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博会的展区中,可穿戴设备展区或许是最特别的:几个参展商聚集在一个展位上,背景板上没有显示具体的公司,而是《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可穿戴计算联盟”)的撰稿人。
记者发现,作为本届云博会的一大亮点,可穿戴设备展台每个时段都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深圳某企业展示的VR游戏机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前来体验。
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戴上VR眼镜,就意味着进入了另一个虚拟时空,从此游戏体验不再是二维,而是三维。
”可穿戴计算联盟秘书长蒋文军对行业发展充满信心:“可穿戴设备前景非常广阔,最终将取代手机,解放双手。
”在蒋文军看来,“手机依赖”越来越严重。
几乎双手都被占据了。
“我们的口号是‘解放你的双手’,比如你可以直接用智能眼镜说话,有屏幕,你现在看到的效果是60英寸的屏幕,比手机好很多。
”广州一家展商提供了一款智能眼镜 根据规划,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研发的智能眼镜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快速设计开发服务,可广泛应用于医疗、维修等领域。
、零售、电力等领域。
对此,蒋文军表示,可穿戴设备早期面对的是普通消费者,现在正在慢慢渗透到行业,比如电力、汽车、铁路、移动运营商等行业,这些行业都有广泛的需求。
“现在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各个行业同质化严重,必须给予产品更大的创新。
”另一家参展企业负责人表示,非常看好可穿戴设备在养老领域的发展。
“基于全国有超过1亿的老年人口,这个领域的前景非常光明。
”惠州创新创业圈对可穿戴设备并不陌生。
不仅本土创业团队参与运动手环等可穿戴产品的研发,仲恺高新区近日还举办了“凯美杯”创新创业大赛。
热身赛中,无论是来自硅谷的智能穿戴精准健康医疗产品开发平台项目,还是可用于手机、平板电脑、VR/AR设备的人机交互产品《指环王》 、智能电视等智能物联网设备,都在展示惠州紧随该领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对于可穿戴设备与云计算的关系,蒋文军表示,该联盟称为“可穿戴计算”,而不是“可穿戴设备”。
计算就是云计算,从终端采集数据,发送到云端进行处理,为用户提供有用的数据。
提供好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佩戴者身体不适,可以给出治疗和饮食建议,那么可穿戴设备脱离云端就没有意义。
蒋文军表示,可穿戴计算联盟的成立是为了搭建科研机构、产业、投融资机构之间的交流平台。
另一项任务是制定行业标准。
目前可穿戴产品框架标准已提交国际标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