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知名科技媒体记者探访“亚洲最大电子城”深圳华强北,意欲探访深入理解“智能音箱线下销售”这个话题。
结果我们意外地发现,大多数商店仍然在推销最初上架的传统蓝牙音箱和WiFi音箱。
更重要的是,当被问及智能音箱时,他们表示对智能音箱了解不多,而且价格昂贵,实用性不大。
销售。
由此不难发现,智能音箱的国内认知度和线下销量令人堪忧。
“智能音箱行业是一个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地下世界’。
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玩法,每个玩家都必须找到自己的活法,否则就会被这个世界淘汰。
”这是一位从事音箱行业十几年的老手的回答。
“智能音箱”概念进入市场,要从互联网巨头亚马逊发布的Echo智能音箱产品开始。
亚马逊年底发布了Echo,目前占据美国市场60%以上的份额。
谷歌于今年11月正式推出Google Home,很快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巨头也加入了智能音箱潮流。
2016年,苹果入局,谷歌、亚马逊全面开战,销量爆发10倍至1万台。
2017年,Google Home超越Echo,成为最畅销的智能音箱。
第二季度智能音箱总出货量为1万台,高于第一季度的1万台。
2017年,智能音箱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万台,用户数突破1亿。
智能音箱市场的快速增长与线下渠道市场教育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
智能音箱“在地下”的说法似乎也确实如此。
有些人将智能音箱比作没有屏幕的智能手机。
用户更多地通过语音与其进行交互,从而解放了他们的眼睛和手指。
智能音箱在很多人眼中仍然被认为是时尚小玩意,往往有两个核心功能:智能家居语音控制中心和个人助理。
智能音箱不仅可以完成比传统音箱更丰富、更快捷的音乐聆听功能,还可以实现家中智能电器的联网和语音控制。
他们还可以完成日常安排、订餐厅、叫出租车、阅读、翻译、打电话等类似个人助理的功能。
智能音箱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语音实现“对空操作”,在人们不方便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时提供帮助。
简单来说,智能音箱其实就是融入了智能语音技术的WiFi音箱。
他们使用语音进行交互,通过网络获取更丰富的内容。
智能音箱产品看似简单,但也需要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芯片厂商、软件厂商、方案厂商、零部件厂商、OEM厂商、品牌厂商,以及语音交互系统厂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
产业链这么长,市场上为什么有这么多智能音箱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因此,不仅很多卖家对智能音箱产品难以捉摸,消费者在购买时也遇到不少困难。
众所周知,电子产品品质的关键在于主控芯片,智能音箱也不例外。
据统计,全球至少有45家各类科技公司正在研发语音交互和自动驾驶芯片,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从今年国内外知名展会上不难发现,不少硬件厂商开始研发并推出各种智能语音平台和解决方案。
以率先开拓音频市场的炬力科技为例。
全新智能语音平台ATSD已于不久前推出,已被国内外众多品牌和渠道采用。
内容方面,与国内互联网巨头BAT达成合作,蓝牙和WiFi智能音箱都有计划。
在智能音箱这样一个高速发展、未知的“地下竞技场”,产业链上下游都应各司其职,坚持产品体验至上的原则,实现稳步推进智能化的目标。
最后,我想借用炬信科技CEO周正宇博士的一句话来总结:“其实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人工智能、智能语音等热点。
我们应该在热点的时候去,而不是在不热的时候去。
我们永远不会去凑热闹。
对于ActionXin来说,智能语音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