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分析-为什么他能成为谷歌的新掌门人?皮查伊的登顶之旅

时间:2023-03-17 13:01:43 科技观察

让人赞叹不已。谷歌母公司Alphabet上周宣布,两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辞去Alphabet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职务,但仍留在公司董事会;而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Pichai)也兼任Alphabet的CEO。2012年的Pichai2012年和2013年,我在GoogleI/O大会上两次采访Pichai,有直接面对面交流的经历。从事科技媒体十年,采访过很多行业巨头的高管,但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很特别。他身材高大修长(可能与吃素有关),声音轻柔缓缓;面对媒体,他看起来甚至有些害羞,没有其他职业经理人刻意的活力和洪亮的声音。二少爷为什么退休了?人事变动也意味着一个创始人时代的结束。1998年,两名斯坦福大学学生佩奇和布林共同创立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谷歌。在随后的二十年里,谷歌的版图从一个简单的网络搜索引擎逐渐扩展到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服务。如今,它控制着全球88%的网络搜索份额,85%的移动平台份额,年营收超过1360亿美元,市值9300亿美元。曾经的“谷歌老二”也步入了中年,他们的身家加起来超过了1100亿美元。如今46岁的两人决定提前退休,将Alphabet庞大的业务组合交给了47岁的皮查伊,包括谷歌、Android、Chrome、Youtube、Waymo、Fiber、Loon等多项业务。然而,皮查伊的角色只是一个超级管家。谷歌的最终决定权仍然牢牢掌握在佩奇和布林手中。加上超级投票权B类股的设定,虽然佩奇和布林只持有谷歌11%的股份,但他们控制的投票权高达51%。这意味着只要他们两个愿意,他们可以凌驾于董事会之上,决定谷歌的一切事务。事实上,佩奇和布林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转型也在市场预期之内。两人虽然牢牢掌握着谷歌的话语权,但并不是像乔布斯那样掌控一切细节的完美主义管理怪胎;相反,佩奇和布林对日常管理并不是特别热心,甚至不愿意到公司露面。2001年,佩奇和布林在投资人的建议下,找到前Novell董事长兼CEO施密特出任谷歌CEO,并将长达十年的管理工作交给了施密特。佩奇虽然在2011年连任谷歌CEO,但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多次因身体原因缺席谷歌I/O大会。而布林的工作更感兴趣的是谷歌X实验室的未来技术。事实上,佩奇和布林早已处于半退休状态。2015年,他们重组了谷歌,成立了控股母公司Alphabet。皮查伊负责最关键的互联网业务,而两人淡出公司日常管理。可以看出,两位创始人对皮查伊过去四年的工作表现很满意,可以放心将整个Alphabet交给他。近两年来,佩奇不仅拒绝了特朗普总统对互联网商界领袖的采访,还拒绝了美国众议院的传票,更没有参加互联网监管听证会,让皮查伊独自一人待了近四个小时,引起了美国政界的强烈不满。众议院甚至故意留出一张空椅子来羞辱本该在场的佩奇。如今的谷歌面临着沉重的反垄断监管压力,但两人退休后,就不用费心去现身了。用长期研究谷歌的哈佛商学院教授格林斯坦的话来说,佩奇和布林都是无心的创业成功者,早期甚至想卖掉谷歌。也许他们的个性更愿意成为一名在实验室工作的大学教授(而不是管理一家商业巨头)。上周五,在接替Pichai之后,1995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佩奇和布林突然造访了斯坦福大学校园,敲响了他们曾经就读的学院大门,与相隔20多年的同学们亲切交流。也许这就是他们向往??的生活。一不小心接手Android部门如果说佩奇和布林接手,那是无望的退却;但对于印度移民皮查伊来说,这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从2013年开始,已经步入40岁的皮查伊逐渐迎来了事业的全盛期。从谷歌一名不起眼的部门主管开始,逐步接掌市值超过9000亿美元的互联网帝国谷歌。.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和2015年,萨蒂亚·纳德拉和皮查伊两位印度移民先后入主微软和谷歌这两个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巨头。在两者的运作下,两大巨头的市值翻了三倍,现在总市值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皮查伊2011年进入谷歌核心高管。