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评论!赛灵思收购中国AI公司深鉴科技

时间:2024-05-22 19:26:13 科技赋能

1、从商业角度来看 首先,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下,并购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外延开发工具。

产业的快速整合、企业的快速成长扩张,离不开并购工具的运用。

赛灵思收购深鉴科技,正是公司战略指导下延伸产业链、拓展区域市场的巧妙之举。

其次,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并购十分活跃。

从美国市场的发展来看,早期以互联网巨头和头部投资机构的早中期投资为主,迅速催化了很多项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和探索,行业发展的一些关键要素被明确,随后频繁的并购开始集中资源。

细分市场的成熟和龙头企业的培育,迅速确定了人工智能领域底层和中层的基本格局。

直到那时,应用层才蓬勃发展。

国内的发展模式与美国不同,因为软硬件市场的历史积累和互联网当前的应用现状不同。

虽然我们也希望能够弯道超车,但是难度很大。

最后是并购相关评论。

我国尚无完善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和反垄断审查制度。

商务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进行反垄断相关审查。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反垄断审查的范围包括被收购双方均在境外的收购和并购,比如今年6月,商务部就批准了高通对恩智浦价值1亿美元的收购计划。

另外,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牵头,可以依据我国外商投资管理法。

以及国办发[]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号、国办发[]19《知识产权对外转让有关工作办法(试行)》等文件今年3月开展外商投资并购安全审查。

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赛灵思已经完成了对深鉴科技的收购,并没有公布其是否通过了外资并购的安全审查。

综上所述,从商业角度来看,赛灵思收购深鉴科技并没有太多讨论价值。

但商务部等主管部门其实需要思考一下。

随着国内产业的崛起和优秀企业的涌现,海外企业收购国内企业的案例将会越来越多。

商务部等监管部门需要完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和原则,完善反垄断相关制度和法制建设。

二、从行业和竞争的角度 1、发展背景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和数据量的快速膨胀,数据中心的计算需求也在快速上升,如深度学习、在线预测、直播等视频转码、图像压缩解压缩、HTTPS加密等各种应用的计算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X86架构下CPU处理器的计算能力。

时代呼唤新一代计算芯片平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业界开始讨论GPU、FPGA、ASIC的潜力。

人工智能芯片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训练和推理。

训练环节的作用是利用海量数据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训练出人工智能模型。

训练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是速度快,GPU优势明显。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人工智能仍处于早期阶段,主战场上的“推理环节”还远没有爆发。

事实上,GPU、FPGA和ASIC各有千秋。

而且,尤其是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芯片NRE成本呈指数级上升。

越来越多的ASIC芯片将因为无法实现规模经济而被迫放弃,转而直接基于FPGA进行开发和设计。

笔者认为FPGA的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

按照处理器芯片的效率排序,从低到高分别是CPU、DSP、GPU、FPGA和ASIC。

晶体管易用性的顺序相反。

从 ASIC 到 CPU,芯片变得越来越容易使用。

CPU作为通用处理器,兼顾计算和控制。

GPU的设计出发点是用于高计算密集型、多并行计算。

ASIC 是一种根据特定需求定制的专用芯片。

四大芯片类型基本信息:四大芯片类型的“通用性与功耗的平衡”:丰证券——TPU能否取代GPU?谷歌云计算MLaaS以其差异化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脱颖而出,这是一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它是在PAL、GAL、C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产品。

它本质上也是一个 ASIC。

,也可定制。

FPGA编程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因此开发门槛较高,但它不使用指令和软件,因此是软硬件结合的装置。

优点是动态可重构性以及高性能和低功耗。

FPGA本质上是一种ASIC,但ASIC上市速度较慢,需要大量时间来开发。

一次性成本(光刻掩模制作成本)远高于FPGA,但其性能高于FPGA,量产后平均成本低于FPGA。

在同一时间点,采用最好技术实现的ASIC加速器的速度将比采用相同技术的FPGA制成的加速器快5-10倍,而且一旦量产,ASIC的成本将是远低于FPGA解决方案。

因此,在成熟的大规模市场,ASIC产品更有优势,但在人工智能和一些中型细分市场的发展过程中,FPGA显然更有优势,比如数据中心。

近两年,IBM、Facebook、微软、AWS、BAT等全球七大超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均采用了FPGA服务器。

2、行业概况 在全球市场上,Xilinx和Altera两大公司在FPGA技术和市场上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约占90%的市场份额。

Microsemi、Lattice和QuickLogic基本占据了剩下的10%的市场份额。

这五家大公司都是美国公司。

赛灵思(Xilinx)于2015年推出全球首款FPGA产品XC,目前是业界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市场份额达49%(2019年全球全年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其最大客户是近期频频上头条的中兴通讯。

Altera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目前仍排名行业第二(39%),2016年6月,英特尔以1亿美元现金收购了Altera。

借此,英特尔不仅完善了芯片领域的产品线,布局了FPGA,还利用FPGA产品的优势来巩固自己的产品,包括数据中心和物联网市场,与NVIDIA和AMD两大巨头展开竞争。

