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企业抓住“痛点”就是赢家

时间:2024-05-22 19:24:10 科技赋能

1月25日早上,孙健从睡梦中醒来,习惯性地打开小米手环记录的睡眠记录表,查看自己昨晚的睡眠情况, 》 睡觉的时候戴上就可以了,它会记录你什么时间入睡,什么时间起床,还有深睡浅睡。

我最近睡眠质量不太好,宝宝踢被子,我要起床半夜给他盖被子。

”孙坚说道。

,这款手环可谓“物美价廉”。

只要通过蓝牙连接,并在手机上安装APP,它不仅可以进行睡眠状态,还可以实现计步、仰卧起坐、智能闹钟、来电震动等功能。

,而且它在小米官网上的售价仅为79元。

孙健使用的手环是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这种设备以手表的形式存在,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也可以集成到用户的衣服或配饰中。

通过软件支持、数据交互、云端交互,可以实现强大的功能,成为继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步。

热点。

青岛喵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强表示,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大多以便携式配件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计算功能,可以与手机和各种终端连接。

主流的产品形态主要有:腕托装置有手表式、头颈支撑玻璃式、脚部支撑鞋型、腰部支撑女孩型四种类型。

他表示,简单来说,可穿戴设备就是手机的缩小版。

无论是三星的Galaxy Gear还是索尼的Smartwatch,熟悉的解锁屏幕、熟悉的图标设计、手机上的设置中心,所有内容都被搬到了不到两英寸的屏幕上。

  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在众多的可穿戴设备中,最常见的是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

高强表示,手表(手环)的主要功能是健康管理和位置管理。

目前,喵星设计的智能手环已在李沧银发老人救助服务中心试点使用。

许多残疾人、60岁以上独居、丧偶老人都享受到了这项服务。

记者看到,这款为老人定制的手环,看上去就像一块手表。

方形“表盘”是触摸屏。

屏幕界面有通讯录、电话拨号、GPS定位、心率监测四个图标。

屏幕右侧有一个图标。

快速拨号按钮可让您一键拨打护理中心服务平台。

李沧区银岭老年救助服务中心主任毛文杰表示,手环的“打包”服务集心率采集、定位、健康监测、呼叫等功能于一体,对用户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管理。

但记者试戴后发现,该手链体积较大,并没有像业内预期的戒指、项链等饰品那样融入生活。

这一缺陷在市面上的各种可穿戴设备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青岛市委党校教授刘文建认为,可穿戴设备扩展了人们的体验,比如监测用户的睡眠和健康状况。

然而几千元的价格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他认为,青岛市场出现的可穿戴设备有很多同质化的设计,特别是在智能手机上。

那么,围绕这一核心技术能够打造出怎样的用户体验,如何让其最舒服地融入到消费者之中呢?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才是关键。

  抓住“痛点”就是赢家。

Global Web Index 最近对 32 个市场的 17 万成年互联网用户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 9% 的人拥有智能手表,7% 的人拥有智能手环。

其最大的用户群体是亚太地区25岁至34岁的高收入男性。

相比之下,80% 的成年互联网用户拥有智能手机。

高强表示,不仅在青岛,在国内,可穿戴设备仍然是一个小众产品,尚未被更广泛的消费者接受。

至于可穿戴设备难以普及的另一个原因,他认为智能手机的替代性太强。

智能手机厂商不断将智能手表、手环的功能移植到手机上,而这一趋势也在不断减少可穿戴设备的市场需求。

许多用户反映,记录运动量、计算消耗的卡路里、监测睡眠等功能可以通过下载免费应用程序来实现。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卖家并没有为普通用户开发必要的应用程序。

如果只是一些锦上添花的东西,只会吸引极客爱好者。

”高强表示,单从健康指标来看,单纯的健康检测等功能还很难打动消费者。

高强认为,可穿戴设备前景广阔,但未来谁能抓住用户消费的“痛点”,谁就是赢家。

“到2020年,青岛将有四分之一的老年人,其中的比例将是居家养老。

”这是一件大事,如何解决这群老年人的安全问题,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