2011年,佩奇连任谷歌CEO后,对谷歌管理层进行重大调整,将其划分为七个业务部门。皮查伊出任Chrome业务高级副总裁。原本负责搜索业务的美妆高管玛丽莎·梅耶尔在此次重组中被边缘化,为她次年辞去雅虎CEO一职埋下伏笔。其他六个部门负责人是:安迪·鲁宾,负责Android;SusanWojcicki,负责广告业务(以及后来的YouTube);和负责搜索的AlanUss。AlanEustace、社交业务负责人VicGundotra、Youtube负责人SalarKamangar和业务负责人JeffHuber。在当时谷歌七大业务部门的高管中,皮查伊的资历和声望都不是最高的,媒体曝光率也是最低的。然而,这位最低调的高管力压其他几位资深甚至是创始元老,成为谷歌两位创始人指定的继任者。其他六位负责人中,只有两位还在谷歌,其他人已经离职。事实上,皮查伊接手安卓部门原本是个意外。2013年,被称为安卓之父的鲁宾因性侵女下属的丑闻被迫辞职。为了不影响谷歌的声誉,佩奇压制了这一丑闻。表面上让鲁宾负责谷歌的新业务,但实际上给了他一个体面的离职机会,还给了他高达9000万美元的遣散费。就这样,皮查伊在2013年同时管理了Android和Chrome。2014年,皮查伊成为谷歌所有互联网产品的运营负责人,接管了搜索、YouTube、Chrome、Android和地图等核心产品团队。2015年,佩奇重组Alphabet后,皮查伊正式出任子公司谷歌CEO,掌管所有互联网业务。三年时间,皮查伊成了谷歌的大管家。很显然,皮查伊的表现让佩奇和布林很满意,至少业绩和股价是看得见的。2014年谷歌营收仅为660亿美元,2018年为13600亿美元;2015年皮查伊成为谷歌CEO时,Alphabet的市值还在3000亿美元;而四年后,Alphabet的市值已经高达9300亿美元。随着他出任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CEO,其他新的业务部门也将向他汇报,包括尖端技术实验室Waymo、GoogleX、智能家居Nest、光纤业务Fiber和风险投资业务GV.、生命科学业务Calico、气球网络业务Loon等。短短六年时间,皮查伊接管了整个谷歌网络帝国。为什么佩奇和布林在众多高管和创始元老中选择了性格最为低调的皮查伊来接手谷歌?他不是话多的人。之所以一路晋升到最高层,还要看他的实际表现。微软的突袭验证了皮查伊的愿景。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皮查伊的成长经历。皮查伊1972年出生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马杜赖,属于印度种姓中最高贵的婆罗门(Brahmin,纳德拉也是婆罗门);是的,Pichai就像一个正统的婆罗门吃素一样。但皮查伊的家庭不算富裕,小时候家里没有冰箱;他的父亲是一名电气工程师,他的母亲是一名速记员。在马德拉斯的印度理工学院(在那里他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获得冶金工程学位后,皮查伊来到斯坦福大学学习数学和半导体物理学。1997年,25岁的斯坦福毕业生皮查伊加入半导体公司应用材料公司担任产品经理,但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于是他去了美国最好的商学院,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攻读MBA,获得代表优秀学生的两项荣誉(SiebelScholar和PalmerScholar)。2002年,商学院毕业的皮查伊进入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负责管理咨询。2004年愚人节,也就是谷歌发布Gmail的同一天,皮查伊以产品经理的身份加入了谷歌。他的第一个项目是GoogleToolbar工具栏(于2000年底推出),它在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上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搜索工具。Pichai自己在Firefox上构建了Google工具栏。工具栏的成功让皮查伊引起了谷歌高层的注意,但真正让他获得高层信任的事件发生在2006年,皮查伊向时任CEO施密特汇报,要求开发谷歌专用浏览器。不过,施密特考虑到微软和Mozilla在这个领域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他对谷歌能否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毫不怀疑。持怀疑态度。皮查伊随后直接去找佩奇和布林,向他们解释独家浏览器对谷歌意味着什么。在他看来,微软进军互联网业务的意图非常明显。如果谷歌没有自己的浏览器,很容易通过浏览器设置被微软打个措手不及。2006年4月,两位创始人同意给皮查伊领导浏览器团队的资源。