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市场目前如火如荼!华为Watch终于在国内发布了国行版,赶上了今年的末班车。
作为强大的Android Wear阵营中的一员,华为Watch不仅在国内备受关注,在海外也好评如潮。
在我们的印象中,华为以高性价比智能手机闻名,其网络设备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很大份额。
不过,华为并不满足于此,继续在电子设备方面发力。
比如这款华为Watch就展现了它的实用性。
说到智能手表,我们就不得不提Apple Watch。
这款方形智能手表颠覆了传统审美,但并不妨碍用户对它的喜爱。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款同样优秀的智能手表从外观设计到内部配置都有哪些差异。
事实上,华为Watch于今年9月在德国柏林IFA消费电子展上正式亮相。
类似经典手表的复古造型、全圆形表盘设计以及Android Wear系统,使其极具吸引力。
时隔近三个月,这款安卓智能手表中国版终于与华为Mate 8一起与国内用户见面了。
现在,IT之家拿到了一款HUAWEI Watch Galaxy Silver经典版(不锈钢编织表带)。
我们来看看它的开箱图。
华为Watch经典版采用黑色外包装。
四四方方的盒子看起来很像普通手表的包装。
同时,表面有细密的条纹纹理,再加上烫金字样,整体看起来非常显档次感;华为手表搭载Android Wear系统。
为了在国内网络环境下使用,原来的Google Now语音服务被“出门问问”取代。
您需要使用“Hello, Android”来唤醒手表。
此外,Android Wear内置的地图服务也被搜狗地图取代;打开外纸盒后发现里面居然有一层皮盒,上面浮雕着华为品牌标志,周围有一圈金色装饰。
皮革材质有一股独特的淡淡气味,整体看起来非常有品质感。
打开盒子,华为手表就像名表一样放在里面。
就连包装上层方便打开的两个提手也是由金色金属制成的。
华为手表整体采用L不锈钢材质打造,正面配备一块1.4英寸圆形AMOLED屏幕,直径42毫米,表面覆盖蓝宝石玻璃;不锈钢金属编织表带也是全L不锈钢材质,和Apple Watch的米兰尼斯表带有些类似,除了耀眼的光泽之外,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非常透气,让你的手腕有一种感觉特别是夏天穿着更舒服。
华为Watch的高亮部分贴有单独的保护贴,背面中间的黑色圆形部分是心率传感器,测量时也会亮起绿色,侧面的金属触点是华为的充电接口手表。
上图中,表带与表盘连接的地方,也就是手表底壳的顶部,有两个隐藏的小孔,就是华为手表的麦克风开孔。
另外,华为手表其实还内置了扬声器。
不过,目前的Android Wear不具备声音播放功能。
未来将通过软件更新提供。
您可以直接使用手表拨打/接听电话;表扣位置还印有华为品牌标志。
将表带穿过,然后扣紧此部分即可完成佩戴过程。
一旦习惯了,单手佩戴就不成问题;华为手表本身的厚度为11.3毫米。
上述不锈钢编织表带型号的重量约为96克;华为手表内置高通骁龙处理器、MB内存、4GB机身存储,支持Android 4.3、iOS8.2等更新系统,支持心率、气压、运动等,可检测各种数据并通过连接方式与智能手机连接。
蓝牙。
具有IP67级防水防尘能力。
它内置 mAh 锂电池。
官方给出的续航时间约为1.5天。
华为手表可以通过手机上的中国版Android Wear使用。
应用程序完成配对连接;华为手表的磁性充电底座通过金属触点连接手表一端靠近底座,会自动完成吸附并开始充电;华为手表配备的充电头为5V/1A。
价格方面,华为Watch黑色平尾/尖尾真皮表带款售价1000元,黑色不锈钢三珠/编织表带款售价1000元,棕色鳄鱼皮款售价1000元。
图案皮表带售价1000元人民币。
接下来我们将对华为Watch的使用进行更深入的体验,与大家分享更多HUAWEI Watch的体验内容,并与Apple Watch进行对比。
现在我们来谈谈第二个大家同样熟悉的产品,那就是Apple Watch。
我从来没有买过苹果第一代产品。
当然,这有很多原因。
最重要的是,原来苹果的第一代产品并不是市场上最酷的科技产品。
Apple Watch 是苹果公司在巅峰时期推出的第一个产品线,所以他必须与众不同,必须生而自豪。
外观——苹果的方形和圆形。
当我第一次看到Apple Watch发布时,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真的很难看。
