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他自创Manta无人机一年后就被上市公司收购,现在全面涉足迷你机市场

时间:2024-05-22 18:11:31 科技赋能

文章| 4月导读:可以预见,下半年无人机市场将会刮起一股“口袋风”,即走向迷你机市场。

小型、便携的趋势不断发展。

其中,Manta无人机是较早进入该领域并实现量产的品牌之一。

和很多无人机公司一样,Mantagon诞生于深圳这个无人机文化浓厚的城市。

成立于2010年,由创始人兼总经理王军、副总经理金海带领的一群航模爱好者创立。

次年被Electric Light Source收购。

被该领域上市公司雪利特收购,并保持稳健发展。

成立两年后,虽然从数字成绩单上来看,Manta尚未取得惊人的销量,市场份额也无法与大疆、Parrot等相比,表现显得平庸。

但与此同时,近两年来,王军带领的团队经历了从“Manta”到“Snowlett Manta”的转变。

产品线实现了从“大疆”中小型到迷你的调整,目前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迷你无人机供应链体系,建立了美国和欧洲两大销售分公司,并正在做准备为新S6而努力。

纵观其产品,在缤纷色彩、模块化设计、安全考虑等方面也有亮点。

1、从“Manta”到“Snowlett” Manta因为参加了王军在北京的产品发布会而结识了王军。

当时展出的S6无论是配色还是材质都表现出色,其多模块扩展功能也让人过目不忘。

但王军第二天急着赶回深圳,没有详细讨论。

前不久的一个周六,我和王军通了电话,讲述了他和Manta创业两年来的故事。

与大多数初创公司一样,Manta 通常在周六工作。

由于王军出身于传统行业,曼塔就被纳入了行业公司。

因此,与普通科技公司相比,曼塔仍然具有工业企业的务实作风。

据王军介绍,由于他在深圳长大,靠近香港,所以他很早就接触了航模。

他年轻时主要经营一家实业公司。

闲暇时,他会和同样喜欢航模的朋友一起制作周边配件。

“当时我们出于爱好成立了一个小工作室,研究飞控等零部件,但都是少量自用,只是副业。

”王军回忆道。

到了这一年,大疆无人机的崛起让王军认识到了基于航模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他的实业公司的业务也逐渐步入正轨,他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制作自己喜欢的航模。

/无人机。

于是,他和他以前的“工作室团队”成立了Manta无人机公司。

事实上,王军团队从2004年到2018年就一直在准备四翼无人机“朱雀”项目。

“前后经历了30多个版本的修改和型号修改。

”王军回忆道。

“前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产品还没有发布,那是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

”此外,我们在团队建设、供应链建设、算法、飞控等核心部件上也积累了一定的实力。

随后,2017年5月被电光源领域上市公司Sherlite收购,并增资1万元持有曼塔51%股权。

Snowletter专注于LED照明设备,与无人机行业互动较少,但采取了收购Manta的形式。

对此,笔者有两个疑惑:Sherlett为何收购Manta;收购后Manta在公司战略上是否会受到股东的制约?王军解释称,收购雪光光电是因为看好无人机行业。

此次收购本身就是一个战略选择,不会对Manta团队的决策产生太大影响。

对于舍利特来说,收购曼塔可以看作是传统企业在科技和智能化领域的一次布局,因为今年年初,舍利特就计划以非公开发行数亿元股票募集资金。

并表示其中2.74亿将用于无人机。

建立生产、销售服务体系。

对于Manta来说,在王军看来,它为刚刚萌芽的Manta注入了一剂加速剂。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提供充足的前期资金。

“不可否认,很多初创公司因为缺钱、无法筹集资金而死在途中。

”王军补充道:“正是因为他们对雪莉特的执着。

,我们不需要急于用无人机赚钱,我们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准备和积累技术。

” 2)管理经验的输出和移植,包括供应链资源管理、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生产经验等,都是初创企业早期急需的经验。

王军认为,这是曼塔从谢利特那里得到的,比资本更有价值。

重要资源。

据王军介绍,Manta无人机借鉴了Sherlett此前的人员架构,生产、供应链、质检等部门,总共约200人;研发团队约200人。

此外,曼塔今年成立了自己的分院,对当前热门的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研究,并正在大力引进优秀技术人才。