虽然施密特是名义上的CEO,但实际上是两位创始人做出了决定。2005年,佩奇和布林各自作主,斥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初创公司Android,决定打造移动平台。施密特是在做出交易决定时才知道这个消息的。2006年10月18日,一则行业重大新闻验证了Pichai的前瞻性眼光,让佩奇和布林对Pichai刮目相看。那天,在新发布的IE7浏览器中,微软突然将默认的搜索引擎从谷歌换成了自家的WindowsLiveSearch。微软开始筹划进军互联网搜索业务,纳德拉当时负责搜索业务。微软只是更改了默认设置,而完全不知情的谷歌则彻底糊涂了。曾在2006年至2008年从事Chrome项目的前谷歌工程师JeffreyNelson回忆起在内部称这一天为世界末日。作为直接知情人,他否认了《财富》杂志此前关于皮查伊在微软做出重大调整后要求开发Chrome浏览器的报道。事实上,Chrome浏览器项目于当年4月成立。这对谷歌的打击有多大?其影响比苹果在iOS6中用苹果地图取代谷歌地图还要大。2006年,谷歌拥有超过4亿用户,其中65%来自IE浏览器。如果没有默认引擎身份,谷歌可能会失去近3亿潜在用户。皮查伊的核心作用在这个时候就显露无疑了。他当时负责GoogleToolbar和GoogleDesktop,预装OEM厂商;这两款原本不起眼的软件成为了谷歌反击微软的基石。谷歌通过这些软件弹出一个窗口,要求用户将默认搜索引擎改回谷歌。世界末日成了虚惊一场。一方面,我们应该感谢Netscape之前的牺牲。在遭遇反垄断诉讼后,微软无法像九年前那样,凭借在桌面系统领域的主导地位直接摧毁竞争对手。另一方面,2006年微软的WindowsLiveSearch产品还不成熟,体验上无法与谷歌相提并论,用户不断回归谷歌搜索;2008年,微软从雅虎挖来陆奇负责互联网业务。Chrome成为浏览器之王。在经历了2006年10月的恐怖之后,皮查伊的浏览器项目被谷歌列为重要战略产品,并获得优先开发资源保障。研发人才。2008年9月,就在雅虎杨致远拒绝了微软466亿美元的收购要约后,集成了谷歌搜索和全家服务的Chrome浏览器正式面世,并迅速获得了1%的市场份额。当时IE浏览器的份额为66%。%。在IE浏览器和火狐浏览器占据绝对优势的浏览器市场,皮查伊带领的Chrome团队出人意料地杀出一条血路,打了一场漂亮的背水一战。2010年夏季,Chrome浏览器市场份额首次突破10%,IE浏览器份额跌破50%,火狐浏览器达到34%。Chrome浏览器的成功,让皮查伊获得了佩奇和布林的信任,也让他在业界树立了口碑。2008年,皮查伊成为谷歌产品开发副总裁。2009年,ChromeOS项目正式立项(2011年正式启动)。随后他还负责Gmail和地图产品的开发。皮查伊在2012年接受我的专访时,谈到“简单、速度和安全”是Chrome浏览器成功的秘诀。随后几年,Chrome的市场份额持续稳步增长,而IE和Firefox则持续下滑。现在Chrom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是60%,而IE和Firefox的份额只有9.5%和6%。(数据来自市场研究公司W3Counyter)两次离职传闻也帮助皮查伊获得了升职。2011年,推特试图请皮查伊担任产品开发负责人;佩奇亲自留住了皮查伊,随后提拔他为高级副总裁一职,负责整个Chrome部门。2013年底微软鲍尔默宣布辞职后,媒体报道称微软董事会曾与皮查伊取得联系。最终,微软云业务负责人纳德拉成为微软新任CEO,而皮查伊也成为谷歌互联网业务负责人,次年出任谷歌CEO。在谷歌的众多高管中,皮查伊并不是一个特别善于表达的人物。但皮查伊在Chrome部门的出色表现和他为人谦逊的性格,让佩奇和布林对他刮目相看,在公司内部的政治斗争中站在了风口浪尖。另外,还有一件小事值得一提。2017年和2018年,皮查伊还连续两年拒绝了谷歌董事会数亿美元的巨额股票赠与,理由是“我已经拿够了”。2014年,皮查伊负责所有互联网产品,并获得2.5亿美元的股票授予;2015年,皮查伊升任谷歌CEO,并获得1亿美元的股票授予;2016年,皮查伊又获得了2亿美元的股票赠款。2017年和2018年,他的基本工资仅为133万美元和188万美元。虽然皮查伊确实在几年内拿到了近6亿美元的天价薪水,但又有多少职业经理人会拒绝价值数亿美元的大礼包呢?皮查伊这次拒绝拿钱,或许让佩奇和布林对他多了几分信任。谷歌帝国的管家之位并不轻松。他接管了一个中年的谷歌帝国。尽管其市场地位如日中天,但也面临着业务增长放缓和严厉的反垄断监管压力的挑战。这几年,皮查伊明显老了许多,白发也不少。谷歌除了在欧洲遭遇27亿美元的天价罚款,不得不调整Android业务模式外,还在其本土面临美国联邦司法部和48个州监管机构的联合反垄断调查。最初的反垄断调查针对的是搜索业务,但现在已经扩大到安卓平台。二十年前,微软如火如荼时遭到反垄断调查,在躲过被分拆的命运后,陷入了业务停滞。皮查伊将如何带领谷歌化解这场最大的危机,或许是他职业生涯的终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