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做移动十一年

时间:2023-03-13 21:39:19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6月22日报道,今天受刺激了,受公司僵尸版流程和系统刺激,近期各种不爽都出来了,好想找个地方吐啊。下面的抱怨,有的比较客观,有的难免带有主观情绪,有同感的同事来聊聊。回过头来,我们先从今天发生的事情说起。今天起草了会议纪要,还怪我犯了三个错误:一是把经理的姓氏写错了,“解”写成了“谢”,谐音读成了“谢”;一位经理没有出席会议,但我把它写在了与会者名单上。我其实对这件事打了个问号。经理是否出席了会议。这才发生在五天前,聚会很小,我就是想不起来,也没问,就记下了那个人的名字;不知道我记不起来经理有没有出席会议。和我一周加班两次到晚上12点,一次到凌晨4点,周末一次到中午1点有关系。但无论如何,我没有问是我的错。第三个没有错,但是流程有点繁琐,就是会议纪要的工单有好几个审批流程。我起草的工单不涉及正经关系。过程很好;但是因为我以前起草??的会议纪要要经过参会人员会签,然后再提交给领导,所以我就沿用了之前的流程。一段时间后,陆续发现了以上三个问题,工单却再也无法领取。唯一的办法就是向省公司支持部门申请结束工单或者允许我修改工单。我找到了负责此事的省公司员工。不得不夸一下。我们同事态度很好,对我描述的问题也很清楚,但问题是不能随便处理。他告诉我如何解决我的问题。流程:我起草一份电子流程,提交修改工单内容的申请——所有阅读并处理工单的人批准我的申请——我的部门经理审核——我的分公司负责人审核——我的部门审核省公司支援部负责人——省公司支援部经理审查——能看能办。一个过程详细描述完后,头晕目眩。我可能无法在一天内完成该过程。我必须去找不同的人,请求你们允许我修改工单。他向我建议:你说的那些错误其实并不影响你工单的内容,对实际工作没有影响,所以不要改。最后我还是决定不改,分别对三个问题涉及的人员进行了审查。什么都没审核,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为一个工单起草冗长的工单了。然而,让我感到委屈的是,公司的制度和制度如此死板。我全心全意地试图避免任何可能的风险。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会对我的工作造成多大的阻碍。管理能不能不要那么简单粗暴,能不能更精细化、人性化一些?比如修改工单内容的过程可能比较麻烦,但是修改一些正规的东西可以更简单快捷。在任何工作中,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循流程。员工很难。今天这件事只是小事,是大家不谈的事情,就当“抛砖引玉”吧。改天再慢慢说,慢慢说说自己十一年来积累的对中国移动的爱恨情仇,也借此机会梳理一下自己的工作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