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握住。
在《最强大脑》主持人姜昌健的简短开场后,京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长达20分钟的演讲,他在演讲中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的看法。
AI技术与时代,并向大家介绍了AI在京东的应用现状以及他对AI在京东未来发展的展望(刘强东演讲全程没有使用ppt) 1、AI助力京东金融和供应链服务。
刘强东一开始就表示:“我们永远找不到像今天这个时代这样巨大的机遇。
过去二十年不会,未来二十年也不会。
”正是人工智能浪潮带来了如此新的历史机遇。
机会。
京东决定今后每年举办京东大会,并将其列为集团最高级别的技术会议,包括整个金融、电商、物流、AI部门。
每个人都会参与。
刘强东向大家介绍了京东人工智能应用的两大方面:1.人工智能+金融。
刘强东坦言,京东金融起步较晚,但正因为如此,京东金融很少。
“从成立第一天起,京东金融的技术就以AI为基础,是一家以技术为中心的公司。
”全球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可以为京东提供思路。
京东金融风控系统利用深度学习、图计算、生物探针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信用贷款业务无需人工审核,坏账率和资金损失水平也比京东低50%以上。
行业平均水平。
京东金融帮助银行提高授信审核效率10倍以上,降低客户订单成本70%以上。
京东金融最初是为了解决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问题。
资金来源问题催生了ABS体系的建立,京东金融现已推出“资产证券化云平台”。
该平台的建立降低了融资公司的门槛,同时也降低了传统方式要求的单笔最低金额。
8亿减少到2亿;融资成本也降低了1至3个百分点;证券化中介机构服务效率和管理效率提升至少20%。
也就是说,以前需要20个人做的事情,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 对于京东金融未来的发展战略,刘强东表示: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定位非常重要。
虽然京东在刚诞生的时候总是试图扼杀某个行业,但随着对这个行业的深入,它明白这个行业只有一个。
只有庞大的产业生态系统才能让企业更好的发展。
京东愿意与行业内企业共同构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让整个行业逐步走向健康良性发展。
京东金融应该成为行业的推动者。
2、AI+供应链 下来,刘强东提到了AI给京东零售供应链X、Y、Z部门带来的变化。
刘强东表示,京东最初成立X事业部,是为了聚焦京东未来的硬件设施。
目前,京东在上海建立的B2C无人仓是全球最大的无人仓,已线下运营三年。
每天数十万订单可24小时内不间断生产,而且偌大的仓库里无人,100%由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控制。
库存周转速度是品牌和零售商的生命线。
利用人工智能管理仓库,大大缩短库存周转时间,使库存管理高效有序。
京东设有物流中心。
用人来管理仓库是不现实的。
人工智能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今,京东近一半的 SKU 100% 由人工智能提供支持,用于销售预测和采购,以及仓库之间的补货和复杂的三级物流网络管理。
依靠人工智能,京东1万个SKU的库存周转只需要30多天。
对于库存的未来发展,刘强东表示:三年内,京东将在全球拥有物流中心,库存管理SKU数量将超过1000万个。
希望库存周转天数控制在20天以内。
在物流方面,京东的自动驾驶汽车正在进行道路测试,最新的飞行无人机可以飞行数公里。
春节后,京东首款重型无人机将进行实飞测试。
京东计划在三年内推出可飞行数公里、可运载1-2吨货物的重型无人机。
京东希望重型无人机能够运输超过20万吨的货物。
值得一提的是,刘强东在会上还提到,在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测试了一年的配送机器人明年将扩大到北京100所高校,并且全部由机器人配送。
人们交付它。
Y事业部成立于2008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销售预测平台,细化各个产品单元的销售预估,帮助京东自营经理制定产品销售策略和备货计划,预测哪些产品会畅销。
用户想要购买。
提前送货到最近的仓库。
围绕供应链人工智能平台,Y事业部也在持续推进智能库存管理、智能定价、智能促销等模块在京东自营零售管理中的应用。
随后,刘强东重点关注了京东一年前制定的“Z计划”。
刘强东说:“我发现,每次人类科技取得长足进步,都没有哪一项技术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
我不认为人工智能会杀死人类。
“既然人工智能不会杀死人类,那么它们取代的员工会怎样?对于京东来说,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无人配送和仓储管理后,京东的配送人员和仓管人员会不会流失?有没有什么办法?”刘强东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未来,配送将被AI取代。
我的兄弟们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监控无人机和送货机器人。
我们现在有一辆无人车,三万辆无人车。
“送货站,需要大量维护的人,这就是我们的Z计划。
”同时,他也表示,在艺术创作相关的工作中,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
他认为,人类从繁重、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后,可以更多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世界带来更好的体验。
“我们想要更少的工作,更多的薪水。
”刘强东还强调:“科技的应用不能以牺牲人文关怀为代价。
2、沉南鹏:金融行业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好的行业。
此外,红杉资本全球管理合伙人沉南鹏发表题为《数据与AI创造新产品机会》的演讲,表达了VC对人工智能的兴趣,沉南鹏用数据阐释了中国当前对人工智能的投资。
高达80亿美元,中国有超过++的人工智能公司,这三个方面都积累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优势。
在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增长方面,中国以52%的增速遥遥领先,而美国的增速为34%,上述数据与中国大数据的积累密不可分。
过去10年,企业通过公有云计算平台以及大多数领先企业建立统一数据中心的愿景,迅速实现了数字化。
这样的数据积累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鹏提到,高度数字化的金融行业将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最佳行业。
这是基于以下五点: 1、人工智能帮助金融企业进行身份认证,提高认证准确性和效率。
2.人工智能助力金融业。
更好的风控管理和风险管理,从浏览数据、电商、社交等方面绘制清晰的用户画像,几秒内完成风控判断。
3、人工智能帮助当今的金融行业更好地进行客户洞察和个性化操作 4、人工智能帮助金融行业完成大量重复、繁琐的工作,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摩根大通去年取消了贷款审核的人工工作。
5、人工智能帮助金融行业解读市场信息、规划投资策略、自动进行交易。
。
沉南鹏总结道:人工智能带来的产业机会一定会大放异彩。
3、学术专家畅谈AI落地方向。
此外,学界专家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图为香港科技大学)。
计算机系系主任、人工智能专家杨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文谈到了人工智能不需要外部数据支持的三个条件:闭集、完整的规则和有限的约束。
他表示,零售、物流等实际应用也将依赖外部数据输入。
高文表示,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仍然需要依靠学习和研究来理解为什么要继续推动AI前进。
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人工智能专家杨强指出,人工智能商业模式的三个关键点:闭环路径足够短、反馈足够频率足够高,反馈有复合效应。
杨强还提到,目前人工智能有几个方向将是重点: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智能推荐、迁移学习等。
据悉,杨强还将担任猪脸识别的导师。
京东数据探索者大赛项目,引导选手进行AI技术的商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