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汕头地下无人机帮助玩具厂老板秒杀大疆

时间:2024-05-22 17:51:03 科技赋能

文章|四月简介:在智能行业,总有一些隐藏的行业和战壕,你可以默默地赚很多钱,你永远看不明白。

今天我要讲的4月的地下竞技场是无人机市场,这无疑是VR地下产业链的延续。

当大疆、Parrot等民用四轴飞行器企业抢占主流市场并赚得盆满钵满时,前沿、亿航、星图、飞豹、零度智控、欧拉空间等数十家初创公司拼尽全力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他们未必是真正赚钱的玩家。

zhidixcom(公众号:zhidxcom)为此进行了多方研究、分析和访谈。

通过近一个月来主流线上平台的销售跟踪、与多家无人机初创公司的交流以及线下渠道人士的综合反馈。

我们意外地发现,国产无人机年交易额近30亿元的背后,除了大疆这样的一批老将之外,还有另一个地下世界……来自潮汕的传统玩具厂商,正是他们背后的赢家通过低廉的价格、极低的成本、简单的功能创造了更加惊人的销量。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初创企业的产品市场表现依然疲弱。

无人机创业热潮最热的时候是2018年,今年明显放缓。

一年过去了,资本重心转移、新人才减少、无人机普及已经过去了吗? 1、他们是月销近10万台的主力吗?智迪克斯(公众号:zhidxcom)今年7月份对淘宝(含天猫)、京东等国内主流网络平台无人机(含玩具无人机)销售情况进行了跟踪,覆盖御家电器卖场(筛选标准为:月销量超过100台),将60多家无人机品牌厂商整理成表格进行分析。

以最新的7月线上数据为重要指导和参考,对国内无人机线上渠道整体销量进行图表分析和预测,包括:1)各无人机品牌的市场销量排名及占比; 2)无人机品牌区域分布趋势; 3)无人机品类价格区间分布趋势; 4)无人机航拍功能分布趋势; 5)各品牌市场销量占比。

1)通过统计淘宝(含天猫)、京东等无人机门店销量,整理出各品牌整体销量(单位:台)排名。

图1.1:无人机品牌市场销量排行榜 从销量排行榜柱状图可以看出,排名前五的无人机品牌美嘉信MJX遥控飞机、iDrone、宝宝星BBS等,均为玩具厂背景。

平均月销量在台湾左右。

或许在主流科技圈,这些品牌名字是极其陌生的。

位居榜首的美嘉信MJX遥控车月销量已抵达台湾。

专业无人机品牌大疆 DJX 月单销量排名第十。

图1.2:无人机品牌市场销量占比。

通过汇总线上电商平台销量超过100台的门店数据,线上平台无人机月销量总计为6台。

以此为基数,我们得到每个品牌的销售市场份额。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根据初步统计,单一网络零售渠道规模已达10万台,市场规模非常大。

份额比例与销量排名类似。

可以看到,排名第一的MJX R/C市场份额接近10%,排名前五的品牌合计市场份额约为40%(40.11%)。

2)虽然之前听说过深圳及周边地区无人机产业链的发展情况,但整理实时数据后还是感到惊讶。

月销量超过100台的60余家无人机品牌中,88.14%集中在以汕头、深圳、广州为首的广东省,其中汕头厂商占比81.36%。

这背后的原因将在本文后面解答。

图2:无人机品牌区域分布 3)通过整合网络电商平台的销售数据可以发现,无人机品类的售价在70元至70元之间。

其中,70岁、70岁、70岁四个价位段销量最为显着,月销量达到万台以上;元区间销量最高,达到3台。

致远细分领域的无人机品类主要是大疆的Phantom系列,整体销量到达台湾。

遗憾的是,上述其他无人机品牌在笔者计算的时间段内都没有达到100架以上的销量水平。

这从侧面反映出中价位无人机品牌在线上平台面临的尴尬。

图3:无人机线上价格区间分布 4)很大程度上,是无人机所承载的航拍、数据传输、智能飞行等各种附加功能决定了产品的价格定位。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是否具备上述功能,是无人机及航模、玩具等无人机产品的重要区分标准。

但随着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成熟,笔者在统计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玩具无人机厂商也推出了摄影、摄像、图传、实时监控、悬停、跟随等智能功能。

虽然这款功能机型的价格比普通机型略高,但总体来说还是在2000元以下。

图4:无人机航拍功能分布趋势 5)上一篇文章对销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但从企业和商家的角度来看,销量是判断能否盈利的重要指标。

综合销量和单价因素可以看出,大疆依然以49.38%的份额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可以说,大疆确实赚到了大部分利润。

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相对均衡,没有单一品牌的份额超过10%。

图5:无人机品牌在市场的销量占比 2、玩具厂商的“无人机套路”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月销量近10万台(6架)的线上无人机销售大军中,有玩具厂商在汕头地区占据主导地位。

随后,我们紧随其后,向汕头厂家询问,并与业内无人机厂家同事进行交流,整理出了一套玩具厂家转产无人机的通用套路。

在广东省东部、汉江三角洲入海口,汕头市澄海区半径仅十公里左右的狭小区域内,密集分布着数十家玩具厂。

随着20世纪80年代注塑机的大量引进,需求量大、工艺简单的玩具礼品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汕头澄海已被称为“玩具王国”。

