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惊人,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相关的专门AI。前段时间,上海推出无人保洁车队。这支车队会在清晨自动从那家店出发,遇到障碍物绕行,还能识别红绿灯。清扫后会自动停在垃圾处。更重要的是,完成这些任务只需要2个小时,比手工作业要快得多。这两天,深圳又上线了AI交警。通过AI人脸识别,外卖、快递闯红灯、非机动车闯机动车道等特殊行业人员的效率远高于人工。就连刘强东也公开表示:“京东未来不需要人类员工。”这让人担心,机器人会不会像电影里那样取代人类?未来自己的工作还需要人工智能吗?事实上,有些行业是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也就是AI时代的“铁饭碗”。情感类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是很难替代的,比如心理咨询师。虽然像机器这样的异构机器可能更受顾问的信任,但人类在面对人类时只会更加信服。顾问往往会因为思维混乱导致描述混乱,而这些对AI的理解就会造成混乱。机器通常会根据数据和规则来计算一切,但无论人类多么理性,他们总会有梦想、联想和抽象思维。人工智能很难取代情感。创造性工作:人类独有的才能。机器很容易复制,即使是复制扩展的设计也必然会被取代。但是创造创意设计和设计趋势是机器很难做到的。一些鼓舞人心的想法是机器无法理解的。人的思维追踪太微妙了,看到同一张图片不会有完全一样的想法。艺术的存在就是为了发泄个人的情绪。不同的经历会产生不同的作品,人总能从不同的作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共鸣。没有被大众认可的经历,机器就无法创作出被人们认可的作品。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兴产业:以服务人工智能为己任,如机器人饲养员。阿里巴巴智能服务事业部曾招募“机器人饲养员”,这也证明,在人工智能时代,随着机器人的普及,为机器人服务的行业会逐渐增多。虽然流动性会很快,但这类行业对于未来的工作来说还是很热门的。AI程序员:人类无敌之墙如果未来有一天,AI程序员也失去了工作,那就证明没有什么工作是需要人类来完成的。人工智能可以升级自身的代码逻辑,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可以开发出人工智能,这是最好的人工智能。这个时候,可能不仅是人类不需要干活了,这个世界可能也不再需要人类了。但目前要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必然是重复性的体力劳动。如果一项工作可以带来各种挑战和新技能,并且需要思考才能完成,那么它不会很快被人工智能取代。如果一份工作长时间不能带来能力的提升,那要小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