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智能穿戴巨头Jawbone倒闭的消息在科技圈掀起巨大波澜,各种关于智能穿戴危险的评论服装市场变得更加热门。
智能穿戴设备自2018年问世以来就备受人们期待,在初期确实是无与伦比的。
国内外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涌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层出不穷,看上去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
然而,时代已经变了。
仅仅四年后,智能穿戴设备就遭遇了巨大危机。
智能手表先驱Pebble被Fitbit低价收购,Fitbit的出货量也出现下滑。
占据多年的头把交椅被取代,但接替者小米的出货量也在下降,但降幅较小。
包括Moto在内的许多公司都搁置了智能手表的研发。
再加上这两天的Jawbone,也难怪很多人都对智能穿戴行业摇头了。
引用《权力的游戏》的一句话来形容现在的情景:冬天来了。
传统企业逆势投资智能可穿戴设备。
不过,有趣的是,尽管一家又一家科技公司在智能穿戴领域遭遇失败,但一些传统行业却变得热情起来,纷纷投身智能穿戴领域。
智能手表方面,除了已经开始研发智能手表的Fossil及其子公司Misfit之外,不少传统手表企业也在今年的巴塞尔世界钟表珠宝展上展示了自己的新款智能手表。
整个展会就像一场智能手表的盛宴,泰格豪雅推出了Tag Heuer Connected 45 Modular,Boss推出了Hugo Boss Touch,Tommy Hilfiger推出了Tommy Hilfiger TH24/7You,Mike Kors也宣布从今年秋季开始,所有男士手表将是智能手表。
在智能鞋方面,众多传统运动品牌纷纷加入。
耐克在智能手环遭遇惨败后,时隔4年推出了另一款智能穿戴产品——HyperAdapt智能鞋。
Under Armour 在今年的 CES 展会上推出了 SpeedForm。
Gemini系列三款智能鞋。
国内,李宁、安踏、°等传统运动品牌均推出了智能鞋。
莆田鞋业协会会长单位双驰企业专门成立了子公司——双驰智能,全力打造智能鞋,并将于今年9月份左右推出智能学生鞋等。
传统企业为何纷纷投资智能穿戴领域?为什么这么多传统行业“明知山有虎,却出手相助”?当全球智能穿戴出货量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时,传统行业似乎对智能穿戴充满信心。
难道他们有什么巧妙的计划? “它能解决智能穿戴的问题吗?其实,智能穿戴本身就包含两个概念,智能和穿戴。
目前对智能穿戴的一个普遍看法是,智能穿戴实际上更多的是依附于传统可穿戴设备的产品,能够提供附加值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智能产品,以智能手表为例,消费者在面对智能手表和传统手表之间的选择时,会考虑是否想要一款附加值高、有科技感的智能手表。
一款只有基本功能但设计精美的智能手表,与一款隐藏着身份、地位、品位等属性的传统手表,本来就是一个对称的关系,各有千秋。
现阶段的智能手表,电池续航时间和返修率较高,存在问题导致用户体验不佳,而且智能手表的功能与智能手机没有太大区别,过了新奇期,天平逐渐向传统手表倾斜。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应该搁置智能手表。
越来越理性,但需求依然存在。
IDC数据显示,智能手表全球全年出货量增长3.9%,也印证了这一点。
传统企业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于是纷纷推出智能手表,将这一隐藏属性与高附加值结合起来,抓住消费者的痛点。
其次,在当前消费升级的时代,如何“想消费者之所想,急消费者之所急”是传统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然而,消费者购买传统可穿戴产品后,基本上意味着在结束这次购物之旅时,除非出现质量问题,否则基本不会给出反馈,导致传统企业无法及时了解用户需求。
因此,当被问及双驰为何大力发展智能鞋时,双驰智能总经理顾伟明表示:“消费者买了一双鞋离开柜台或完成交易并不意味着结束。
消费者对鞋子的使用,比如参与活动马拉松、健身房锻炼、早跑、夜跑都是鞋子之后的服务收入,对于企业来说,能否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与用户建立有效的联系,决定了能否持续服务客户,分享消费红利。
关键是当顾客离开商店、关闭电商平台时,企业仍然可以捆绑用户,及时获取需求变化,并从增值服务中受益或分享利润。
鞋。
“同样,耐克有一个拥有6000万活跃用户的APP Nike+ Training,但始终无法更好地将其与消费者绑定。
之前尝试开发智能穿戴Nike+ FuelBand惨败,现在耐克瞄准了智能鞋市场。
他们用Air Mag和HyperAdapt进行了试水,然后他们获得了一项专利,可以将智能组件嵌入到鞋子中,跟踪和记录人体生理数据,包括心率、血压、能量消耗、计步等。
显然,耐克有这个届时,我们计划继续通过智能鞋来服务客户。
传统企业的涌入能否带动智能穿戴? 2019年智能穿戴市场低迷的一大原因是厂商推迟了智能穿戴平台的发布,而各大厂商都在努力维持产品发布的节奏。
因此,很多新品的相继亮相,能够刺激当前的市场,唤起消费者的兴趣。
随着购买热情的提升,智能穿戴市场下半年或将迎来小高潮。
事实上,当前的智能穿戴市场与其说是处于低谷,不如说是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中,剔除一些“糟粕”,留下一些“精华”,才能让智能穿戴IDC预测未来5年智能穿戴销量将翻一番,这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总之传统企业的参与对目前的智能穿戴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在众多科技公司争先恐后开发用户的情况下,利用自身的品牌效应和用户基础来锦上添花,无疑是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