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程序员的喵”投稿,已获得“原创”授权。前段时间,推特也换了CEO,还是印度人。目前,硅谷很多大型IT公司的CEO职位都被印度人占据,包括谷歌、微软、IBM、Adobe、PaloAltoNetwork、VMWare等,如今硅谷的印度裔高管太多了。这种现象逐渐成为西方媒体也在讨论的“印度CEO现象”。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我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模式是国内研发和美国销售),创业六年后被一家印度公司收购。我现在就职的公司也是一位印度裔CEO,在工作中认识了很多印度裔同事。对于这种现象,我有时会和身边的朋友、同事交流。综上所述,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印度很多有能力的技术人员早年都在印度完成了大学学业,因为印度有种姓制度,社会等级分明。印度能上大学的家庭条件和班级大多都不错。2015年我在硅谷出差的时候,经常在印度同事的车上蹭一会,聊聊一些日常。他抱怨说,去了美国后更累,因为在印度家里有好几个佣人,过着吃喝玩乐的生活。印度的STEM氛围浓厚,工程师可以算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位。看过《三傻大闹宝莱坞》的人可能对此有一些印象。从印度高考的现状来看,理工科是最热门、入学门槛最高的科目。IIT这样的名校录取难度堪比MIT。很多印度好的技术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去美国继续学习和工作。所以,我们看到的去美国的印度工程师其实和国内的差不多。经过教育系统的几轮筛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智力和学习能力上都不逊色于中国人。在一个人多势众的IT公司,领导岗位就像是军队的首领。也许枪法不是最好的,但更重要的是带队和正确决策的综合能力。印度是一个非常重视商业管理教育的国家。许多印度人出于职业发展的考虑,喜欢攻读商科或MBA等双学位课程。技术能力只是成为领导者的一个维度。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技术上都很出色时,那么兼具商业嗅觉和宏观判断力的人就很容易脱颖而出。GoogleCEOSundarPichai曾作为PM领导过GoogleChrome和GoogleDrive等明星产品。2、沟通能力在公司做事踏踏实实很重要,但是如果你想去管理岗位,不会表达自己是个大问题。从事IT行业的印度程序员基本上可以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我们日常搜索中经常遇到的geekforgeeks这样的网站都是印度人做的。很多印度人说话口音很重(一些阶层较高的印度人从小接受英语教育,口音比较纯正)。典型的印度口音就像这个视频[1],但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欧洲、俄罗斯和世界各地的非英语国家的人们说英语带有口音。对于母语为英语的听众来说,口音大多不影响理解。就像国内的北京人来听带有山东和湖南口音的普通话。完全没有障碍。在英语方面,国内很多技术人员都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他们在高考后被冷落了好几年,日常用英语交流并不顺畅。这种现象在我这个80后这个年龄段还是比较突出的。公司最近招了一些毕业生,总体感觉90后和00后比较会说话。3.CulturalInfoQ曾经有一篇文章比较中国人和印度人的领导力:中国人是典型的技术领导者,崇尚内在修养,务实低调,倾向于自我奋斗,喜欢在技术方向深钻;他们是典型的商业领袖。他们更注重传递价值观,培养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影响力和对商业的理解,更接近西方文化中领导力的内涵。通常,中国人比较内向,表情含蓄。东西方表达方式的偏差会对职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其实在欧美企业中能够做到顶尖水平的韩日企业是比较少的。在东方文化中,“凡事勿做第一鸟”,大多数中国工程师比较矜持和谦虚,可能只有做了120分才敢说100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推崇那种默默掌握技术、身怀绝技的扫地僧,却在很多公司决策和公共事务中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这对美国人来说比较陌生,他们倾向于直接、清晰、自信地交流。在被英国人统治多年的印度,几乎所有的印度人在思想、文化、体格上都已经完全西化,与美国人打交道自然游刃有余。文化差异的另一个方面是统一性。有一个传说,“公司来了一个印度人,不一会儿就来了一群印度人”。硅谷的印度人非常支持自己的种族,部分原因是印度的种姓制度,同一阶级和种姓的群体往往会互相帮助。华人圈子里曾经流传着一句话:“一个中国人是龙,一群中国人是虫”,尖锐地批判了中国人的自卑。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立群先生说:今天的大学培养的不过是一群高雅的“利己主义者”。我在美国工作了30年的前老板跟我提过,中国人之间其实有很多秘密竞争,尤其是同级别之间。文人自古互不相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者,在狭隘的职场上容易引起竞争。攀比、嫉妒等会造成很多内耗,最终影响中国人的整体发展。4、国情中印两国国情的巨大差异也是一个原因,导致留美人士对两国发展的追求不同。近二十年来,由于中国人口基数的红利,中国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互联网对中国各行业的渗透,国内IT产业迅速崛起。由于不缺机会和资本,这些年顶尖人才的待遇不输美国,职场天花板更高。大多数在美国的中国技术人员都在犹豫是否要回国。现实也是,不少优秀、有抱负的中国人放弃了在美国的职业道路,选择回国创业或加入国内大公司。另外,我发现很多程序员出门是为了避免内卷,或者是为了教育孩子。他们追求的是工作之余的“种竹、浇花、酿酒”。对于印度人来说,从一个好的理工学校毕业,然后去美国赚钱发展是非常理想的,几乎是唯一的好出路。因为印度本土发展太落后,生活方式和质量也差很多。选择少成了优势,留下来扎根的自然会逐渐往上爬。以上纯属个人感受和理解,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其实这一点我们大可不必过于纠结。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近几年在IT领域取得了世界上最快的发展速度。我们有自己成功的IT公司,很多中国人创办了成功的创业公司,比如Zoom、Notion等。不过这件事也值得深思。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国家,职业发展都有一些共性。多向别人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成长和提高。共勉![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IOZ8_cPgu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