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话语权的现状还是要回到B端设计师的职业问题上。这几天在我们群里,反复讨论一个问题,就是设计师如何提高话语权,提高出稿率。缺乏话语权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设计评审时,很难说服对方,最终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自己想要的。设计的风格并不是一开始就由设计师自己决定的,完全是按照老板和产品的要求来的。设计不能参与评审,不参与第一手产品方案讨论,直接拿到需求开始。需求变化很频繁,但我觉得设计花不了多少时间,很容易实现。在实施中遇到困难时,以开发需求为导向,切入设计需求。老板不关心设计,他只是觉得可以做,没有意见和讨论的余地。未按设计稿进行开发,未按相应参数进行设计,导致实施差距较大。具体建议的出台不被重视或采纳,任其发展。设计规范很难建立,没有时间去构建,认为“不是不能用”。……也可以讲3天3夜,大家按照自己的号入座。缺乏话语权是B端设计行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远比C端产品团队更令人沮丧。简单分析一下两者的区别,核心原因就是前面分享中提到的,C端产品重在增长,而B端产品重在业务。C端产品关注用户数量、停留时长、收入增长。不可避免地要考虑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但是,任何有经验的团队都会知道,个人意见并不能解决应用市场铺天盖地的差评和用户流失问题。因此,面对不可预知的用户,打造优秀的产品不会是铁板一块的工作环境。这需要集思广益。不仅产品本身要有洞察力,设计师也必须能够从体验的角度充分理解用户。优化版登陆后的效果。虽然体验并不能代表产品的全部成功,但至少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所以设计师自然是需要依靠的人,对产品本身也有一定的发言权。但在B端,情况就完全不同了。B端项目更多的是附属于业务运营的工具,大部分B端产品都是为了解决业务流程中出现的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比如,一个HRM系统的目标是让企业的人才管理和招聘更加规范化、流程化、数字化,而且目标非常明确,不是一个捉摸不定的C端用户。因此,实现的难点往往非常明确,即应该提供什么样的功能,才能使这些业务需求得以实现。B端系统不同于结构简单(相对而言)的C端应用,在开发层面往往非常复杂。与C端应用不同,它可以轻松践行MVP最小可行性原则,将一些粗略的版本投放市场进行测试。B端系统如果不从一开始就搭建一个可扩展的、健全的底层,就等于在建材上偷工减料,给后续建设增加无数隐患,迟早会毁掉这个建筑,比如美国最近的滑坡。所以,如果你有一定的B端项目经验,就会经历过团队开发和整个系统的重构,因为之前写的“狗屎山”代码已经积累到根本无法维护的地步,最好拆掉重建。因此,技术的门槛决定了B端项目整体的开发周期和难度都比较长,难度较大。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对于小团队来说,产品往往可以按需生产。谢天谢地,还指望中间加入很多干扰因素拖延产品开发进度?对于很多本身就比较复杂的行业来说,一个B端产品研发一两年的情况并不少见,虽然很多时候老板和产品本身都没有仔细思考,管理能力不足和经验不足是有关系的,但不妨碍他们明白,当务之急一定是产品能生产和落地。那么,这个时候,你能指望他们过分注重设计或者体验,增加不必要的开发成本来阻挠这个项目吗?的确,只要能做到而不至于不能用,就已经是尽力了。再者,对于这些复杂的行业,业务本身的形态是非常繁重的,从业务的梳理到需求的落地,是一个极其混乱和复杂的过程。如果你的工作是每天看一堆流程图和逻辑图,然后和开发人员反复沟通,体会到产品逻辑讲解的难度,那基本上会耗尽你所有的耐心和精力。在这种心态下,负责人不会想多费口舌,多费人手去解释产品的逻辑,比如一开始就和设计说明这样做的原因,或者和设计商量哪里有问题。按钮该放什么,用什么颜色,设计只需要按照已经大致确定并可以实现的方案来做,其他的不用操心。这是B端项目设计话语权缺失的根本原因。如果项目的体验、视野、交互都能做到极致,没有人会不高兴。但矛盾的是,B端项目还有其他重要的任务,其实高于设计师的工作职能,需要先实现,再考虑设计。这就是B端团队存在的真实环境。所以,客观因素的存在,让B端设计师本身就有了弱势的话语权属性。那么,我们真的只能做拼图的家伙吗?B端设计师如何获得话语权?B端设计师话语权低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虽然这是客观事实,但并不代表作为B端设计师,如果你是终端设计师,就永远抬不起头,也没有发言权。那么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B端获取话语权的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效的帮助。首先,我们先描述一个常规项目通用的B端设计师标准。第一:传递视觉能力。至少页面的输出质量可以达到平均线以上。不要让后端开发抱怨你做的东西有多丑!HTML+CSS是很有必要的,还有一些基础框架的入门了解,保证设计出来的东西可以实现,而不需要开发告诉你做不到,或者实现的成本是太高。第3步:为交互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常见的管理系统组件使用方法和交互形式,有足够的了解。在制定相应的功能交互流程时,至少要保证流程完整,逻辑严密。No.4:基于组件的设计思想可以很好地整合项目重用元素和规范。无论是在视觉端还是开发层面,都可以按照组件化的方式调用元素,防止重复造轮子。No.5:顺利的开发交接设计完成后,可以合理的将标注、抠图提交给开发,让他们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设计稿的风格和功能。No.6:严谨的工作态度从字面上看不是技能,但还是要提一下。B面设计有太多琐碎的细节。一个设计如果不认真对待细节,难免会出现各种错别字,忘记修改元素,边缘错位,画布未裁剪等低级错误。低级错误积累到一定数量,也是工作能力差的表现。