“玩具是按斤卖的”,曾有人形象地描述了当地玩具厂的庞大产量。

如前所述,在线电商平台上购买的无人机产品近90%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作为无人机产品,在能够实现手动/自动控制的前提下,主要包括电池、机身、电调、飞控、遥控接收器等主要部件。

此外,具有先进航拍功能的解决方案还包括云台、图传系统。

在“小作坊式”或“玩具厂式”的无人机生产中,电池、机身、遥控器等核心主要部件大多采用公版模具,飞控等嵌入式系统的性能稳定性较差。

贫穷的。

最近,不少厂商尝试3D打印进行生产。

但由于外壳大多采用PP、ABS等较便宜的塑料制成,因此在耐摔性和颜色方面质量较差。

根据汕头玩具厂商平时积累的渠道资源,“线上线下销售比例大致为1:3。

这只是保守估计。

”一位同行厂商透露。

以此计算,上述大部分线上销售品牌的实际销量均已达到1万台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线下渠道多指海外渠道,包括南美、俄罗斯、印度等地的大订单量;此外,还包括华强北等电子批发商、旅游景点纪念品店等传统线下渠道。

然而,“大”数量的背后,也牺牲了很多质量和标准。

有消费者表示,在华强北购买无人机(多为汕头玩具厂生产)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很常见。

“老板用来演示的原型机通常都卖不出去,因为他无法保证他拿起的产品是否能正常飞行。

”尽管如此,从销售数据来看,玩具厂商的无人机仍然遥遥领先。

每月数十万台的销量相信让不少初创品牌望而却步。

问题的关键在于价格策略足够低以刺激消费。

经过。

一方面,一家初创公司的成本价近千元,另一方面,一家玩具制造商的销售价格则高达数百元。

为什么两种计划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3、低价“无人机”的四大要素在与多家无人机公司的资深内部人士交流后,他们透露了低成本控制无人机解决方案的四大核心要素,即有刷电机、模拟图传、无云台、10万级/百万像素低像素相机。

1)作为决定无人机功率的重要部件(俗称电机),无刷电机在抗干扰和使用寿命方面明显优于有刷电机。

“无刷电机的使用次数至少与有刷电机一样多。

”一位制造商表示,“数百次”。

当然,前者的价格也比后者高出数十倍,因此低成本的无人机解决方案大多采用有刷电机。

2)具有航拍功能的无人机需要传输图像等数据。

数字图传可以实时上传到手机,大多基于WiFi和3G信号,而模拟图传只能在遥控器本地保存或显示。

也就是说,很多号称具备航拍功能的无人机并不能实现实时分享和手机操作。

3)虽然配备了摄像头,但采用固定方式安装,避免了云台组件的费用。

4)相机像素方面,从13万到1万不等,几千万像素的低价无人机很少。

在这种配置下,图像的画面效果只能达到P/P,远远不能满足航拍的要求。

此外,由于不需要植入核心自主技术,这些主要产品为低价无人机的企业在研发成本和技术人员储备上的投入也较少,可以进一步控制前期成本。

总体来说,还是走“中国制造”的老路。

4、众筹无人机都消失了吗?在前期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过程中,除了令人惊讶的产品销量、价格、区域分布之外,品牌分布也让笔者感到困惑。

线上月销量排名过百的品牌中,除了大疆之外,很难找到其他主流或初创品牌。

这些无人机初创品牌只是在众筹中露面吗?为此,笔者对星图、欧拉空间等多家深圳代表性品牌进行了电话采访。

根据厂家反馈,结合多家线上渠道和门店,该品牌整体月销量已达数百台。

主要渠道仍然是线下海外渠道和线下体验店。

线上与线下渠道的比例约为2:8。

此外,据星图透露,每月利润已近百万元,并强调更加注重线下渠道的盈利方式。

“在中国,几千元的无人机尚未成为市场主流;受禁飞影响,无人机消费群体多集中在南方地区。

”制造商表示。

当然,这也包括一批尚未达到量产水平、尚未真正进入市场的企业。

除了谈销量,一些厂商也提到了对今年无人机新品牌逐渐减少、资本市场热情较去年减弱的同样感受。

5、创业反思:如何突破夹层困境?通过以上分析,除大疆之外的无人机的另一支强大力量已经出现。

汕头的玩具厂商以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进入市场,在国内更注重性价比的消费模式中已经占据了强大的先天优势。

在这个统计和调查过程中,由于统计主要针对在线和消费级无人机行业,因此必然存在疏漏和限制,并不能反映整个行业。

但考虑到我国近40%的线上消费,线上消费趋势统计不失为最有效、最可操作的方法,可以从侧面反映目前国内无人机行业市场的真实走势。

真实的情况是,在高端市场,在1元以上的市场,大疆获得了绝对大部分的利润,但从销量来看,大疆并不是绝对的领先者。

以下是汕头玩具厂商组装的低成本无人机解决方案,以提升市场人气,并依靠大量出货来确保盈利。

而无人机初创企业则多生产千元级中端产品,受到两者的猛烈攻击。

他们怎样才能摆脱困境呢?这已经成为无人机初创企业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当智能产业带来硬件创新浪潮和需求爆发时,创业者很可能会遇到早起深夜赶市的困境。

最终,资金和市场都被传统玩家抢走了。

在可穿戴市场确实如此,现在我们也看到无人机市场也是如此。

重要原因是传统行业在制造、成本控制、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