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雷锋网。一早,公园里热闹起来。老人们双手摇动空竹,变出各种花样,引来旁人驻足观看。这个场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很熟悉。早在我国明清时期,空竹这项运动就开始兴起并盛行。2006年5月20日,空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空竹作为典型的基础韵律运动,可以运动到身体的多个部位,预防肩周炎等疾病,并能显着提高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网上有很多空竹演奏的介绍视频。很多人说空竹是一项技术活动。轻松玩空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那么问题来了:转眼2020年就要结束了。每个人都在谈论技术。发展很快,机器人会不会玩空竹?别告诉我,你会的!脑洞从何而来?这是视频的截图作为证据:两个机械臂正在摇动空竹。甚至,人和机器可以合作并一起展示他们的技能。其实这个脑洞来自于一家位于日本东京的公司OMRONSINICX。OMRONSINICX是欧姆龙株式会社的子公司,欧姆龙株式会社是一家知名的自动化控制和电子设备制造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成立于2018年。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近期设计”——据其官网介绍。OMRONSINICX致力于在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人机交互领域开展前沿研究。作为欧姆龙集团的战略据点,欧姆龙SINICX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制造业和金融业等各个领域聘请优秀人才,并与高校和科研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旨在重点解决工厂自动化、医疗、移动出行、能源管理四大领域的社会问题。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欧姆龙集团在机器人领域的高光时刻——2016年9月8日,欧姆龙在其官网上宣布,他们研发的机器人Forpheus可以继续与人类打乒乓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第一台乒乓球教练机器人。那么这次为什么要尝试让机器人弹空竹呢?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标是推进细粒度机器人控制和人机协作。对于机器人来说,玩空竹可以说是一个挑战递增、激励不断的学习过程。不幸的是,尚未设计出类似的模型。如果用真正的机械臂来训练,成本会非常高,而且这种高加速度的任务(空竹主要靠惯性)操作起来确实很危险。基于以上思路,研究人员制作了空竹模型(diabolomodel),让机器人也能摇动空竹。模型是如何构建的?具体过程如何,我们可以在欧姆龙SINICX在预印本平台arXiv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找到答案。论文题目是Ananalyticaldiabolomodelforrobotslearningandcontrol。首先,研究人员推导出空竹绳系统的分析模型。空竹的核心是绳子。模拟绳索并不容易,因为摩擦力取决于许多难以测量甚至无法测量的参数,而且空竹本身与绳索之间的相互作用也非常灵活和非线性。.因此,该模型简化了空竹原有的复杂运动,用一个椭圆来表示绳子的运动轨迹来计算力和运动。如下图所示,两根棍子的尖端恰好是椭圆的焦点。当然,这只是平面图。在三维空间中,椭圆变成椭圆体。研究人员假设了空竹的几种不同状态,例如:紧绳状态:空竹在椭圆内运动。绳索松弛:空竹的中间部分牢固地固定在绳索上。空竹飞行状态:空竹向椭圆外移动。为了保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人员通过记录人们玩空竹的过程形成了一个数据集,并将这个数据集与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在准确性和物理一致性方面优于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器。接下来,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基于最优控制的方法,称为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MPC)。该方法以空竹的速度和位置为输入,优化其中一根小棍的运动轨迹,预测两根小棍顶端的运动轨迹,生成机器人摇动空竹的运动轨迹,让机器人能够解锁更多花式玩法。具体到下图:黄线代表预测的空竹轨迹;绿线代表目标状态;白线代表下一个轨迹出现前的预测;红色和蓝色线条代表两个小棒顶部的轨迹;透明的红色区域代表实际的三维上下文中形成的椭球轨迹。最后,研究人员在真实的机器人系统上进行了测试,取得了人机共玩空竹的效果。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激发更多关于机器人如何学习的想法。值得一提的是,欧姆龙SINICX官方表示,计划将仿真模型、数据集和控制算法作为独立模块和Gazebo插件发布,供大家学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