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2015年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热点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发布了2015年信息通信领域十大热点,即互联网+、提速降费、共享经济、移动宽带、云计算、应用基础网络、中国制造2025、智能硬件、网络安全立法和网络中立。 热点一:互联网+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出台整套行动指导意见,工信部、发改委等多部委参与起草工作。互联网的这种重新定位,从基础设施到通用技术,从工具到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同时,希望通过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广泛融合,将共享思想和创新思维引入各行各业。此外,我希望利用与互联网连接数据和应用程序相关的重要元素。同时希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引入一些生产关系的变化。希望在技术、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产生一些新模式。在“互联网+”行动中,共有11项专项行动,分为转型升级、新兴业态、民生、创新支持4个方面。在这里,协同制造很重要,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内容,还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包括人工智能等,还有绿色生态。希望通过“互联网+”和我们整个绿色生态相结合,让我们的环境变得更好。热点二:提速降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认为,提速降费应成为宽带网络发展的重要主题。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速降费工作。5月,《提速降费指导意见》出台。10月,中央五中全会将实施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受重视程度表明,宽带网络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无论是网络强国、制造强国、“互联网+”还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信息消费,都需要有高速、流畅、优质、低成本的宽带网络.在工信部的牵头下,包括这几年的宽带中国专项行动,其实我国的宽带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网速有了很大的提升,资费也在持续下降。10月,光纤到户端口数突破2.4亿个,同比增长65%,4G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9月,宽带用户平均下载速度为790万,较2014年增长83%。电信行业一直在降低费用。宽带行动实施以来,资费迅速下降。目前10-20M是免费提速,平均移动流量资费下降40%以上。 热点三:共享经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认为,共享经济或共享经济已成为互联网领域的热点。典型的例子有优步和滴滴打车,包括美国的Airbnb,用于出租个人旅馆和使用个人车辆。分享。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对于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共享经济可能会对我们未来的经济运行模式和商业模式带来非常大的颠覆性变化。从源头来看,我们认为线下分享一直存在,只是现在和互联网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现在叫分享2.0,1.0更多的是线上分享,现在是线上和离线分享。 热点四:移动宽带移动领域一直是一个瞬息万变、非常活跃的领域。2015年,一方面是4G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另一方面是4.5G的横向扩展,5G国际标准化的开始。2015年前9个月,全球新增4G用户3.5亿,首次超过3G。2015年9月,我国4G用户突破3T,3G用户开始负增长。另外4.5G,一方面是宽带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对其他应用领域的不断渗透,包括物联网、Wi-Fi、相关集群和蓝牙等,希望能提供相关的物联网和专用网络等服务。服务。同时,5G标准从前期研究阶段进入国际标准制定阶段,包括名称和早期愿景。从明年开始,ITU将进行技术性能要求和评估方法的研究,2018年,3GPP可能会完成第一版5G标准。这些都预示着5G应该已经进入了国际标准化制定阶段。 热点五:云计算经过几年的发展,云计算已经落地并得到广泛应用。云计算的发展已经进入2.0时代。2.0时代有几个迹象。第一,从单一产品到生态圈建设,从个人到生态圈。亚马逊、微软等国外云计算厂商仍然是一个比较小的群体。现在包括阿里云在内的国内企业加入了第一阵营,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这些云计算提供商不仅提供云计算服务,还在打造一个非常庞大的生态系统。另一种是从闭源到开源。目前整个云计算从基础设施上一直服务于开源社区,openstack脱颖而出。许多云服务提供商都是基于opnestack的。虚拟化技术有很多新技术,包括内存读取技术,以及从虚拟机到虚拟容器的跨平台轻量级新型虚拟化技术,都已经投入商用。 热点六:应用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就是网络。网络动力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网络,包括传输网络和IP网络,另一个重要的层面是应用基础设施,即IDC和CDN。当前,我国正处于数据量暴涨的时代。未来,视频和虚拟现实对带宽的需求将是×10倍和×100倍。加快IDC和CDN建设速度。CDN节点数达到2800个,较上年增加400个,服务器数量较上年增加25%,IDC节点数260个,服务器设计规模800万台,实际投入使用产量是设计的10%。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工信部发布IDC指导意见后,实际上,不同企业在选择IDC选址时,严寒地区的PUE明显下降。另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是应用程序基础架构。它的建设、分布和部署深刻改变了网络流量的流向,加速了整个网络基础设施的变革。应用程序基础架构加速去中心化并使网络扁平化。2017年京沪沪聚集了7个信息源,但目前只有30%分布在京沪沪,造成网络分散。整个流量都在IDC里面,所以东西向的流量非常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对运营商网络的依赖逐渐减少。 热点七: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发布的,也是工信部主导的国家政策。工业互联网是其关键基础设施。国家希望用30多年的时间,把我国的制造业带入国际先进行列。工业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工业互联网是重点支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工业互联网。目前,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的架构包括网络、数据和安全三个部分。对于这三部分,网络是基础,数据是核心,安全是整体的保障。通过这样的工业互联网,支撑整个行业智能化的目标。 热点八:在智能硬件行业方面,2015年的一个热点是智能终端行业。终端行业已经进入手机升级和硬件创新双驱动时代。2015年,智能手机进入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增长期,仅增长了2%。新的驱动力来自可穿戴设备,今年已达到33%的增长率。可见,智能终端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手机升级和硬件创新双驱动的时代。我国智能手机产业正走在高端突破的道路上。2000元以上价位份额快速增长,3000-4000元价位国产品牌占比超过75%,未来将向更高端终端发展。二是智能硬件产业生态的快速形成和创新。包括上游电子元器件、中游平台软硬件、下游整机,产业正在逐步构建,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增长、长尾的特点。 热点九:网络安全立法2015年是我国国家政策密集出台的一年,也是我国网络安全立法快速推进的一年。今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安全法,出台了两个草案,一个是网络安全法草案,一个是反恐法草案。网络安全法草案是网络安全的基本法。同时,今年通过了刑法修正案第九条,去年又出台了反间谍法。法律约定主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作出。第一个是跨境数据流动。在《网络安全法》和《反恐怖主义法》中,对数据跨境流动都有明确规定。从事基础设施服务的数据必须保存在我国。如果他们想流向海外,他们必须接受安全相关的评估。.对于整个服务提供商,包括电信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必须要求他们将与个人数据相关的信息存储在我国的服务器中。如果您不遵守规定,您将无法在我国提供相关服务。热点10:网络中立立法2015年1月,美国FCC颁布了近10年来最严厉的网络中立立法,禁止屏蔽、流量管制、支付优先等。这是最严格的立法。华盛顿特区法院于今年6月做出了有利于FCC的裁决,网络中立原则开始生效。最终,FCC获胜,这是两大行业竞争的结果。因为美国的互联网产业发展很快,应该说对创新的推动作用非常大。应该说整个底层网络都希望保持中立。对于欧洲,同样在今年10月,欧洲议会通过了网络中立立法。欧盟与美国不同。欧盟可能会更宽松。其实欧盟和整个欧洲的相关产业都是一样的。遵循透明、非歧视、合理的原则。一般原则与美国相同。但有一个例外,允许网络运营商实施流量控制。如果法院要求它屏蔽某些内容,欧洲运营商可以屏蔽。另外,当网络服务质量不好时,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流量调节。三是应对恶意网络攻击,四是在其他合法情况下依法执行,所以有一些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