它确实不像我第一次看到电机时那么美观和集成。
不管是哪个版本,方形的表盘都已经让它失去了它的魅力。
相当漂亮。
它于2016年4月推出。
真正的美在于沉阳大悦城的Apple Store。
由于Apple Watch不是刚需产品,而且只能适配iPhone 5及以上机型,并且无法与Android手机配对,所以一帆风顺。
我立即试戴了米兰表带,无需排队。
不知道是不是苹果的营销策略。
米兰尼斯表带为什么叫米兰尼斯?也许是因为创新的磁力吸附。
拿到实体版后,发现它有宝石般的质感,表盘大小合适,边角圆润,就是苹果的品质,方形的设计看起来并不硬朗。
与圆形表盘相比,方形表盘设计更适合阅读和浏览信息和电子邮件。
内方外圆的设计强调了功能与传统腕表之间的权衡。
背面是突出的圆顶形传感器,集成了心率传感器和磁铁吸附充电系统。
由于心率传感器的准确度完全取决于它是否与皮肤贴合良好,完美的人体工学会让突兀的传感器非常不舒服。
它自然贴合手腕,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苹果花好每一分钱的精神。
上手体验——不如苹果流畅,但日常使用实用。
Apple Watch 是我的第一块智能手表。
很多人觉得佩戴会出现不习惯或者一天一次就带来麻烦等问题。
我个人的感觉是不会造成任何问题。
这种麻烦取决于个人习惯和Apple Watch的使用程度。
我基本上每天都用它来查看时间和推送微信消息。
这是一个轻度使用。
也许我可以从早上一直使用到第二天晚上。
30多个小时的续航,相信对于重度用户来说,可以坚持一天。
这个性能对比现在的智能手表应该处于不错的水平。
当然,使用Apple Watch的人都会有iPhone,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应用程序、界面图标和操作方法都与iPhone上的统一。
依托苹果强大的生态系统,应用的数量和质量可以说高于其他智能手机。
穿一些无与伦比的东西。
我刚买Apple Watch的时候,系统是最早的OS 1.0版本,无法显示Live Photos,没有延时表盘,程序打开也很慢。
如今,OS2.0的更新,让Apple Watch有了更多的诠释。
本次更新并没有更新太多花哨的文字,而是扎实的在系统上做工,优化了OS1.0系统的流畅度。
、支持6S Live Photos等,打开程序的速度也有所提升,但我相信这些还远远不够。
当你等待3秒或更长时间来启动一个程序时,你不会感觉它像丝绸一样光滑。
苹果做的东西太滑了,他们甚至会放弃用手表看,重新拿起手机。
这对于产品体验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如果这么说的话,那就等于给Apple Watch加上了一个完全没用的标签。
,我认为是完全错误的。
有人说过:“没有创新的科技公司不可能成为全球科技公司”。
作为全球最前沿的消费科技公司,创新是其不断突破和攀登的原动力。
Force Touch、Taptic Engine、Digital Crown,这些看起来很酷的术语让这款或许并不完美的手表仍然引人注目。
Force Touch彻底重新定义了触控操作方式。
您可以通过用力按屏幕来更改表盘。
如果没有With Force Touch,我们可能需要长按屏幕弹出二级菜单,然后选择更换表盘。
这样我们就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步骤,加快效率。
如果你正在谈论使用手表来阅读通知,那么选择 Apple Watch 绝对是正确的。
Taptic Engine发出振动提醒后,或许只有Apple Watch用户才能感受到振动,而永远不会影响用户周围的环境。
人们,只需抬起手腕即可唤醒 Apple Watch,过滤掉不必要的信息,让您更加专注、高效地工作。
然而,在回复重要信息时,Apple Watch 却无法做到它所做到的。
它无法输入文本并添加转换。
Siri很慢,几乎失效,我只能拿起电话一一回复。
对于一些工作强度大或者开车、乘坐地铁的用户,尤其是Plus用户来说,不再需要频繁拿出手机。
Apple Watch可以很好的让你一一了解信息,积累起来,然后用手机慢慢回复。
但佩戴了这么久,也出现了很多情况。
佩戴手表睡觉时,躺着抬起手腕时,自动亮屏功能无法使用。
无论你如何抬起手腕,都必须点击屏幕。
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时间。
Digital Crown 与 Apple Watch 同样重要。
