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任何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实时环境的影响而自然产生无数的“分歧点”。
虽然从当时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于社会主流内容中的“分歧点”可能是离经叛道、人人都可以惩罚的“异端”,但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往往是不同的画面。
在上一篇题为《VR一体机,“异端”的复起之路》的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关于VR行业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分歧”事件,即VR手机和PC市场的分化,以及正常的VR组装机和VR设备之间即将发生的冲突。
一体机的分析重点是后者。
从长远来看,虽然以AuraVisor为代表的VR一体机的崛起必然会给当前主流的以头戴式设备为核心的模块化VR产品理念带来冲击和挑战,从而产生残酷的竞争。
但严格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尤其对于VR这样处于发展初期的行业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是一种命运,更是一种滋养。
它本质上需要人们从各个方面为其注入更多的活力。
帮助它成熟,就像一棵奋力生长的大树,这种“发散”就像它强大的根系不断向大地深处蔓延,在深度和广度上向各个方向拓展着触角。
回顾很多行业的发展历史,其实在某些时候,一些有远见的优秀人士或企业甚至会刻意制造某些“分歧点”,并以此为契机,带动自身乃至自身的发展。
整个行业。
举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作为互联网行业众所周知的宿敌,微软和苹果之间的恩怨是人尽皆知的,但很少有人提及微软向濒临破产的苹果注资1.5亿美元。
不仅将苹果从破产边缘拯救出来,还帮助其成为当今最有价值、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这是目前看来还是相当疯狂的事情,但也正是靠着这种刻意为自己培养对手的策略,苹果系统的崛起不仅帮助微软成功摆脱了一直纠缠于“垄断”的泥沼。
法”,并已成为其最重要的投资之一。
由此看来,VR行业所谓的“分化”,本质上无论是行业内容还是结构,实际上都是VR市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自发的多元化需求,也是一种健康健全的市场。
理应如此,每一次“异样”的出现,其实都是一股“清流”的涌入,也是VR产业发展壮大的机遇。
一旦这样的“差异”不再存在,就意味着这个行业已经是一潭死水,没有未来。
因此,我们在看待VR行业的发展时,需要以包容的视角来看待一些新思维、新理念的出现。
在没有人能断然保证未来谁的道路永远正确的前提下,摸着石头过河是任何人通往新兴产业必经的一个过程。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其实可以从过去的一些例子中发现一些思想上的碰撞和收获。
例如,在2018年佳能EXPO展会上,著名相机制造商推出了自家虚拟现实眼镜的原型机。
与其他同类产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佳能虚拟现实眼镜的底部有两个巨大的手柄,需要用户双手握住它们才能观看。
虽然这款产品在当时经常因为外观设计与主流不同而饱受诟病,但仔细想想,为什么VR耳机一定要戴在头上呢?为什么我们不能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视觉摄入?换句话说,为什么我们必须坐或站直才能使用VR耳机?如果再加上一些外接支架,这个设备是否可以让我们平躺也能有VR体验呢?笔者上述所说虽然是质疑,但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憧憬和想象。
事实上,这是产品多元化的一大好处。
它可以无限拓展我们的思维,从而创造出更好的产品来服务人类,最终帮助这个市场的顺利发展。
也就是说,其实这也是一个把市场做大做强的过程,就像房子一样。
支撑它的柱子越多,它就越坚实、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