月,致力于推动智慧出行行业的发展与落地。 这是为什么? 其实,虽然属于汽车领域,但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有着本质的区别。业内专家曾告诉笔者,两者无论从设计、制造理念、技术研发思路上都不是一回事。由于传统汽车制造商不具备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和云计算思维,传统汽车制造商很难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转型。
互联网巨头布局汽车领域的目的正是自动驾驶汽车。燃油车时代,城市家庭拥有两辆汽车并以旧换新已成为常态。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彻底改变汽车行业,从电动汽车到自动驾驶汽车的转变将逐渐进入消费者视野。 面对汽车领域的创新变革,传统汽车厂商如何顺应潮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变革之路,是他们必然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