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正如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充满了复杂的结构、平台、应用、服务器和各种延伸的产业,这些在Web2.0时代已经存在的东西,对于区块链产业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这是一个新世界,但并不是对现有事物的否定或抛弃。它更像是从Web1.0到2.0的过渡。迭代需要时间。毕竟,还有人在使用博客。Web3可以理解为Web2.0的进化。从本质上讲,Web2.0时代虽然比Web1.0时代更先进,但仍然是一个资本垄断的时代。现在,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每个节点拥有平等的数据信息,平台的信息垄断将不复存在。一些Web3公司正在开发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吸引个人建立自己的平台并生产内容,吸引公众参与数据节点的管理,建立DAO(去中心化组织)来治理平台。基于Web3的应用,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平台,开发者可以为企业和个人定制基础设施。这些应用可以用于数字身份识别和保护,以及数据保护和数字资产存储等。区块链技术作为Web3技术栈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高度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网络。人们可以在一个共享账本中存储数据、交换价值和记录交易活动,而这个账本不受任何中心化实体的控制。区块链网络是Web3的主干,提供安全的执行层,可以创建、发行和交易加密资产,可以开发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区块链是Web3.0的结算层和基础层。与此同时,Web3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困难。例如缺乏积木、网络2.0思维、多协议复杂、速度慢等。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治理的创新,web3生态的构建和标准的明晰将把web3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借助分布式技术(区块链),Web3.0将从开放、隐私、共建三个角度颠覆Web2.0互联网,打造以用户社群为主导的去中心化世界,重构互联网流量价值范式。Web2.0时代,形成了以互联网巨头为核心的多元生态。核心互联网企业在数据、价值和网络效应上具有垄断地位,生态之间存在很强的壁垒。互联网世界最重要的资源是流量入口(用户关注度和资金流)。这一切都将在Web3.0时代发生深刻的变化:Web3.0的世界将是完全开放的,用户在其中的行为将不会受到生态隔离的限制。甚至可以认为用户可以在Web3中自由漫游。在世界上;用户数据隐私将通过加密算法和分布式存储得到充分保护;在Web3世界中,内容和应用将由用户创造和主导,充分实现用户共建、共治、共享平台的价值。Web3的主要特点是开放、隐私和共建。开放性体现在:用户在某个互联网应用“领域”拥有充分的访问自由,门槛低;用户行为不受第三方限制,互联网应用打破了生态与生态之间原有的所谓界限。它具有高度的可组合性和复杂性;在合成资产、NFT等的结合下,甚至可以在非许可非交付的前提下,将传统世界财富融入Web3.0。此外,Web3.0内部基于不同基础设施的应用程序之间的互操作性可以通过“跨链”协议来解决。显然,区块链技术透明公开的特性与web3不谋而合。区块链与web3的关系也从深层次的本质属性延伸到应用集成。隐私体现在:数据所有权属于用户,价值传递不需要第三方授权。区块链为下一代互联网去中心化协议Web3.0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区块链的基本属性,未来的用户数据不会集中在数据库中,而是存储在一个安全、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协议中。在Web3.0时代,数据将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就像农业革命的土地和工业革命的资本一样。它们是重要的资产。尽管可能存在平台、协议、分布式应用等难以监管的挑战,但数据隐私保护是当前和未来都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Web3.0的去中心化特性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数据隐私,提高个人数据自主权。共建体现在:用户在Web2.0互联网应用中的内容创作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受平台审核、跨平台限制),更受制于社区治理,因此也制约了用户的价值在创作者经济共享方面捕获。Web3.0将打破这些限制,同时区块链的代币激励机制将内容经济的价值有效反馈给创作者。共建共享的另一个方面是共治,即DAO。新流量范式:Web3.0不会简单地争夺用户关注度和资金流入。由于协议的复杂性和用户登录的开放性,协议调用的次数往往更为重要。同时,Sandbox、Roblox、Minecraft的崛起,让市场看到了从2D到3D的升级。除了更多的立体展示效果,还会有更多的社交空间。关于落地形式:Web3.0充满了想象空间,它最终的落地形式现在还无法明确判断。但这种趋势已经有了迹象。在向Web3.0演进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Web2.0和Web3.0的混合产物。典型代表是Opensea和Metamask钱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