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现在都生活在城市里。但我们如何应对城市集中带来的挑战?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明确,就是要保证健康、舒适、环境可持续的生活。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预计将增长到约100亿。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如何在没有污染、社会分裂或基础设施崩溃的情况下在大都市范围内组织高质量的共存?专家普遍认为,受城市化问题直接影响的公民必须积极参与决策和行动。但技术同样重要,创新使我们能够在依赖环境中改善资源管理和服务交付。城市必须照顾公共安全和福利,并有效管理数百万人的能源系统——同时保护环境并应对绿色交通和商业限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也是创造全新商业模式的机会。据Statista称,到203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预计将增长至约1.38万亿美元,几乎是2019年增长的四倍。然而,这种增长也伴随着利益相关者的增加。市政当局和公共交通提供商发起、规划和建设新的基础设施。投资者、开发商和建筑师也需要参与进来。房主、非营利组织和私营公司(如充电网络)补充了这个广阔的领域。这些解决方案可以让穿越拥挤的城市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件苦差事。从用户和城市基础设施中的智能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将缩短出行时间、避免交通拥堵并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6G和AI将启用许多物联网应用,这对于这种场景至关重要。在世界各地,智慧城市已经出现。例如,根据瞻博网络的评估,上海将在2022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智慧城市。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个亚洲巨人在数字化基础上提供许多市政服务,提供全面的5G覆盖和广泛接受的公民市中心的应用程序。马尔默的公共交通供应商从其车队收集实时信息,以便告知乘客最佳路线,或改变交通信号灯以确保公共汽车自由行驶。哥本哈根还采用了智能交通信号灯,在足球比赛等特定事件后使用灵活的绿灯阶段。过去五年,伦敦一直在谈论“智慧街道”。随着进一步城市化的临近,这些城市已经了解智能生态系统的力量以及投资互联基础设施的必要性。因此,智慧城市不仅是一个大胆的愿望,而且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行动号召。我们需要它们来维持我们的生活水平,它们是可持续未来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