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最新消息,印度政府最新出台的电商政策草案对如何监管电子商务公司处理数据。在收到请求后72小时内向政府提供数据。无论是在智能手机还是移动互联网领域,印度市场近年来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印度本土企业实力薄弱,市场迅速被跨国科技巨头占据。在电商领域,在印度垄断的两大电商巨头是美国公司——亚马逊和沃尔玛旗下的Flipkart。印度国内一直有人呼吁降低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全球科技巨头的主导地位,印度政府至少两年来一直在为相关监管政策体系努力。印度商务部起草的最新电子商务政策草案规定,印度政府将任命一名电子商务监管官员,以确保行业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行业参与者能够广泛获取信息资源。规则还规定,政府还将获准访问在线公司的源代码和算法,商务部表示这将有助于确保竞争对手的“数字偏见”。同时,草案还谈到了判断电商企业是否拥有“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印度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经济拥有5亿用户,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从在线零售和媒体内容服务到移动聊天和移动支付。在激烈的竞争中。美国科技巨头是这些领域的领导者,而在竞争中苦苦挣扎的本土初创企业最近向富有同情心的印度政府求助。目前,印度商务部将在官方网站上提供一份政策草案,供利益相关者评论和收集外部意见。政策草案指出,一些领先的巨头公司往往控制着大部分数据资源。“市场上存在更多的服务提供商符合印度消费者和当地生态系统的利益,这样网络效应就不会导致互联网垄断的诞生,也不会阻止少数玩家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该机构表示。前述政策。在互联网用户数据存储在哪里的问题上,该政策保持开放,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政府将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协商,确定需要本地镜像或本地化的电子商务类别。据报道,印度此前出台的草案一直将重点放在数据海外存储上。过去,这在印度引起了分歧。有人要求互联网公司将数据存储在印度,但也有批评人士指出,印度对自己的数据过于保护。新技术公司损害了其他科技公司的利益。印度的新政策草案要求电子商务公司在接到请求后72小时内向政府提供数据,包括可能与国家安全、税收和法律秩序相关的信息。政策草案还称,电子商务平台将被要求向消费者提供卖家的详细信息,包括电话号码、客户投诉联系人、电子邮件和地址。对于进口商品,应明确说明原产国和在印度所做工作的价值。此外,新政策草案指出,监管机构应监管提供直播视频流服务的外国电子商务公司(尤其是使用在线支付的公司),以确保用户通过正规和规范的支付渠道进行此类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