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自动驾驶不仅仅是一辆行驶的汽车

时间:2024-05-22 14:51:02 科技赋能

在近日举行的杭州云栖大会“机器革命人工智能峰会”上,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获得杭州市政府颁发的杭州证书。

第一张无人驾驶道路测试牌照。

继自动驾驶汽车和车路协同技术解决方案相继曝光后,阿里巴巴在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方面的研发终于取得新进展。

据介绍,测试阶段L4级无人驾驶汽车在测试点道路上的行驶速度已达到30-40公里/小时。

自动驾驶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可行性和实用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

2009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各方面横向渗透,时下流行的无人驾驶技术也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快速发展。

不仅阿里巴巴,百度、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也早已涉足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启动自动驾驶项目。

无人驾驶技术作为智能驾驶的一个分支,不仅需要机器帮助人驾驶,还需要先进完整的技术来完全替代人类驾驶。

它可以通过车载传感系统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自动规划行驶路线。

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在道路上行驶并到达预定的目的地。

景驰科技CTO李岩曾表示:“软件只是无人驾驶的一部分,虽然是核心一块,但它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机器人算法。

但是,无人驾驶技术需要一些技术要素才能实现。

”支持的是这些主要机场可以提供车辆,以便我们可以在安装之前和之后安装这些传感器。

”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芯片厂商Nvidia就推出了第一代无人驾驶处理器Xavier,经过十年的CUDA语言布局,NVIDIA已经成功将“超级显卡”Xavier变成了大多数无人驾驶的大脑。

此外,无人驾驶汽车还有另一个计算核心——惯性导航系统,就像人类的小脑控制人体的运动感知系统一样,惯性导航系统扮演着无人驾驶“小脑”的角色,感知车辆的当前情况。

通过陀螺仪、惯性传感器等设备获取位置、姿态、加速度等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即使车辆行驶到无法接收GPS等地理位置信号的地方,仍然可以计算出当前的位置信息。

大脑和小脑的共同协调,再加上传感器、视觉处理、语音识别等当今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全球无人驾驶技术得以快速推进。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进行了近五年的测试和驾驶。

十万公里,其中最后八万公里是在没有任何人类安全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的。

可见,无人驾驶汽车离我们并不遥远。

未来,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汽车将极大提高残疾人的出行能力和可达性,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和便捷的出行能力。

一旦汽车能够实现自动驾驶,人们就会从枯燥的驾驶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旅途和其他有趣的事情。

近日,零售巨头宜家位于哥本哈根的“未来生活实验室”SPACE10提出了几个有趣的自动驾驶汽车应用概念。

SPACE10提出了可以扩展家庭、办公室和生活设施场景的自动驾驶汽车的设计。

想象一下您所在社区的街道上有一家自动驾驶咖啡馆或自动售货店。

事实上,在加州,移动商店已经以自动驾驶汽车的形式存在。

SPACE10 设想为服务不足的社区提供资源的概念包括一些新颖的概念,例如自动驾驶健康诊所、用于通勤的轮子办公室、自动驾驶农贸市场、迷你宜家商店、自动驾驶旅游巴士、自动驾驶访客房间,等等。

,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或许,当汽车实现安全无人驾驶后,汽车将不再只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移动空间。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安全问题、事故责任问题、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等。

虽然无人驾驶汽车未来前景有巨大的拓展空间,但相关企业立足当下,正在解决当前的问题脚踏实地地解决问题。

问题是优先级。

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落地将成为行业竞争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