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我们都看到了互联网的价值,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键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网络攻击是永恒的,网络攻击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而这些影响对于执行攻击的人来说并不会立即显现出来。此前针对物联网的攻击引发了对信息网络的强烈安全需求。2019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规模107亿,预计2022年将达到171亿。我国物联网链路规模扩张速度全球领先,2019年31亿,2022年70亿。一旦安全网络的丢失,损失的不仅仅是数十亿的价值,而是整个网络世界的灾难。技术真的可以信任吗?我们的数字安全真的可以不受损害吗?从对IoT设备的黑客攻击到对消费者数据的大规模破坏。万物不断发展都会有转折点,而物联网不断发展的转折点就是区块链。在万物互联的世界里,很多环节都具有控制功能或交易功能。这就需要管理权、指挥权、调节权的证明,以及产权和信托关系的证明。超广域超高速物联网所需的这类认证,是传统认证体系和商业信用体系无法实现的。传统的权力认证和物权认证体系是中心化的,环节多、效率低、覆盖面小。在传统的商业信用模式中,信任需要积累,建立信用需要很长时间;信任需要一个中心节点,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很难成为社会信用记录;商业信用范围小,信用成本高。因此,传统的认证工具和信用模型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社会的需求。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在数字信任领域取得初步进展,正在数字经济新时代得到应用。1、一种是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信任问题。通过应用区块链共识算法和智能合约等技术,通过算法程序表达规则,可以确定并自动执行商业交易各方约定的规则,可以引入法律规则和监管节点,只要你相信常见的算法程序。建立互信。大数据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通过数据挖掘识别企业法人或自然法人的信用状况,发现信用,挖掘信用价值。2.二是利用数字技术识别特征,对人或物进行时空定位。可验证身份,确认点对点、端对端的控制、指挥、调整的权力;它还可以对物品进行身份验证,确认物品的价值以及物品的归属,防止欺诈。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好的应用。2017年,阳澄湖大闸蟹实际产量约1200吨,市值约3亿元。最终统计显示,阳澄湖大闸蟹市场价值300亿元。从这组数字可以想象,市面上流通的大闸蟹有多少不是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因此,阳澄湖大闸蟹后来被写入区块链,让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宣告成为历史。消费者只需在购买前扫描大闸蟹身上携带的“蟹扣”,即可知道每只大闸蟹产自哪些水域、运输等环节信息,从而辨别真伪。让流通数据透明可信,通过区块链技术全程跟踪大闸蟹信息,在流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透明、互信、完整的数字信任共治体系,让产品说话。数字信任的价值在于:可以在广域、高速的网络中建立零时间差、零距离的认证工具,提高物联网的实际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它可以在信任未知或薄弱的环境中形成可信任的环境。该链接节省了信用形成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并增强了商业信用。如果要在链上添加交易记录,必须获得网络中所有参与者的同意;使用算法来验证其有效性。有效的定义由区块链系统决定,因系统而异。然后由大多数参与者决定它是否有效。数字信任的主要优势是高效、低成本和普惠。在数字互联的经济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时空距离将趋近于零。这给安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我们迫切需要更新安全定义、安全技术和安全体系,构建全新的数字安全体系。世界需要一种值得信赖的方式来保护和管理我们的数据,而区块链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完美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