在2英寸的屏幕上进行多点触控和精准操作,必然是非常困难的。
数字表冠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而设计的。
转动数码表冠即可在不遮挡屏幕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无需使用设备即可浏览信息、照片并调整日期和时间。
这也是Apple Watch最接近传统手表的功能。
适度的阻尼和Home键一键返回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单击还是双击数码表冠,效果和功能与 iPhone 相同。
这不仅解决了技术新手的学习成本,也让苹果真正将好的设计应用到了我所有的设备上。
说完硬件,我们再来看看软件。
应该说,软件是苹果最引以为豪的。
数以百万计的软件和高质量的应用程序对苹果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但在 Apple Watch 上,软件的表现可以说是差强人意。
《纽约时报》曾表示,目前任何苹果应用程序对于 Apple Watch 来说都太大了。
当你运行任何软件时,你都无法获得与iPhone上相同的体验,因此这就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无论是自己的App还是第三方软件,加载画面难以忍受,更不用说过多的动画效果,都可能是S1芯片的性能限制造成的。
我基本上不会在 Apple Watch 上打开微信等应用,不是因为它运行缓慢,而是因为我打开它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基本上,通知可以在下拉菜单中查看,甚至可以在微博上查看。
设计完全像一个运动应用程序。
打开后看不到微博,而是微博体育数据。
因此,Apple Watch应用程序和手机应用程序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
说了这么多,难免要回避一个只有手表才有的话题,那就是运动和一些保健功能。
前段时间我刚刚在Apple Store参加了一场天才讲座。
Apple Watch本身是一个完整的设备,可以独立操作。
一台设备,不管是iPhone,它仍然可以运行运动和一系列应用程序。
它根据心率传感器和你手臂摆动的幅度,通过一系列计算来计算出你的运动量。
与连接iPhone相比,数据可能不那么准确。
,但已经完全足够了。
购买意见 - 每个人都不一样,总有一款适合你。
从价格到00元,从阳极铝到不锈钢到金色材质,苹果对每一款Apple Watch都有详细的定位,运动、普通、定制。
如何选择,见仁见智。
智者有不同的看法。
Apple Watch 是目前苹果唯一一款价格区间如此广泛的产品。
看来苹果需要赋予Apple Watch一个附加值,那就是时尚和奢华。
10W的价格完全是奢侈品的价格,而目前与爱马仕的合作更是坚定地加大了这款奢侈品的定位。
由于Apple Watch不是必需品,无法取代iPhone和智能手机,所以购买它的人要么是苹果迷、极客,要么是有闲钱的人。
我是一个真正的苹果粉丝。
对于我这样刚毕业的上班族来说,黑色运动版再适合不过了。
它具有相对便宜的价格和不错的外观。
一定是喜爱黑色果粉的必选颜色。
当然,谁有钱买普通版和定制版就买。
永远优秀,因为在路上。
由于我从小就有戴手表的习惯,Apple Watch 现在已经成为我不可或缺的东西,扮演着一个看似简单却很有前途的角色。
有时它更像是一个过滤器,过滤信息对我来说降低了使用iPhone的频率,手机断电的速度也更慢。
很多时候我什至不认为它是一款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和应用程序的智能手表。
时间长了,我基本上就不会按数码表冠了。
举起手腕查看时间和通知已成为我日常行为中非常便携且简单的动作。
如果我双手玩Apple Watch,我可能就已经过了那一步了。
当我买下它时我非常兴奋,以至于我没有打算用它做任何事情。
对于一些想要购买手表并同时使用 iPhone 的用户来说,Apple Watch 是您的最佳选择。
总结的一年是智能手表井喷的一年。
华为Watch首次在美国上市,获得外媒好评如潮。
在其中文版发布给大家之前,其关注程度并不亚于Apple Watch。
此外,华为Watch的售价为1000元人民币,与Apple Watch持平。
传统的圆形表壳可能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