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区块链|专访行业专家:区块链技术不是万能的,研究要重在“应用”单纯依靠要素投入获得更高的业务收益越来越难。如何利用新技术、新应用拓展新的商业市场和商业模式非常重要。11月16日,在2019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举办5G合作创新峰会,邀请产学界合作伙伴共商5G协同发展、创新合作。在本次峰会上,区块链“当仁不让”成为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现场嘉宾积极参与并深入探讨区块链技术在5G时代的发展与难点,就如何构建安全可靠的区块链和协同创新新秩序展开热烈讨论。会后,中国移动设计研究院数字经济推进组组长谭敏、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齐锋、布比(广州)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海峰等三位专家,接受了MobileLabs的采访。以不同的视角解读区块链技术的困境与未来。01谭敏:区块链不是万能的,BSN打造生态解决互信问题“区块链技术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场景都需要使用区块链技术。”谭敏告诉mobilelabs,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成为新的生产力,区块链将重新定义生产关系,大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资料,5G和物联网是顺其自然在整个信息时代的环境下,云计算是一种生产工具,而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定义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未来,区块链技术与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可以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实现价值。”“成链成本高、技术门槛高、监管难度高,使得区块链技术寻找场景的速度较慢,这也限制了行业的发展。谭敏分析,区块链目前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公共可信的基础设施,这也推导出需要建设类似互联网的公共基础设施。运营商作为基础网络运营企业在弥补公共基础设施短板的过程中无所借用。10月15日,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移动设计院、中国银联、中国移动政企、中国移动金科、红枣科技联合规划的区块链服务网络(BSN)正式发布内测。据了解,BSN致力于改变目前联盟链应用局域网架构成本高的问题,以互联网的理念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公有的区块链资源环境,大大减少开发、部署、运营和维护成本。区块链应用的维护、互通和监管。成本,使区块链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和普及。谭敏表示,“运营商还是要为整个行业赋能,而不仅仅是做一个产品。我们需要打造一个生态系统,让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环境。这就是BSN搭建的一个基础环境,有了这个环境,企业就可以使用区块链未来以极低的成本解决世界上任何两家企业之间互信问题的技术。”02齐峰:区块链研究重在“应用”齐峰对移动实验室的理解齐峰表示,“高校主要做技术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区块链本体技术研究,二是区块链应用技术研究。”在齐峰看来,区块链需要解决应用过程中的诸多关键技术。区块链本体技术是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数据同步、数据加密技术等。这些本体技术也需要突破,但与区块链本身关系不大。齐峰指出,“国家针对区块链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设立了十几个重点研究项目,我们有幸参与了四五个项目。这些应用有的是在域名解析中,有的是用在物联网中,还有一些用在现代服务业,都想解决如何在不可信、不安全的环境下,实现安全可信的切片隐私数据共享的问题。”03陈海峰:布比区块链将被使用各领域开放陈海峰告诉MobileLabs,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区块链领域,当时我们坚信区块链一定会有今天的样子,“大家都知道”。在党的号召和政府、区块链呈现百花齐放的盛景,一大批巨头企业和机构正在加速布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铺开。从金融、产品溯源、电子存证到数字化。身份识别和供应链金融等场景的深化和多元化不断深化,行业呈现出勃勃生机。陈海峰指出,“区块链在解决了如何在网络上信任双方的问题。这些我们以前无法通过网络解决的问题,区块链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我坚信它。布比已经尝试了全国几十个行业。目前,我们的主要成果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在公链和联盟链体系中建立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积累;二是我们目前专注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行业提供基础解决方案。”陈海峰透露,“我们与攀钢等一些大型核心企业建立了区块链供应链系统。由于我们进入区块链领域的时间比较长,我们的基础链也是对所有领域开放的。》【本文为专栏作家《移动实验室》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点此阅读更多本作者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