2、产品演进路线创业近两年,销量并没有达到团队理想的预期。

王军认为,自己在产品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判断错误。

从当时的产品进度和市场环境来看,在与大疆的直接竞争中,产品差异化的缺乏以及渠道的打压也是重要因素。

因此,今年年初,他根据对市场的判断以及相关订单的需求趋势,紧急增加了迷你无人机的产品线,逐渐放慢了之前产品线的进度,将重心转移到了无人机的研发上。

微型无人机的实力。

无人机研发与制造。

1、先例:“朱雀”和“灵雀” 据王军介绍,朱雀是Manta当年9月份推出的最早的车型。

后续几款产品的路线也与大疆类似。

轴距在毫米范围内,但在一段时间内,这些无人机在市场上表现平平。

王军后来反思认为,主要受限于以下因素:1)技术上没有突破,比如支持APP控制、云台摄像头,这些都是初期产品型号中没有配备的; 2)品牌优势不足,面临较大挑战。

新疆在毫米轴距品类上建立了稳定的市场。

后来又出现了一大批新的无人机厂商。

市场竞争同质化严重。

由于缺乏品牌和市场优势,很难分得一杯羹。

另一方面,王军认为,曼塔的产品在工业设计、供应链资源整合和量产能力等方面仍具有明显优势。

“做产品的时候,我反对抄袭别人。

无论是橙色为主的外观ID,还是飞控、电机等内部核心部件,我们都坚持自主设计和研发。

”王军强调。

在主色调的选择上,Manta也下了一番功夫。

与市面上常见的白色不同,Manta的橙色非常显眼。

“经过多次测试,在相同天空背景下,橙色可以将无人机的识别率提高30%。

”王军补充道。

2、调整:在今年推出的S6上实现了迷你集成S6。

除了将轴距缩短至19mm并对整体产品进行综合改进外,王军团队还重点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多功能扩展性。

聚焦升级。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内置3个芯片,其中1个主芯片用于处理飞控数据;采用两颗协处理芯片完成图传、APP等命令,并在主芯片失控时及时切换。

保持飞行控制稳定。

“因为摄像头功能和飞控的重要性是不同的:摄像头功能可以允许坠毁,但飞控不能坠毁。

飞控失去控制可能会导致飞机事故甚至坠毁。

另外,由于飞控涉及传感器数据计算过多 “如果一个CPU要同时处理飞控和成像功能,计算速度可能不够稳定,在王军看来,飞控的稳定性是前提。

”不过,王军表示,现阶段不方便透露芯片品牌和型号,此前高通已经推出了针对无人机的Snapdragon Flight平台。

海思还推出了无人机解决方案相关产品 2)通过螺旋桨保护架上的统一接口,S6提供了五种功能模块来提供功能扩展,包括弹丸炮、探照灯、避障模块、表情板(电子显示屏)。

可以显示心形、文本等的板)。

对于模块化的设计思路,王军表示,“这是在设计之初就想到的,是S6功能差异化的重要体现。

”考虑到产品升级时,只需要升级单个模块,而不是整个产品。

迭代更方便;它还增强了无人机的娱乐性能。

4)值得注意的是,S6提供的五类模块均包含避障功能模块。

“避障”是现阶段无人机领域更高层次的智能技术。

王军详细讲解了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S6避障主要基于两个系统:一是视觉智能识别,利用无人机自带的摄像头识别前方移动物体,大致确定飞行路线;二是视觉智能识别,利用无人机自身的摄像头识别前方移动物体,大致确定飞行路线;二是增加红外探测模块,准确探测前方飞行器和障碍物。

距离。

由于红外检测容易受到可见光的影响,且视觉检测的准确度不高,因此两种检测方式的融合可以保证避障功能的稳定性。

不过,初代S6的“避障”还无法实现避障、绕行飞行。

它只有在遇到障碍物时才会悬停。

“我们将在第二代升级自主飞行算法。

”王军补充道。

另外,S6提供的橙色、蓝色、绿色、银色等六种颜色的外壳也非常抢眼。

据王军介绍,多色组合的灵感主要来自于“白色的迷你无人机在天空中飞翔而不引人注目”。

但另一方面,在出货量还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初期,多色肠衣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3、渠道建立和拓展 事实上,“众筹”一直是无人机厂商推出新品时常用的策略,无论品牌是新还是老。

主要用于宣传造势,也提供部分订单依据。

但对于王军和曼塔来说,他们还不太习惯使用这种方法。

他表示,该产品将于本月20日正式上市。

“产品库存已经准备好了,线上线下渠道也都布局好了。

不再需要众筹。

”王军介绍,根据市场经验和相关调查,预计今年国外市场的销量将占70%,其中美国市场最为重要。

基于大疆“墙内开花、墙外有香”的典型先例,无人机市场一直以海外市场为主。

此外,售后服务也是大多数无人机厂商需要改进的短板。

为此,王俊特在洛杉矶和德国建立了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销售团队,属于Manta无人机品牌。

它们不是简单的代理模式,而是主要用于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建设和售后服务的改善。

专利方面,王军表示,S6已向PCT(专利合作条约)提交近40项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

其他海外市场也将分批进行专利布局。

国内市场方面,主要包括京东、淘宝等线上渠道,以及相关的数字实体店。

“消费者在购买无人机之前仍需要一定的体验基础,但最终可能会将流量引流到线上渠道。

”虽然线下实体店销售并不是销售主力,但王军表示,实体店仍然非常重要。

一部分。

4、结论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能够找到可靠、充足的资本支持,无疑为后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产品角度来看,Manta无人机在航模的基础上进行了性能和功能的升级,工艺上延续了母公司Sherlite传统照明产品的品质。

通过引入模块化设计,扩展了无人机的功能,多色外观设计让S6具备了差异化竞争的可能。

但现阶段,2000元以上的价格仍将是制约微型无人机普及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高度集成的结构导致成本更高,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另一方面,市场对高价微型无人机的接受程度以及消费习惯的形成仍需要时间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