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苏宁走出了一条零售业与物流业相辅相成的发展道路

时间:2024-05-22 13:45:46 科技赋能

近日,以“从跟随到引领——40年变迁”为主题图片展中国零售业论坛在南京图书馆和苏宁总部举行,并向公众开放。

本次图片展以“零售史,我们的故事”为切入点,展示了零售业近40年来的“商品品类”、“消费场景”、“支付方式”、“物流方式”等。

年。

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

零售和物流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两个行业。

中国古代物流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丝绸之路”,其基础是对货物、商品的需求,以及商队的频繁往来。

在网上购物变得越来越便捷的今天,物流的速度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但这一切在40年前的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当时“物流”的概念还没有进入中国。

直到2000年改革开放之年,“物流”才正式进入中国。

近年来,中国快递物流业发展十分迅速,令世界惊叹。

改革开放初期,全社会年货运总量不足32亿吨,货运周转量不足1万亿吨公里。

年末全社会货运量1亿吨,货运周转量88亿吨公里。

公路货运周转量占34.7%,内河和沿海货运周转量分别占7.76%和14.8%,海运周转量占28.6%,铁路货运周转量占28.6%。

成交量占14%。

我国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

民用航空货邮周转量1亿吨公里,居世界第二位。

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比改革开放初期分别增长12.8倍和17.4倍。

其中,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是推动快递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年快递完成560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在现代零售体系中,电商渠道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是电商零售业的蓬勃发展,为物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动力。

物流的快速发展也反作用于电商零售,为零售业提供助力。

开发与保护。

本次图片展中,见证了中国零售业发展变化的苏宁也是主角之一。

苏宁创立初期,创始人张近东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006年,张近东在南京江东门地区建立了苏宁第一代物流基地,这也为苏宁物流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当时“四通一通”尚未建立,苏宁物流基地的建立是有远见的。

如今,苏宁物流已成功测试并应用“卧龙一号”无人车。

单从终端配送工具的变化就可以窥见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今年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物流节、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交通物流博览会、亚洲物流双年展颁奖典礼上,苏宁物流常务副总裁姚凯荣获“改革开放40年物流40人”荣誉”。

(图:苏宁云仓)从一开始的小型物流基地,到覆盖全国的智能仓储运输网络,从无人机、AGV机器人、无人快递车等人工智能的应用,到共享快递箱的创新,苏宁物流全力支撑了苏宁零售业的发展基础。

借助技术创新,为苏宁智慧零售的发展提供了长远保障。

作为零售业变迁的缩影,苏宁不仅是改革开放40年来物流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物流与零售协同发展的探索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