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国电信:发挥云网融合优势 优化算力资源布局 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

时间:2023-03-21 16:05:03 科技观察

中国电信:发挥云网融合优势,优化算力资源布局,降低河北、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规划10个国家级数据中心集群。对此,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桂清介绍了“东数西算”的情况。响应国家号召,围绕“数字网络”、“数字钥匙”、“数字链条”、“数字大脑”和“数字盾牌”五要素,加快数据中心布局、算力调度体系建设、数据流通、数据应用、安全能力。目前“东数西算”项目已正式启动,将有助于中国电信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进一步优化中国电信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数据中心成本,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布局进一步完善。从算力资源布局来看,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将推动业务需求和各类建设条件向八大节点集中,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电信算力资源集约化布局向核心领域倾斜,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精准,资源利用更高效,有效弥补东部资源不足,同时充分盘活西部资源;从降低运营成本的角度来看,数据中心的能耗一直居高不下。2021年11月,发改委发改业[2021]1464号文)将数据中心定位为高耗能行业。以中国电信为例,2021年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达到56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20%。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的布局需要能源网络和算力网络的高效协同,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从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布局的角度来看,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不同于传统的数据中心。集中心、通信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于一体,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中国电信明确提出,按照“网络为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融合”的原则,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打造云网融合、安全绿色的生态系统。完全匹配数据中心系统的要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系统将推动中国电信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中国电信是中国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IDC服务商,拥有794个数据中心和50万个机架。全国布局按照2+4+31+X的结构进行,与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选址、业务定位、核心集群分类高度一致,城市数据中心。其中,2是内蒙古和贵州数据中心园区,是内蒙和贵州两个枢纽,定位为全国数据存储备份和离线分析基地;4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四大枢纽布局,定位为热点地区人口高密度、高频客流,如视频播放、电商等对业务承载实时性要求高的;31+X是指31个省X个重点点,包括甘肃、宁夏。城市布局以车联网、自动驾驶、无人机、工业互联网、AR\VR等超低时延、大带宽、海量连接业务为主。目前,中国电信2+4区域数据中心机柜40万个,占比80%。下一步,中国电信将进一步加快八个枢纽节点的征地建设工作。该比例达到85%。同时,进一步优化东西部比例,由目前的7:3提高到“十四五”末的6:4。中国电信拥有全球最大的宽带互联网网络、最大的光纤宽带网络、最大的干线光缆网络。率先建设了全球最大的ROADM全光网络,运营着全球最大的政企OTN精品专网。近年来,根据客户网络连接需求变化,中国电信持续推进通信网络从传统行政区划向数据中心、以云为中心的网络转型,实现了四大经济网络的扁平化和低时融合。发展地区。网络延迟。同时,骨干通信网络核心节点直接部署在内蒙古、贵州数据中心园区,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或经济热点地区,为用户提供跨越具有低延迟、高质量快速访问的国家。下一步将围绕国家综合大数据中心,优化网络架构,降低网络时延,实现计算网络高效协同,承接东西向计算业务需求。提升国家枢纽节点核心集群所在区域的网络水平,实现全国对核心集群的高效接入;大力推进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建设,提升有效监管下数据中心的跨网交换能力。功能互补、架构优化和新技术引入协同,打造连接东西数据中心节点的多条大带宽、高质量、低时延的直连网络通道;构建枢纽节点内部高速互联网络,全面提升集群间、核心集群、城市数据中心互联互通的核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