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如何解决VR头晕,这5个关键问题你一定要搞清楚!

时间:2024-05-22 16:05:00 科技赋能

说到如今VR体验的缺点,头晕一定是首屈一指的。

就算你有上天入海的经历,如果先吐又有什么意义呢?事实上,担心这一点的主流厂商正在努力解决。

提高刷新帧率?优化头部追踪?他们不断有大动作!如果你是VR行业的人,这篇短文或许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如何消除头晕。

如果你是黑科技的消费者,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选择VR产品的关键指标。

如果你不是两者之一,不妨看看今天科技圈最霸气的精彩,给自己加点儿话!   为什么我会感到头晕?我们先来说说头晕的原因。

事实上,人们在VR中的头晕在很大程度上与晕车、晕船是一样的。

这种表现统称为晕动病。

头晕的感觉也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头晕那么敏感。

佩戴VR耳机引起的头晕,根本上是由于显示设备提供的图像信息与观看者的日常体验存在较大差异造成的。

这种差异包括很多方面。

举个例子:比如,当你乘坐VR过山车时,你的视觉是你在高速移动,但你的耳朵前庭系统却显示你没有在移动,这就会导致头晕。

再比如,如果VR显示器显示的画面扭曲严重、视野较小,与现实世界不同,时间一长你就会感到头晕。

此外,画面延迟还让人感觉与现实世界不一致,成为头晕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都是VR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视觉差异。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这种眩晕感可以简单地归因于视觉差异。

但从显示设备开发商的角度来看,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超多维SupeD光学总监尹伟表示,从显示设备的角度来看,眩晕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

硬件部分主要是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如与人眼瞳距不匹配,造成左右副作用。

人眼获得的图像不一致;镜头像差、畸变较大,导致画面变形严重;图像刷新帧率不足,导致画面更新无法满足人眼要求等。

软件原因包括三维模型不合理、视差调整超出人眼容忍范围、水平方向等。

或者立体图像的垂直偏差导致难以形成三维效果。

主流厂商如何消除眩晕感?从设备的角度来说,不合理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让人头晕,所以解决方案也是从这两方面入手。

目前各大厂商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法。

硬件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决不能孤立地看待。

从Oculus、HTC等主流厂商的动作来看,无论是从硬件入手还是从软件入手,还是软硬件结合,主要都是为了解决这五个问题:1.提高刷新帧率2.提高分辨率3. 减少屏幕变形 4. 优化头部运动跟踪 5. 优化内容 具体来说,在硬件方面,主要要好用的有这几个:GPU、传感器、显示器、芯片、成像镜头,以及瞳距和距离调节结构。

在软件方面,图像算法需要改进。

我们来看看目前主流厂商都在做什么,包括VR头显厂商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厂商:Oculus采用非球面镜片来减少图像失真。

第一代产品的分辨率为p,第二代升级版为p。

非球面镜片的使用使得视频图像适配和消除视觉误差变得困难,这使得同类厂商难以模仿。

他们还通过一系列动作来减少延迟,并尝试压缩从用户输入到新图像完成的整个过程,可以控制在每秒 30 帧以内。

同时,还使用一些软件算法来校正失真。

目前,Oculus 的研究重点已从减少延迟转向跟踪精度、图像质量和分辨率。

今年3月,Oculus将陆续推出,我们将看到它在消除头晕方面的最新成果。

HTC vive 通过提高图像刷新率来减少图像延迟,刷新率为每秒 90 帧(但仍然不如 Oculus)。

同时,通过更复杂的传感器设计实现更准确的头部运动跟踪。

作为芯片厂商,NVIDIA 也担心 VR 厂商的需求,正在与 iOS 动作游戏《无尽之刃(Infinity Blade)》系列开发商 Epic Games 合作。

他们共同开发了“GameWorks VR”技术。

GameWorks VR技术采用“多分辨率着色(MRS)”,让玩家看到中心区域分辨率较高、周围区域分辨率较低的游戏画面。

该技术将大幅提升游戏画面刷新率约50%。

消除头晕不只是VR厂商的责任,游戏开发商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一方面,游戏开发者需要通过提高游戏帧率来减少延迟。

例如,大多数现代游戏的帧速率约为 60 fps。

在这个级别上,每张图像传输到GPU所需的时间为16.67毫秒。

如果游戏开发者能够将这个速度加倍,那么这个环节造成的延迟就会减半。

另一方面,需要优化游戏内容,比如过山车主题。

不管多么现实,内容本身都会有一定的眩晕感。

这就需要开发者合理安排内容。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只是浅尝辄止,为大家提供解决思路,以便玩家在购买时能够更多地了解一些专业指标。

每个公司都是怎么做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潜入他们的实验室~  关于头晕,肉眼3D怎么看?由于VR和裸眼3D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采访了超维SuperD光学总监尹伟。

他认为虚拟现实的整体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没有任何技术可以简单地解决头晕问题。

只有解决好软件和硬件问题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尹伟表示:“解决眩晕问题没有捷径。

超多维在这方面研究了很长时间,积累了一些效果判断的经验,可以在图像和设备方面提供一些更合理的设计。

”所以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在3D BOX上,柱面光栅以超多维的方式应用。

选择光栅参数时,不同的参数会产生不同的深度效果,从而使立体效果不同。

”效果也会不同,同时可以结合软件的视差调整来改善效果立体显示,产生更符合人眼接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