GPU 人工智能的基础硬件市场。

国内主要FPGA厂商有:紫光国芯(国微)、同创国芯、北京微电子、智多基等。

紫光国芯(国微):国内上市公司中唯一能够量产FPGA的厂家。

公司的FPGA、ASIC和专用微处理器常年稳定供应军队。

今年9月,正式推出国内首款内嵌高速接口(serdes)的千万门高性能FPGA芯片PGTH。

公司希望成为全球第三、亚洲第一,扛起FPGA领域国产替代的大旗。

同创国芯:于2016年正式成立,是同方国芯的子公司,专注于FPGA的研发和生产。

2017年发布的Titan系列产品是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千万门级高性能FPGA。

经纬雅格:国内率先投入FGPA技术研发(年),每年为10家左右客户提供设计方案;其主要产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

智多晶(西安):核心管理和技术团队来自美国硅谷。

此外,“复旦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8研究所、中国电科第38所、高云(广东佛山)等也在从事研发或生产,但信息不详。

总体而言,FPGA领域的双寡头垄断将持续较长时间。

国内企业最多只能与中微争夺第三名。

但无论是软硬领域都会存在很多不足,更不用说建立繁荣的生态系统了。

从国家对军用等敏感战略领域需求的意愿来看,国产替代将缓慢而坚定地推进,而工业应用和民用领域的国产替代可能会较慢。

我们先把时间限制在十年,看看国产替代能否顺利完成。

3、从企业角度来看,在FPGA细分市场,Xilinx面临着英特尔及其子公司Altera的竞争,以及GPU的强力挤压和ASIC的蚕食。

竞争和发展的压力不小。

此时,2019年1月29日,赛灵思迎来了第四任CEO Victor Peng,公司发展规划也进行了调整,主要聚焦三点:数据中心优先。

为了支持硬件开发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Xilinx 提供了基于硬件的软件堆栈开发环境(以 reVISION 为基础)并创建了数据中心计算生态系统。

加速主流市场的增长。

这里提到的主流市场包括汽车、无线基础设施、有线通信甚至消费电子产品;这也可以被视为Xilinx潜在的市场机会。

推出新产品类型ACAP(Adaptive Compute Acceleration Platform,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赛灵思表示将远远超越FPGA的极限,能够与CPU、GPU和FPGA竞争。

ACAP既可以支持硬件开发人员,也可以支持软件开发人员,这符合Xilinx对软件开发的重视,也体现了软硬件集成的重要性。

深鉴科技于今年3月由四位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的技术人员创立。

拥有Swift深度学习处理平台,让服务器和所有终端都具备高效的智能计算能力。

深鉴科技主推深度学习加速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提供深度压缩技术(最重要的技术资产)和基于神经网络的DPU平台,为深度学习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通过神经网络和FPGA的协同优化,提供高性价比的嵌入式和云推理平台,已应用于安防(核心业务)、数据中心、汽车等领域。

深度科技一直与Xilinx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而Xilinx甚至是深度科技的历史投资者。

不到两年半的时间,深鉴科技已完成从天使轮到A+轮的三轮融资,总计约1亿美元。

上轮投后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

赛灵思此次收购深鉴科技的具体交易金额尚不清楚,但业内人士预计,收购金额可能在3亿美元左右。

在FPGA领域,深鉴科技短期内不太可能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对Xilinx的依赖程度较高。

如果继续下去,技术、产品、市场和财务指标的压力将开始加大,也将必须面对寒武纪和地平线的融资、估值和业绩带来的反差和压力。

总体来说,未来并不理想。

在并购确定之前,深鉴科技仍在推进一轮融资。

如果融资金额和估值理想的话,可能早就结束了,收购的窗口期也将关闭。

神剑科技的历史投资者基本都囊括了国内最好的选择。

相信在这样的股东背景下,融资不会太困难,可能在价格上很难达成一致。

深鉴科技也会权衡融资和被收购的利弊。

最终选择被收购对于球队来说绝对是一个更加理想的选择。

从销售额来看,五巨头中,除去Xilinx,第二大的Altera都卖给了Intel,这绝对不好谈。

其第三、第四、第五的市场地位决定了其战略定位,被收购的可能性也不大。

国内除了中微电子外没有其他选择,双方供需匹配度不高。

因此,Xilinx实际上是唯一的选择。

假设自主化继续向前推进,我们将面临国产FPGA增长和国产替代的各种不确定性。

笔者认为,可能并不理想。

深鉴科技开始尝试推出ASIC产品并发布成品(听涛和关(海),双轨策略的选择可以看出深鉴科技很难ALL IN FPGA,或者说是不自信(最后补充一下,深鉴科技的团队构成存在明显缺陷,缺乏市场基因,对于TO B工业企业来说,管理,特别是营销和销售管理,其实是很不乐观的。

深剑科技应该意识到,技术突破和产品化只是市场变现的基础,要想发展,还需要补充很多不足,只有融入到其成熟完整的系统架构中。

从赛灵思的角度来看,收购深圳科技可以完善其在FPGA产业链下游的布局,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和客户。

不管怎么看,收购深科技肯定是更划算的。

商业。

结论:要理解Xilinx收购神剑科技的意义,需要看清FPGA市场格局,了解其与GPU、ASIC的竞争关系,以及各自的发展预期。

您还需要了解人工智能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战略定位。

相同点、不同点和布局。

作者整理完这部分内容后将另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