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专利申请量占全球74%,腾讯、百度、OPPO前五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将在北京和苏州同时举行。期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军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选基地、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人工智能已经发展成为国家乃至全球竞争的焦点,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从新兴IT企业到传统经济,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中国一直走在前列。2017年,人工智能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当时,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提出,到2018年,全球将有20多个国家将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教授唐杰表示,目前中国位列全球人工智能最具创新力城市榜单。32个城市上榜,位列第四,人工智能创新蓬勃发展。中国是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占全球的74%。报告显示,过去十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和韩国。其中,中国和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专利申请量389571件,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总量的74.7%,是位居第二的美国的8.2倍。总体来看,国内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逐年增长,2015年后增速明显加快。(受数据披露滞后影响,专利数据截至2020年8月。)自从专利申请的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以72737件位居首位,多于排名第二的北京(50906件)。42.8%,优势突出。排名前十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布比较均衡,但以东部省市居多,江浙沪三省市均在在前五名中。这与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水平、科研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密切相关。全球近一半的人工智能专利来自企业。此外,报告显示,过去十年,全球近一半的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来自企业。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申请数量合计约占20%。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十的机构包括5家企业和5所高校,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浙江和四川。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在人工智能专利领域的创新主要依靠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其中,国家电网的专利申请量最多,其次是腾讯、OPPO、百度、平安科技等。AI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均,北京最多。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看,报告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学者总数17368人,覆盖国内100多个城市,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和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人才也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其中,京津冀地区(主要是北京)AI领域高层次人才数量最多。长三角地区也有大量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分布。相比之下,内陆地区则缺乏高层次人才。从AI高层次学者分布来看,北京仍是国内AI高层次学者数量最多的城市,有79人,占比45.4%,接近国内AI高层次的一半人才。同时,从细分领域发展来看,北京在人工智能各细分领域发展较为均衡,相关论文产出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突飞猛进,但仍面临人才短缺问题。据悉,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从2018年开始着力发展,主要以高校为主体,通过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和研究院、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等方式。2020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公布 2019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统计结果显示,在人工智能方面,全国共有180所院校获得首批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资质,较2018年的35所增长414%,反映人工智能热度不断上升专业。知识图谱、智能机器人等是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重点。报告指出,近十年前十大人工智能研究热点为:深度神经网络、特征提取、图像分类、目标检测、语义分割、表示学习、生成对抗网络、语义网络、协同过滤、机器翻译.通过对2020年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分析,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报告认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强化学习(ReinforementLearning)、神经形态硬件(神经形态硬件)、知识图谱(KnowledgeGraphics)、智能机器人、可解释人工智能(ExplainableAI)、数字伦理学(DigitalEthics)、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等技术。撰文:南都记者马宁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