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和观察过的设计师,严谨的工作态度确实是一项需要培养的职业技能,也是非常有门槛的。满足以上几点,你就是一个合格的螺丝钉。在争取话语权之前,我一直秉持着建议大家首先要有做螺丝的能力,甚至要有做超级螺丝的能力。因为必要的基本素养是在职场上能说会道的保证,而设计归根结底是一个服务性质的职业。如果基础工作内容的质量都不能保证,那谁也说服不了你。你的工作做得不好,越解释越显得大声。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找Tony帮你剪头发,最后剪出来的发型是这样的,不管对方怎么推荐纹眉、挑染、造型,都没有意义,因为信任是走了,你只会想尽快和他分手。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在以上几点做不好时,不要不愿意做拼图师,多做少说,钻研细节,才能更多地提升自己。而只要大家对你的基础水平没有异议,对你的专业建立信任,你就有精力和资格去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下面进一步解释话语权的来源。获得话语权没有统一的模板。只要达到固定的A标准,就可以成为团队的领导者。我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思路,需要大家在实际环境中自己判断。首先是你的设计师需要对当前项目的关键目标,或者领导的期望有充分的判断。帮助我们改变思维模式。不是“我觉得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风格,产品会更逼真,更好看”。就是“团队要实现某个目标,我应该如何通过实施设计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比如团队希望下个月上线,但是工作量很压抑,有些需求还没有明确,所以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在提交提案或者审核的过程中以节省时间和精力为重点。在讲解这套设计的过程中,明确给出了相应的设计理由和原因,这样可以节省团队时间,为什么不另做一个方案。或者甚至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说明这样做的利弊,供团队自己选择。我们给出的设计方案一定要满足大家现阶段的设计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专业人士的“眼力和眼光”,但这并不是纯粹的下意识的心态。因为项目开发是一个团队合作,英雄主义是谈不上的,你的目标是为了项目更好的推进而牺牲一定的自我意识。除了提供基本的解决方案外,还需要设计师自身对项目所针对的行业和业态有更深入的了解。很多B端设计师对业务的理解无限接近于零。这种状态无论是老板还是产品都看得一清二楚。你连这个行业都不了解,还问用户怎么想,有意义吗?对业务的理解在于我们判断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满足业务的需求。需求还是不对。这样可以确保你在各种会议和交流中不会显得极其无知和偏执。同样在产品层面,你可以对需求是什么,是否有效,逻辑是否合理形成自己的判断。不是让每个人都认识到一个产品经理的所有职能,而是让你清楚地了解产品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工作的质量。只有这样,您才能结合您的业务形成有效的产品建议。最后是与开发的协作。优秀的产品和设计会充分理解其输出将如何影响开发。如果远超发展水平和能量预期,必然会导致发展的逆向剧情。就像老板让UI设计师给淘宝店建模一样,显然是超出了我们自己的能力或者预料之外的,当然也会让我们极度不爽。因此,每次在项目开始前,资深设计都了解并制定设计边界的规划和理解。并不是所有的计划都给出了最低限度,而是按照对方的期望可以投入的精力的限度。合理制定设计内容,确保在双方能力范围内产生最佳效果。很多人的误解是,前端开发连可视化层的代码都懒得去实现,只喜欢埋头苦干。但其实都是工作的输出,每个前端都希望自己写的东西既好看又好用。但很多时候,设计方案不仅没有说服力,而且纯粹是增加工作量,根本不考虑实施难度,所以他当然不想承受这样的压力,直接进入放弃治疗的状态。设计和开发都是实现层面的战友,是设计师需要坚持拉拢的对象。可靠的设计比产品更容易获得开发的认可(产品的话语权也必须建立起来)。而设计要做的,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最舒服的界面还原,完成自己的成就感。这包括界面风格、组件化、命名规则、展示方式、版本管理、图片裁剪标准等诸多输出因素。需要设计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上面的任务都可以做,并且能坚持一段时间,你自然会开始获得话语权,开始获得产品、开发者、老板的尊重和重视。总结有人会问,为什么看起来这么难,B端设计师能有多牛?是的,这就是需要用过硬的专业素养来争夺话语权。话语权不仅是设计师的,产品经理和前后端开发者也有。团队中除了老板本人、老板亲属、投资人内部人、甲方父亲等不可抗力因素外,话语权的获得,意味着谁拥有优秀的产品和项目判断能力,准确有效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我见过很多处于弱势地位的老板和产品。为什么?因为专业性太差,无法把控设计开发。每个产品审查过程都由团队的其他成员向他们开放。被判刑。因此,获得话语权是用事实的专业能力去说服他们的过程,而有效的说服必须从项目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从设计的角度来考虑。敬业度高或低的人,一般都会尊重其他敬业度高的人,而一个团队总会处于大家互相嫌弃、互相指责的境地。通常,专业度高的人都无法有效说服对方。这种场景叫做——小鸡互相啄食。越是这样,你就越需要冷静,不管现在别人怎么看你,至少你有信心和动力去争取以后别人怎么看你。如果你的工作环境无法改变,你可以尝试换公司继续尝试,积累经验。话语权的争夺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看自己的属性。放弃平躺,准备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